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沙皇對革命者只是判處流放,最後卻全家慘遭滅門?

在這件事情上,沙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仁慈”,蘇維埃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殘忍”。雙方所作所為都合情合理,只是有些意外而已。

看到有人拿列寧舉例,不得不先說一下列寧的家庭背景。列寧的父親是中學教師出身,後來做到了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總監,並獲得了貴族稱號。這裡要稍微解釋一下這個貴族稱號有多麼重要:

沙俄是一個農奴社會,長期以來只有貴族和農奴兩個階層。沙俄貴族是俄國的特權階層,可以在全俄國橫著走,而廣大農奴則是被壓迫物件。雖然沙俄於1861年進行了農奴制改革,但只有極少數吃苦耐勞有點積蓄的農奴透過贖買土地成為了平民,因為土地價格被地主、官僚貴族趁機抬高了數倍。所以列寧家是體制內的,自小衣食無憂。

為什麼沙皇對革命者只是判處流放,最後卻全家慘遭滅門?

尼古拉二世

那麼列寧為何要進行革命呢?因為愛國。進入19世紀後,沙俄政府腐敗透頂,許多貴族遊歷西方,看到西方的先進和沙俄的落後,於是在國內掀起一股學習西方的熱潮。尼古拉二世迫於壓力,只能進行內政改革,可進展緩慢。後來沙俄輸掉了克里米亞戰爭,這下讓許多貴族忍無可忍了,他們為了俄國的前途進行了革命。

這其中就包括列寧的哥哥亞歷山大。1887年,亞歷山大拿著自制的炸彈準備刺殺沙皇,但未遂被捕。沙皇曾想給他一條生路,但他哥哥就是要正面剛,沙皇沒辦法只能判他絞刑,列寧全家因此被放至喀山。一般來說,列寧的前途因此會受到很大影響,但並不是這樣的。

列寧不僅上了彼得堡大學,還獲得了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真不知道沙俄的政審是怎麼搞的)。畢業後,列寧選擇用宣傳馬克思主義這種比較問溫和的方式進行革命,但遭到了逮捕。而沙皇只是把他流放到了西伯利亞罷了,而且住的好,吃得好,還有零錢花,怎麼看都不像是被流放。

為什麼沙皇對革命者只是判處流放,最後卻全家慘遭滅門?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列寧出生於官僚貴族家庭,沙皇和列寧的矛盾屬於“內部矛盾”。連刺殺沙皇的哥哥都可以網開一面,搞搞宣傳的列寧也就是個流放而已。至於列寧無憂無慮的流放生活,一是因為列寧畢竟是貴族,高材生。二是西伯利亞天高沙皇遠,當地官員也沒有必要去責難他,花點錢大家都高興,可見沙俄政府有多麼的腐敗無能。

而這只是沙皇“溫情”的一面,對於平民出身的革命者,沙皇則特別殘暴。普加喬夫就不說了,1905年1月9日,許多工人在神職人員的帶領下冬宮廣場高喊“天佑沙皇”的口號,卻遭到無情鎮壓,上千人被槍殺。後來又有數萬人被槍殺和流放。這件事則為十月革命埋下了很深的伏筆。再比如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這個沙皇豈不是屠夫一個?所以說沙皇被槍殺不是沒有原因。

面對國內激化的社會矛盾,尼古拉二世想透過參加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但一戰的接連慘敗,讓國內頓時鼎沸。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尼古拉二世退位,羅曼諾夫王朝覆滅。十月革命後,沙皇一家被囚禁在葉卡捷琳堡。這說明蘇維埃並沒有立即處死沙皇的打算,或許是想對他們進行審判。

為什麼沙皇對革命者只是判處流放,最後卻全家慘遭滅門?

而這時,白衛軍在列強的支援下掀起叛亂,一股叛軍則逼近葉卡捷琳堡。一旦沙皇被解救,那麼蘇維埃的處境會十分危險。所以在這個關鍵節點,沙皇全家被看守帶到了住所的地下室,用機槍掃射而亡,最後用硫酸和汽油焚燬。

所以不能說沙皇對革命者“仁慈”,也不能說蘇維埃對沙皇“殘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