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蘇軾因言得罪,親友避之不及,此人卻不拋棄不放棄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已經61歲的鮮于子俊被派往揚州當太守。

唐朝詩云: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裡,真是個養老的好地方啊。

鮮于先是個好官。

他這輩子,最對得起的,就是老百姓了。

王安石變法,目標是富國強兵,一時之間帶來的後果,卻是國家的錢越來多了,老百姓的生活,卻打破了以前的平靜,經常疲於奔命,被朝廷派下來的各類官員逼得賣兒賣女,苦不堪言。

秦觀在《鮮于子俊行狀》中寫道:

轉運使李瑜欲以四十萬緡為額,公以利路民貧,用二十萬緡足矣,與瑜論不合,各具利害以聞。

最終,皇帝認為鮮于子俊的數額更加合理,是他的據理力爭,使百姓負擔減半。

少遊還寫道:

青苗之法獨久之不行,執政怪焉,亟遣吏問狀。公曰:“詔書稱:願取即與。利路之民無願取者,豈可強與之邪?”十餘年,使者有欲變其法者,父老泣曰:“老運使之法何可變也!”

為官幾十年,他深知大宋百姓的生活,並不是很如意,因此,對於新法,他選擇性執行,對平民不利的,就棄如蔽屨,寧可得罪上頭,也不使百姓受累。

秦觀如此評價他:

熙寧、元豐之間,士大夫騖於功利,更其素守者多矣。

而公忠亮果斷,出於天性,數上書言天下事,鹹具利害。

蘇軾因言得罪,親友避之不及,此人卻不拋棄不放棄

(劇照)

世上聰明人太多了,時局一變,他們馬上改弦更張,昨天高聲宣揚的那些大道理,今天就已經不算數,還覺得自己是識時務的俊傑。只有鮮于子俊,不改初心。

但,平心而論,像他這樣的官員,其實在歷史上層出不窮,哪怕就是所處的時代,也不少見。

真正讓鮮于子俊名垂千古的,並非史書上普通“循吏”們都能做到的事,而是,朋友落難時,他的堅定態度。

王水照《蘇軾傳》提到:

蘇軾被抓,船過揚州,好友鮮于子俊早已佇立岸邊,希望能與蘇軾見上一面,卻被押送的官吏凜然拒絕。

在當時那種可怕的情形之下,

多少親朋友好紛紛絕交,避之唯恐不及,鮮于子俊身為朝廷命官,卻無所畏懼,有人勸他將平日與蘇軾往來的文字書信儘快銷燬,他回答道:

“欺君欺友,吾所不忍為,如果因為忠義而受譴責,我心甘情願”。

疾風知草勁,坦蕩識臣忠,太平無事的時候,大家都吟詩看美女,誰是酒肉朋友誰可寄託生死,又怎麼看得出來呢?

只有泰山壓頂之下,眾皆逃散之時,還能巋然不動的,才是真正的知己。

鮮于子俊留下了很多故事,但奠定他歷史地位的,還是不避嫌疑,形單影隻地送老朋友一程。

千年之後,我們還可以想象,八月驕陽,汗如雨下,蘇軾的心,是溫暖的,但鮮于子俊,看著因言得罪的朋友越行越遠,面對不可預知的命運,心裡拔涼拔涼的。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