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德意志君王譜】神聖羅馬帝國(九):腓特烈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九):腓特烈一世

21。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德語:Friedrich I;1122年-1190年6月10日)也被稱為紅鬍子腓特烈(義大利語:Federico Barbarossa),或者巴巴羅薩(德語:Barbarossa,音譯自義大利語的“紅鬍子”),霍亨斯陶芬王朝,羅馬人民的國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計程車瓦本公爵(稱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義大利的國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親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親是巴伐利亞的朱迪絲(屬韋爾夫家族)。按親屬關係,他是國王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腓特烈生於1122年,他的父母是霍亨斯陶芬王朝計程車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與巴伐利亞韋爾夫家族的朱迪絲。1147年,他繼承士瓦本公爵爵位,稱腓特烈三世。於1152年在德意志國王的競選中勝出,加冕為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羅馬人民國王。1155年(一說1154年),應教宗尤金三世的請求,腓特烈出兵義大利,並在帕維亞接收鐵皇冠,加冕為義大利國王。1155年,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教宗阿德里安四世冊封腓特烈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世稱腓特烈一世。1178年,腓特烈在阿爾勒又一次接受加冕,成為勃艮第國王。

腓特烈一世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最成功的統治者之一,在其執政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

【德意志君王譜】神聖羅馬帝國(九):腓特烈一世

(1)南征北戰

腓特烈一世對義大利的強烈興趣使義大利事務成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為了征服倫巴第諸城市,使這些富饒的地區成為帝國的稅收來源,腓特烈一世長期執行侵略義大利的政策。

他對義大利進行過6次軍事入侵:

第一次

1154年,義大利教皇尤金三世給腓特烈一世發來了一封求助信,原來當時羅馬爆發了一場起義,老百姓們在一個名叫阿諾德的教士的帶領下造反,起義者宣稱要廢除教皇領地,並讓教皇過普通人的生活。腓特烈一世沒有放棄機會,出兵義大利,迅速鎮壓了起義,並召集了義大利各城邦代表召開了隆卡利亞會議,重申了腓特烈一世對義大利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從官員的任命到賦稅的徵收都只能由皇帝決定;

第二次

1158年,由於腓特烈一世縱容士兵在義大利的大肆搶掠,義大利北部城邦被徹底激怒了,他們組成了以米蘭為首的城邦集團與腓特烈一世決一死戰。腓特烈一世卻以強大的軍事暴力壓倒了起義者,城邦同盟被迫投降;

第三次

1160年,腓特烈一世再次入侵義大利,原因是新任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三世無法容忍專橫的紅鬍子,他宣佈將腓特烈一世革除教籍並支援城邦同盟的鬥爭。腓特烈一世於是出兵。經過兩年的戰鬥,米蘭被攻陷了,米蘭代表穿麻布衣、赤腳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卻不留情面地將米蘭居民趕出城,並在城市中心廣場挖溝,使其寸草不生,還允許將俘虜的頭割下來當球踢,來侮辱米蘭的民眾。

第四次

1167年,腓特烈一世的屠城行為激怒了義大利民眾,威尼斯、維羅納等義大利城邦組成了新的“倫巴第同盟”,並迅速得到了教皇的支援。腓特烈一世再次出兵,一開始勢如破竹,攻破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出逃。而後來戰爭陷入僵局,腓特烈一世的軍隊受到了義大利人民的英勇反抗,且軍隊裡瘟疫流行,數千的驍勇老兵斃命。此時,腓特烈一世只好撤軍;

第五次

1174年,由於上次的失敗,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出軍。一開始“倫巴第同盟”還想和談,腓特烈一世卻拒絕了。由於“倫巴第同盟”城市的增加(22個)及同盟戰士的經驗增強,在米蘭附近的萊尼亞諾戰役中,腓特烈一世的軍隊失敗了,腓特烈一世本人也身負重傷,只好投降。此後的1177年,腓特烈一世與亞歷山大三世簽訂了《威尼斯和約》,腓特烈一世同意歸還教產,同時不再插手教皇國內部事務。

第六次

1183年,腓特烈一世發動對義大利的最後一次遠征,仍然還是以失敗告終。

腓特烈一世與“倫巴第同盟”簽訂了《康斯坦茨和約》,廢除了隆卡利亞會議的一切決議,但允許腓特烈一世在名義上保留人事任免權,並規定“倫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時要做好接待工作。

(2)國內政策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幹的皇帝一樣,試圖在德意志境內駕馭桀驁不馴的諸侯。他在1158年頒佈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個重大舉措是把大的諸侯領地分割成多塊,因此在1156年將奧地利從巴伐利亞公國分出來,使之成為公國。

【德意志君王譜】神聖羅馬帝國(九):腓特烈一世

(3)加冕稱帝

在第一次遠征義大利(1154。)之後,腓特烈一世本想由尤金三世為他加冕,不想尤金三世又剛剛憂憤去世。新上任的教皇哈德良四世十分固執呆板,在給腓特烈一世加冕時不斷挑剔腓特烈一世的行為舉止,最後還要求腓特烈一世按照慣例為教皇牽馬、扶鐙。

腓特烈一世憤怒了,加冕慶典一下子變成了屠宰場,近千名教士倒在了軍隊的屠刀之下,但腓特烈一世還是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稱號(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腓特烈一世在第五次遠征義大利失敗後卻為了表示“悔改”,還虔誠地跪在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腳下親吻教皇的腳)。

(4)權力鬥爭

雖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國威名赫赫,但在業已形成諸侯割據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權政策仍然受到強有力的挑戰。他的主要敵人和競爭對手是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亨利並在1156年兼領了巴伐利亞。

1174年,由於獅子亨利拒絕參加對義大利的軍事行動,腓特烈一世向亨利進攻並將之打敗。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剝奪,只保住了不倫瑞克和呂訥堡。但腓特烈一世並未將獅子亨利被沒收的領地劃入王室領地,而是將它們分給了其他公爵。從此這就在德意志成為一種慣例,即被沒收的公爵領地只能短期為皇帝所擁有。

【德意志君王譜】神聖羅馬帝國(九):腓特烈一世

(5)領導東征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與教皇和解後,與獅心王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卡佩一起領導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然而,他畢竟未能到達聖地。

德國軍隊走陸路,沿著多瑙河越過巴爾幹,到達君士坦丁堡。薩拉丁買通了拜占庭皇帝伊薩克二世(Isaac Angelus),讓他儘量延緩十字軍的速度。伊薩克激怒了腓特烈一世,雙方發生了摩擦,最後交換了人質。東西方的兩位羅馬皇帝也空前絕後的見了一次面。神羅部隊在埃德恩(Edirne)過冬,1190年春越過海峽到了小亞細亞。

1190年5月18日,神羅部隊經過戰鬥佔領了科尼亞(科尼亞戰役),路上有時會碰到一些零散的阿拉伯輕騎兵的騷擾,除此以外一路上突厥人沒敢對這支大軍發動大的進攻。5月底,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進入了亞美尼亞人的西里西亞,從那裡,他們可以安全前往敘利亞了。

(6)去世

然而,1190年6月10日一個酷熱夏天的傍晚,68歲的老皇帝在騎馬渡過薩列法河(Saleph,即中世紀拉丁語中對格克蘇河的稱謂)時,在極度疲勞中突發心臟病,墜河溺亡。他的死被薩拉丁看作是安拉顯靈,因為他是這次十字軍東征最為有力的領導者,也是薩拉丁最為懼怕的一位敵人。

沒有皇帝強有力的領導,德國軍隊便開始瓦解。其中一些人立即回家了,剩下的人乘船或走陸路去了安條克,在敘利亞部隊因為一路的小戰鬥和酷暑損失嚴重,在安條克又遭到瘟疫的沉重打擊。只有一小部分人參加了圍攻阿克,當1191年1月20日,弗里德里希的兒子、斯瓦比亞公爵去世後,這支神聖羅馬帝國的十字軍就徹底瓦解了。而第三次十字軍的領導權也就此落在了英格蘭人和法國人身上。

關於腓特烈一世的死,後世也有不同的說法,尼科洛·馬基雅維利在其著作《佛羅倫薩史》提出:紅鬍子是因為在薩列法河中洗澡,受涼患病而亡;也有傳說腓特烈是繼承8世紀查理大帝靈魂的偉大君主,並且像查理一樣得到染上耶穌之血的朗基努斯之槍,兩人也同樣因為長槍的遺失而死。雖然死法略有不同,但都同樣令人惋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