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在傳統觀點看來,火藥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天生帶有武器的屬性。然而,我們回顧火藥的發明史,卻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現代人看來,火藥的最大用途是軍事,主要作用方式是爆炸或燃燒。不過,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看來,火藥卻有更厲害的用途——賦予人類各種超能力!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火藥,是什麼時候才上戰場的?

現在看起來,火藥的發明非常偉大,影響了世界歷史走向。但實際上,火藥發明後有幾百年時間都處於“可食用丹藥”的狀態。

從現有記載看,至少在南北朝時候,火藥的基本配方“硫磺+硝石+木炭”組合就已經出現了,並且在隋唐時期成為特定丹藥配方。然而整個唐朝時期,火藥都是作為這種食用丹藥或“新增劑”存在,從來都沒派上軍事用途。

火藥最早的戰場使用記錄,據稱是唐哀宗初年(904-905年),鄭璠攻打豫章,“發機飛火”燒了豫章城門。但這個記載很有爭議,“飛火”可以是任何燃燒物質,武斷認定是火藥很不嚴謹。但學界一般認為,火藥作為武器使用大概從五代時期開始。北宋的《武經總要》記載了多種火藥武器,可以認為是對五代時期火藥發展的一個總結。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要韭菜味兒?還是大蔥味兒?唐朝火藥的花式吃法

我們再回到唐朝,這時候的火藥多數都只有食用價值。但是,“硫磺+硝石+木炭”組合再加上其他材料,卻能變化出無數的花式吃法,令人大開眼界。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比如,桑葉叫做“寶砂龍芽”,益母叫做“對節龍芽”,甘草叫做“甘露龍芽”,柳絮叫做“玉英龍芽”,馬齒菜叫做“五葉龍芽”,皂角叫做“懸豆龍芽”,芍藥叫做“異華龍芽”,牡丹叫做“龍寶龍芽”,波菜叫做“赤爪龍芽”,大蔥叫做“銀髮龍芽”,韭菜叫做“仙力龍芽”,茄子叫做“玄球龍芽”,紫蘇叫做“香爐龍芽”……(唐代《純陽呂真人藥石制》)

《存性歌》唱曰:“凡燒龍芽制其姻,姻去精華力便堅。慢火五斤難擒制,卻道仙家法不玄。”

這種煉製法造出來的丹藥,實實在在都是“硫磺+硝石+木炭+神秘物質”的組合。但這種原始火藥,有大蔥味兒的,有韭菜味兒的,有甘草味兒的,有茄子味兒的,用於鍊金銀的還好,假如直接用來吃,現實場面就非常有喜感了。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唐朝火藥:“可賦予”人類各種超能力

我們從唐代《軒轅兼帝水經藥法》裡,還可以看到這些原始火藥的神奇作用:

第一神砂石水

神砂一斤,研如粉細,以井花水飛三次,曬乾。錦彩龍芽四兩,苦酒一升……飛去錦彩龍芽草末,日乾為度。後以膽石、硝石各四兩,同研細。……又如人服之一蛤盞,能則時盡,退水澤穢,立可長生……服之三盞,百日自然天真之道,脫離屍骸,直超三界,可作上仙之體,證無為物外之身也。

錦彩龍芽是芍藥、牡丹等龍芽的統稱,加上神砂(硃砂)、苦酒、硫磺、硝石等一起炮製,吃下去能長生不老,再多吃能直接成仙,還是高階上仙!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第七陽起石水

陽起石一斤,研細如粉,以井花水飛三次。用不灰木二兩為細末……飛去不灰木末,以膽硝石各四兩,研細勻……別無他效,可離地百尺,而可延年三百歲。

不灰木(石棉),加上陽起石、苦酒、硫磺、硝石等一起炮製,吃下去可離地升空百尺,還可延年三百歲!

第二十二磁烏石水

磁烏石一斤,研如粉細,以井花水飛三次。用蛇麻葉二兩為末,苦酒三升,……以膽硝石各四兩,研細勻…………只可百刃交加之中,其刃不能傷害也。兼可破一切頑硬之物,堅柔手到自然碎拆也。

蛇麻葉(啤酒花的葉子),加磁烏石、苦酒、硝石、硫磺等物一起炮製,吃下去就能刀槍不入,一掌下去無堅不摧。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第三十空青石水

空青石一斤,研如粉細,以井花水飛三次。以降真香二兩為末,苦酒三升……膽硝石各四兩,研細…………如人服之一蛤盞,以安息香擦於人中,遇有危難,亦在方位而去,不復回顧,使萬人之中,皆不能見其體,乃隱形之道也。

降真香(雞骨香,某豆科藤本植物),加空青石、苦酒、硝石、硫磺等物一起炮製,吃下去後,再以安息香擦人中,就能隱身!

火藥原來有韭菜味兒、茄子味兒的?中國古代火藥還“蘊藏”超能力

在西方人眼中,火藥不過是一種爆燃物質,只能用於戰爭。然而,我們古代祖先開發出來的火藥用途卻更廣泛,甚至可以透過吃下火藥,來“掌握各種超能力”!

當然,這些都是古代煉丹術“點歪了科技樹”的結果,火藥的軍事用途其實是後來的意外發現。我們回顧這些歷史細節,才能體會到古代科學發展的曲折艱辛。很多偉大發明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發明目的都南轅北轍。(作者:陶慕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