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方關係是怎樣的?

作者|楊照

很多事情,我們需要透過長時間的規模,才能看得到,看得清楚。

舉個例子來說,在《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這套書裡面,兩千多年,尤其是從帝國建立之後,有一個很重要的趨勢:中國文明的重心一直不斷地從北邊往南邊移動,這是兩三千年的變化和發展,不管從生產、經濟,還是政治及其他所有的領域,都出現了這一趨勢。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方關係是怎樣的?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作者:楊照

中國文明剛剛起源的時候,是在黃河流域,在北方。可是從漢末以降,從北往南的動向就越來越清楚,漢末之後有三國。三國,看你用什麼樣的角度,或者是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不同角度看三國,會看到不一樣的重點。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方關係是怎樣的?

比如說從《三國演義》看,我們會把我們的重點放到蜀漢,可是你從“通古今之變”看中國文明重心移動的話,我們會發現很重要的就是吳。

吳開發了江南,把江南變成了中國領土當中有意識特別去開發的區域,有吳的開發才有六朝,所以魏晉之後南朝的變化,更進一步就是南方的開發,而且南方的開發從此之後就一直往前走,再也沒有辦法停下來。

所以在中國的文明重心由北而南的變化發展當中,一旦有了變化的趨勢就會連帶到讓我們看出中國歷史上非常有意思的其他變化。

在講中國歷史的時候,我在書裡面的講法,跟大家一般的認知和常識還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比如我們講隋唐,隋在唐之前,統一中國的是隋。那麼我們講中國歷史的時候,講到隋,你們想到的是誰?你們大家想到的都是隋煬帝,隋煬帝因為荒淫無度,隋就被唐滅了,這是過去知道的中國歷史的故事。但是中間遺漏了一個太重要的人,這個人是隋文帝楊堅,我會特別的強調,特別補充隋文帝的作用。

隋文帝的作用和隋文帝的歷史地位大概分成三件事情,因此隋文帝不應該被我們遺忘掉。第一件事情是重建長安城。

隋文帝落實了從北朝以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理想,就是建一座以幾何圖形和人工設計所形成的城,所以是正方形,而它裡面的所有的街道,所有的街區都是按直線的。這是中國第一次出現這種城。

可以說今天的北京城,或者是後來的北京城和紫禁城的原型,都是來自隋文帝的長安城。隋文帝的長安城所進行的規劃和理想,在一百多年之後就傳到了日本,這使得日本建平安京,就是今天的京都的時候,是按照隋文帝的架構建起來的。這是隋文帝第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隋文帝第二件了不起的事情,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最早是隋文帝提出來的。第三件事情是我們要認知和理解隋文帝開運河。為什麼要開運河呢?隋煬帝繼位的時候,四條運河都開鑿了,都是隋文帝開始的。這是南北朝分裂後重新組合中國變成一個帝國的最關鍵的一件事情。

隋唐帝國和秦漢帝國的差別在哪裡?

秦漢帝國不需要考慮南北的連線關係,因為那個時候南方還沒有太多開發,整個中國的重心都在北方,但隋唐帝國不是。從漢末開始,北方很多地區已經經歷幾百年的殘破,換句話說北方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個帝國,但是相對而言,在這段時間裡,南方大幅的開發和發展,就讓隋朝現在必須做一件事情,把南北連線起來。

如果沒有做這件事情,就不會有後來的唐帝國,我們看後來唐帝國和五代的分裂,是回到原來南北朝時期南北分裂狀態。隋文帝做的這件事情是用一種方式把南方的資源往北運,這是運河最重要的作用,從此之後一路下來一直到近代,統治中國最重要的事情是南方的資源能不能運送到北方去,如果南方的資源不能夠運送到北方去,就會產生各式各樣非常麻煩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又可以看到很多原來歷史都沒有說的事情。比如說宋代,我們對宋很清楚的一個印象,叫積弱不振,為什麼是積弱不振?

因為北邊老有外族,先是遼,然後是金,一直欺負宋人。北宋主要的敵人先是遼,然後是金人,金人把宋的兩個皇帝俘虜,結束了北宋。我們以前認識和理解宋代歷史的方式是宋積弱不振,老是被欺負,所以宋每一年要送多少錢到北邊去,送多少物品到北邊去。我們看到的是南宋臣服於金或者說南宋依賴金這樣的一個屈辱的關係,這個屈辱的關係包括剛開始的時候認金做哥哥,後來認金做叔叔,越來越卑微。

如果我們看到更大的通史的變化,就是文明的重心往南移,會發現南宋不太一樣。南宋跟金的關係,在政治上看是南宋屈服於金的武力之下,仔細看你會發現,實質上金為什麼滅亡?因為到後來金可以說在經濟生產上是依賴於南方的宋。南宋掌握了非常富庶的資源和生產的工具,金人相對而言控制的區域是殘破和越來越貧窮的中國北方,所以金和南宋的關係,金人是靠著宋人的供奉來養的。

一路下來,南方的重要性,在各個面向一直不斷地崛起,到什麼樣的程度呢?到了晚清,到了傳統中國快要結束的時候,人才幾乎都聚集在南方。

我們人文南方是人才聚集的中心,基於兩個判斷,或者說兩個現象。

第一個,你看科舉考試的成績,從明代以下,北方就開始必須有“學額”,因為北方人考試考不贏南方人。但因為政治中心在北方,還是要拉攏北人,你們如果願意遷到北京來考試就很好考,願意遷到天津會更好考,如果你在浙江,光是一個海寧,就有多少人才,光是揚州,就出多少舉人和進士,在這裡考的痛苦不堪,沒有辦法的,人才在南方。

人才在南方,我們看這些人到了晚清,最後赫赫有名的都是什麼人?比如說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梁啟超,廣東新會人;孫中山,廣東香山人,這個時候唯一能跟廣東人較量的是湖南人。

這些變化清清楚楚。我們從整個中國文明的重心移轉,看到不一樣的歷史,然後整理出對中國歷史的新觀察。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方關係是怎樣的?

從軍事上考慮,雖然生產中心、文化中心都到了南方,但政治中心、軍事中心還得在北方。中國歷史上,中國王朝的維持,最關鍵的一件事情就是處理南北的關係,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維持南北統一。

再用這樣的角度,你又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來,我們以前在講中國歷史的時候,會注意到中國歷史的分分合合,統一跟分裂,其實有它自己的邏輯,這個邏輯就是牽扯到南方和北方的關係,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關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