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叔孫通的矛盾人格:面諛親貴與忠貞直諫

叔孫通,初仕秦,秦將亡,逃於家,歸項梁;項梁死,隨懷王,懷王遷,侍項王;高祖二年,漢王擊楚,轉投漢;漢定天下,君臣無禮,叔孫通遂召儒生共訂朝儀,乃尊為漢家儒宗。

叔孫通的矛盾人格:面諛親貴與忠貞直諫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發動了規模巨大的農民起義。博士、諸生們被著急的秦二世叫到一起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這是欺君罔上的叛逆行為,竭力主張殘酷鎮壓。而叔孫通卻不贊同,認為當今天下君主聖明,法令完善,人人奉職,四方之內哪裡有反叛者,這些人不過是群盜鼠竊狗之徒罷了,讓郡守逮捕就罷了,不值得憂慮。叔孫通對秦朝這番太平祥和景象的描述十分博得秦二世的歡心,被升為博士,並獲得布匹、服飾等賞賜。但是叔孫通這種“面諛親貴,曲學阿世”的做派卻是事實。

叔孫通的矛盾人格:面諛親貴與忠貞直諫

但是,叔孫通並不完全是一個阿諛奉承的名利之徒,也有忠心耿耿的一面。公元前205年,在叔孫通投靠劉邦之後,再沒有出現過改投他主的現象。後來劉邦“東攻楚地”,項羽震怒,並親自率領三萬精兵出魯至蕭切斷了劉邦的退路,劉邦二十多萬大軍命喪於此,淮水甚至不能流動。

叔孫通的矛盾人格:面諛親貴與忠貞直諫

劉邦本人也只能帶著十餘人逃回滎陽,但是就是在這種危急情況下,叔孫通仍然沒有重新投靠項羽。漢九年,叔孫通升為太子太傅,開始擔負對太子劉盈的教育職責。但是正在此時漢王朝集團正發生著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在歷代王朝中,關於太子之爭的問題屢見不鮮,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其中長子劉肥,次子為劉盈。因為劉肥為庶出,因而失去了立為太子的機會。加上劉盈的母親呂雉是皇后,根據嫡長子繼承製,就成為正宗的太子人選。

叔孫通的矛盾人格:面諛親貴與忠貞直諫

後來,劉邦以劉盈“仁弱”為名,多次想要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雉為此事惶恐不安。正當此時,叔孫通站了出來力保太子劉盈。公元前195年,劉邦打敗英布後返回京城,此時他已經病情危重,又提出了要改立太子的想法,連一向善於謀劃的張良都不能說服他。而叔孫通則引古道今,從晉國改立太子而造成的數十年大亂談起,又用秦朝不早立扶蘇為皇帝,後來使得趙高趁機立了秦二世為皇帝,導致秦朝二世而亡。後他又以死上諫,如果劉邦改立太子他願意“以頸血汙地”。加上當時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劉邦也慢慢消除了廢立太子的想法,最終保住了劉盈的地位,長達數年的太子廢立之事總算做了一個了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