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獅子林,曾經改過這個名兒

獅子林,曾經改過這個名兒

獅子林,曾經改過這個名兒

獅子林花園北,有一處小園,名五松園。

此園東西朝向,園中花木扶疏,掩映著一座小花廳。廳東西各有落地長窗,廳內用隔扇相隔,隔扇內均鑲嵌名家字畫。廳正中央隔扇用玻璃夾嵌絹本五松圖,系當代蘇州知名畫家吳 木的作品。花廳書卷氣息濃厚,加之花廳西側一排蕉葉落地光罩,小空間內顯現出耐人尋味的“靜深”情境來。

花廳上懸“古五松園”匾額。一個“古”字,叫人浮想聯翩。獅子林是蘇州城裡聲名顯赫的古典園林,世人知其乃元代大德高僧開山而建,也知獅子林與清乾隆皇帝頗有淵源。歷史久遠,眾說紛紜,獅子林的傳聞被疊化、加工,訛傳出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版本來:一位黃姓的狀元與僧人打賭獅子林未來歸屬,酒醉出洋相的乾隆開金口,將獅子林花園“送”給了狀元郎,並留下園中一座“真趣亭”。故事有鼻子有眼,聽眾辨不出真假,口耳相傳,倒是讓人忽略了獅子林這座古典園林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也讓人忘記了獅子林的曾用名——五松園。

獅子林緣何曾名五松園?這要釐清一段歷史,從園林的傳承上說起。獅子林的歷史大體有三個時期。元至正二年(1342),大德天如禪師師徒“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建“師子林菩提正宗寺”,始有“師子林”之名。至康熙年間,寺廟與花園分割成為兩個部分,清《蘇州府志》對此有明確記載。此為獅子林作為寺觀園林的由來。

還是《蘇州府志》的記載,清乾隆初年,獅子林花園部分為川東道黃興仁購得,初名涉園,後易名五松園。1912年,黃氏後人將獅子林賣給了時任上海民政總長的李鍾鈺。

1918年,蘇州人貝仁元(潤生)從李鍾鈺手中購得獅子林,根據故址,重修舊觀,新增族校、祠堂、燕譽堂等景點。至1953年,貝氏家族將園林獻給國家,這一段時期,被稱之為“貝氏獅子林”時期。

在所有園主中,黃氏家族擁有獅子林的時間最長,總共一百七十餘年。清高宗乾隆數次御駕親臨,是黃氏獅子林的高光時刻,黃氏也因此將園林易名五松園。

獅子林,曾經改過這個名兒

從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起,每次必到蘇州遊賞獅子林。尤其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對獅子林和黃氏而言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這一年,乾隆皇帝命蘇州織造府送獅子林建築、假山燙樣(模型)入京,並花費十三萬兩白銀在圓明園(長春園)仿建獅子林。今獅子林大門匾額所用字樣,正是乾隆為圓明園獅子林所題。同年,黃興仁的兒子黃軒殿試高中榜首。父子皆認為是皇帝曾親臨園林,黃氏家族才能有如此榮耀。黃氏開始“精修府地,重整庭院”,揭開了獅子林建園歷史的新篇章。當時的獅子林以園之幽靜、山之奇趣、門庭高耀而著名。

因園林曾接御駕,故而“五松”就不能望文生義,簡單地理解為園中的五棵松樹了。《史記》記載:秦始皇泰山封禪路途中,“風雨暴至”,躲避到道邊大樹下,始皇帝賜大樹為“五大夫”。《藝文聚類》註釋:大樹為松樹。於是“五大夫”就成為松樹的別名,五大夫原指秦時有爵位的官職。然而不知何時起,民間將“五大夫”誤解為“五個大夫”“五棵松樹”。

黃氏假託園中有五棵大松樹,取名五松園,實則是低調炫耀了一番獅子林簡在帝心的榮寵。

清詩人錢泳有詩云:“蘭雪堂前青草蕃,蔣家三徑亦荒園。尋春聞說獅林好,借問誰家黃狀元。”蘭雪堂指的是今拙政園東部花園,原王氏的“歸田園居”。“蔣家三徑”是今拙政園中部,原蔣家的“復園”。此二園也曾是蘇州城內的名園,於乾隆年間逐漸歸於荒落。對照乾隆年間蘇州地圖《姑蘇城圖》可見,圖上標明“五松園獅子林”,而在拙政園的位置上,僅以“蔣家花園”“王家花園”標出。可見,史傳的“五松園”獅子林盛名在外,確實不虛。

獅子林,曾經改過這個名兒

除了五松園的園名,園林中“真趣亭”也是容易被人誤解的一段歷史。

乾隆皇帝六次親臨獅子林,是在1757年至1784年的五次南巡中,僅1762年的第三次南巡,皇帝就兩次到過獅子林。這兩回到園林,乾隆慣例賜匾題詩,還御筆欽賜了“真趣”二字,並對黃軒等人各有賞賜。

“真趣”二字,取自宋代詩人王禹偁的詩句“忘機得真趣,懷古生遠思”,意思是自由恬淡與世無爭,陶然忘記,就能悟得山林的天然野趣。乾隆題寫“真趣”二字,是讚譽獅子林石峰俯仰多姿,石洞剔透玲瓏,“假山歲久似真山”,讚譽園中山水相依、自然天真、野趣盎然。而非民間所傳的“真有趣”減字而成。後來,黃氏“精修府邸”時,據此在湖石山水中增建了一座“真趣亭”。

一個多世紀後,貝氏買下獅子林。為續一代名園的文脈,主人家特意從湖南覓來五棵百歲白皮松,分植園中,並另闢小院建花廳命名為“古五松園”,以表紀念。同時,還在園中重建了金粉富貴的真趣亭。

據說,乾隆是因為大愛元代倪瓚的名畫《獅子林圖》而知道獅子林的。那麼,乾隆第一次南巡時,為什麼沒來獅子林呢?按乾隆留在獅子林的題詩內容猜測,似乎是因為一點誤會錯過的。當然,這是獅子林的另一個故事了。

獅子林,曾經改過這個名兒

2021年9月13日《姑蘇晚報》B08

作者:秋水潭心

編輯:時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