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說起中國的近代史,可謂是一部屈辱的歷史,割地賠款,阿諛奉承,如此多的事件一件件的發生,讓曾今的泱泱大國隨意被人踐踏。

就算是在如此艱難的境界中,近代也有很多的名人,比如軍機大臣曾國藩,他雖然被後世人評價為“賣國賊”,但是在洋務運動中他做出的貢獻也是十分令人尊敬的。

那麼你們知道中國近代的第一位外交官是誰嗎?他是第一位走出國門的人,也是曾國藩的結拜兄弟,他就是郭嵩燾。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郭嵩燾的生平

出生於1818年的郭嵩燾,年少時曾就讀於湘陰仰高書院,從小才識過人,作詩靈氣逼人,在18歲時,他就已經高中秀才,就是因為他有如此大的智慧,在第二年,郭嵩燾進入了著名的嶽麓書院讀書。

也就是在嶽麓書院,郭嵩燾和曾國藩結為好友,在互相切磋學藝,磨練意志中,二人變成志同道合的摯友,也就是這樣,他們二人一起成為中國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但是在傳統的以功名為主要入仕途徑的時代中,郭嵩燾的仕途一點都不順利,雖然他成功地考上舉人,但是卻依然沒有沒有在會試中得到名次,兩次的會試名落孫山讓他一度陷入自我懷疑中。

好在郭嵩燾的好友曾國藩在道光十八年考中進士,沒辦法,他只好接受自己好友的推薦,去往杭州,給浙江學政做幕僚。

就是這短短的幾年幕僚時間,郭嵩燾的傳統思想受到了猛烈的衝擊,當他看到之前被成為“蠻夷島國”的人用堅船利炮開啟中國的大門時,他為了救國救民,不再甘於做一次幕僚草草一生,於是他在道光二十七年他再次參加會試,終於考上進士。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郭嵩燾真正將自己的思想轉換為西方思想時,是在咸豐六年,他受自己摯友曾國藩的派遣,到湖南、江浙等地籌集錢財,在途經上海時,看到了由西方人建立的圖書館,在參觀時,深深地被西方的情況所震撼,由此開始了他思想的轉變之路。

郭嵩燾的外交之路

郭嵩燾開始他的外交之路時,是在光緒二年的冬天,他率領著劉錫鴻和三十幾名隨員一起遠赴英國,在英國倫敦設立了使館。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在赴英國的途中,郭嵩燾看到了很多在國內沒有見到過多的風景,不管是人或者事,他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這部郭嵩燾的日記後來被稱為《使西紀程》。

在郭嵩燾的日記中,他不但大肆讚揚四方的政治制度,而且見識過英國繁榮經濟和軍事情況的郭嵩燾還建議中國應該學習、鑽研。本來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提議,但是在當時閉關鎖國的環境下,這樣的建議卻給郭嵩燾惹來禍端。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很多頑固派對郭嵩燾的謾罵和組織,導致這項建議直到他去世都沒有被實施起來。

關於郭嵩燾的奇聞異事

就在郭嵩燾在英國的幾年中,他大大見識了英國人的聰明才智,他遊覽了英國的多個圖書館、報欄、學校、公園和博物館,他才明白,原來西方在很多方面已經遠遠超越了中國,只有中國還沉浸在自己“天朝大國”的幻想中。

當他親眼看到英國人使用的電話、電報。留聲機等等先進裝置時,他被震驚了,原來在中國神話中才有的“千里眼,順風耳”在英國居然變成了現實,這怎麼能夠不令人驚歎。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郭嵩燾心想:“如果將這些裝置發明實現在中國,那何愁不使得國富民強啊!”但是郭嵩燾空有強國的心願,卻因為頑固派的多加打擊,一直都沒有能夠實現。

最終死不瞑目

郭嵩燾為了能夠讓國人意識到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好處,曾希望自己書寫的日記《使西紀程》能夠在中國出版,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很直觀的看到當時英國政治制度下的國民生存狀態。

但是在那時,這樣的一部書,卻讓郭嵩燾陷入眾多大臣的口誅筆伐中,不少人都認為,這本書是過度迎合英國,不是一個泱泱大國該有的姿態,很多人都在說“誠不知是何心肝”,說他“有二心於英國”,是一個十足的“賣國賊”。

曾國藩的結拜兄弟,號稱中國第一外交官,為何最後死不瞑目?

沒有辦法,清政府只好下令將已經出版的書籍全部毀壞,並下令於1878年8月將郭嵩燾調回,擬將其查辦治罪。

終於,一代傑出的外交官,在人們的謾罵和詆譭中含恨而終。

小結

郭嵩燾的悲慘結局,就是在告誡我們,故步自封的可怕以及夜郎自大的無知,在新的歷史長河中,只有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才能讓自己思想更為活躍發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