首頁/ 歷史/ 正文

《天工開物》是由作者宋應星編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天工開物》是由作者宋應星編寫,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使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是由作者宋應星編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天工開物》書中圖片

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北鄉雅溪牌坊村(今宋埠(bu)鎮牌樓村人)。幼年時期,與宋應升同在叔祖宋和慶家讀私塾8年,勤奮好學,資質特異。一次因起床很遲,宋應升已熟讀背完7篇文章,他才緩緩落座,等館師考問時,他琅琅成誦,一字不差,使館師大為驚歎。年紀稍大時,鑽研十三經傳,至於關、閩、鐮、洛各理學學派,也都能掌握其精華脈絡之所在。學古文則自周、秦、漢、唐及《史記》《左傳》《戰國策》乃至諸子百家,無不貫通。

《天工開物》是由作者宋應星編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天工開物》書中圖片

公元1615年,宋應星和宋應升到省城南昌參加鄉試。參加這一年鄉試的江西考生有一萬多人,但中舉的卻只有109人,宋應星名列第三,宋應升名列第六,奉新縣考生中只有宋應星兄弟二人及第,又名列前茅所以當時的人稱他們為“奉新二宋”。宋應星弟兄受到了鄉試成功的鼓舞,當年秋天,他們就前往京師(今北京)應第二年的會試,但是,二人都名落孫山。宋應星弟兄決定下次再去參加會試,為了做好應試準備,他們就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書院進修,當時任洞主的是著名學者舒曰敬( 1558- -1636)。公元1619年,宋應星弟兄和舅父甘吉陰進京會試,但二兄弟仍未及第,但他們以為第三次可以成功。

公元1623年,宋應星弟兄第三次進京會試失敗。

公元1627年,宋應星弟兄第四次進京會試失敗。

公元1631年,宋應星弟兄第五次進京會試失敗。

這時,宋應星已45歲,宋應升已54歲,他們的寶貴的青壯年時間,就這樣消磨在科舉上面,從此他們斷絕了科舉之念。雖然宋應星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但這五次水陸兼程的長途跋涉,並不是一點意義沒有。在這些長途旅行中,他打開了自己的眼界,擴充了社會見聞。沿途他們經過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等省的許多城市和鄉村。期間他有機會在田間和作坊從勞動群眾那裡調查到不少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知識,為後來寫作《天工開物》等書做了準備。沒有這些經歷,他就難於寫出這些著作。

《天工開物》是由作者宋應星編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

《天工開物》書中圖片

公元1637年宋應星發表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天工開物》全書共3卷18章。

上卷為《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6章多數和農業有關。

中卷為《陶誕》《冶鑄》《舟車》《錘鍛》《燔石》《膏液》《殺青》7章主要是工業技術。

下卷為《五金》《佳兵》《丹青》《麴櫱》《珠玉》5章也主要屬於工業。

崇禎十七年(1644)夏,甲申之變,明朝覆滅,清兵入關,他即棄官歸裡,以文字著述自娛,遂不復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