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上級送來便條語焉不詳,營長只好見機行事,最後卻立了一功!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一個營長接到上級派人送來的一張便條,要求他們執行一個任務。可這張便條不但字跡潦草,而且語焉不詳,讓這個營長很犯愁。無奈之下只能自作主張、見機行事,最終卻順利完成任務,還在途中幫兄弟部隊解決了不少難題,因此立了一功。

1951年5月16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開始,志願軍第五十八師、六十師均於當晚順利打過了昭陽江。次日,攻佔了五馬峙和龍浦,打得李偽軍第三、第九兩個師潰不成軍。

為了徹底殲滅該部隱匿在芳台山一線的殘部散兵,按照第二十軍副軍長廖政國關於“各師派出精悍部隊以主紅峰、芳台山為目標,投入搜山圍剿”的命令,五十八師一七四團三營被師指定參加這一軍事行動。

三營裡配有一臺報話機,當全營在山區遠離團部20多公里後,這報話機失靈,便和團部聯絡不上。

上級送來便條語焉不詳,營長只好見機行事,最後卻立了一功!

23日下午,一七四團團部通訊員翻山越嶺,花了幾個小時才找到三營營長姚根連,送來了副團長黃朝高的一個便條。便條上的字寫得非常潦草,中心意思是要三營立即向北撤退,可是究竟撤到哪裡?從哪裡渡江?走什麼路線?都沒有說明。

姚根連估計,很可能有什麼緊急情況,來不及寫。這時已經下午3點多鐘,直到晚上9點,才把部隊收攏。經和教導員吳書亭商量,決定連夜北移,採取晚上走路,白天偵察,見機行事,試探前進的方法,千方百計北渡昭陽江,然後尋找部隊。

撤退的第三天,三營到了昭陽江南岸公路邊的固沙裡一線,碰上了一七二團二營衛生員黃兆勝帶著四五個人也在趕路。他告訴姚根連,前面有敵人,這條路已不好走。

上級送來便條語焉不詳,營長只好見機行事,最後卻立了一功!

姚根連急忙登高用望遠鏡一看,江對岸果然有很多敵人。這很明顯,志願軍在這裡北撤的渡口已被敵人切斷。姚根連立即通知各連隱蔽休息,快弄飯吃。

這時公路上志願軍掉隊的人員越來越多,當他們看到志願軍的建制部隊時都非常高興,紛紛要求跟三營走。經清點,屬五十八軍各師的共有近200人,二十七軍的二、三十人,十二軍有個較完整的擔架連40來人,帶有10多個傷員,還跟著20多個女同志。

這麼多零散部隊怎麼辦?只有組織起來才行。姚根連便把五十八軍的人員組成兩個連;12軍的擔架連本有組織,不必重組;二十七軍的由他們選定一人負責。姚根連要求他們緊跟三營,不能掉隊,三營有吃的,大家就有得吃,請大家放心。

上級送來便條語焉不詳,營長只好見機行事,最後卻立了一功!

三營避開左前方的敵人,沿著公路和昭陽江之間的小道,向東運動了一天,離固沙裡有30多公里了。

經過反覆研究,大家一致認為,可用一條長繩繫於江面,兩頭用人拉著,或固定在樹上,全體人員手扶此繩涉水過去,安全可靠。

姚根連便規定每人搓100米稻草繩,等到晚上運到江邊,擰成三股。由八連派人將繩頭牽到北岸,然後按規定次序涉水而過。他還要求傷員用繩子固定在擔架上,擔架用繩子掛在脖子上,水深時擔架便架到肩膀上。這項搓稻草繩的工作,足足化了一天半時間才算完成。

上級送來便條語焉不詳,營長只好見機行事,最後卻立了一功!

近千人夜晚涉水過昭陽江,是按原定計劃進行的。部隊下水證實,江水齊胸,流速驚人。經過將近一個晚上的折騰,除了一位女同志因在江中鬆手不幸被江水沖走外,其他人員和武器裝備,全部安全到達昭陽江北岸。

三營過江後,向何處去找部隊,成了當時的一大難題。姚根連手中沒有那一帶的軍用地圖,只靠教導員的一本學生用的該國地圖,判定自己的大體方位。

幸好團部有個姓彭的測繪員也因掉隊跟上了三營,他知道西北方向的龍水登大里有三營的一個兵站。三營就決定投奔兵站,只要找到了兵站,既可以找到部隊,又可以不餓肚皮。

過江後的頭一天行軍,來到大酒店,這裡的確有個兵站,是從龍水登大里轉移來的。三營一到,只要寫個收據,他就給三營食品,大家都很高興。

上級送來便條語焉不詳,營長只好見機行事,最後卻立了一功!

走到了四川裡,姚根連意外碰上了團保衛股範幹事,他是奉命到四川裡這一帶交通要道收容掉隊人員的。他把五十八師如何主動在華川阻擊敵人“閃擊戰”的激烈場面,又如何連續戰鬥至今的生動事例作了介紹。

接下來,範幹事應姚根連的要求,迅速查清了各兄弟部隊的準確位置。按照範幹事所介紹的地點,三營和各掉隊人員惜別,各奔東西。掉隊人員的問題就此迎刃而解了。

姚根連和部隊當時的心情,一是高興,二是心急,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回到本團行列,為兄弟營分挑重擔。三營一進入山陽裡,報話機便和團部聯絡上了。

團首長在聽取姚根連的彙報後,都非常高興,稱讚三營完成了一個非常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