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佟國維當著康熙和滿朝文武既各位皇子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的這個情節,挺有意思的——一個以老謀深算著稱的號稱“佟半朝”的上書房首輔大臣,居然不顧一切的對張廷玉進行了“誅心式”的惡毒攻擊。並且就在張廷玉在康熙面前為佟國維說情之後。

這的確有點匪夷所思,佟國維這麼做,除了增加康熙對他的反感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也許是“沒有任何意義”才是真正的“有意義”。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認真的分析,是剖析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一把好鑰匙,也是一種樂趣。

我們先看看佟國維為什麼要罵張廷玉和怎麼罵張廷玉的。

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因為“失德和圖謀調兵造反”的罪名被康熙廢黜,太子胤礽被廢之後,康熙下旨公開推舉新太子,凡在京二品以上官員,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均可以上書推舉一名新的太子人選,並且康熙承諾一定會尊重朝臣們的意見,也就是誰的推舉票數多,就選誰。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在朝廷上下威望最高,勢力也最大,按照一般的觀點,如果哪位皇子得到了佟國維的支援就相當於幾乎鎖定了勝局。而最終佟國維選中的是同樣在滿朝文武當中有著“賢王”美譽的、同時也是勢力強大的“八爺黨”的領袖的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人選,這樣一來,新太子的推舉就完全變成了“一邊倒”,支援八阿哥胤禩的選票呈壓倒性的多數,尤其是在佟國維授意和居中聯絡下的一個有二百多名官員聯名簽署的推舉八阿哥胤禩的“公折”引起了康熙的警惕和憤怒:佟國維和八阿哥胤禩的“強強聯手”讓康熙深感不安,感覺自己的皇權受到了來自“佟國維和胤禩聯盟”的威脅,所以,康熙決心打掉這個聯盟。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在康熙出手之前,請佟國維共進晚餐,並與佟國維達成了一筆‘政治交易’:佟國維配合康熙打掉八阿哥胤禩,阻止八阿哥胤禩當選新太子,佟國維告老還鄉瓦解“佟國維和胤禩聯盟”。交換條件是康熙同意不追究佟國維“擅亂朝綱”之罪,並允許佟國維推薦一個佟家的後代入朝為官替代佟國維,以此來保全佟家的榮懷富貴和勢力。

交易達成了,但是怎麼演這出雙簧,才能做到既保全康熙的面子,又能夠“有理有據”地打擊八阿哥胤禩及其他的八爺黨,就是要看佟國維和康熙的配合了。而這一次佟國維和康熙君臣之間的配合幾乎算是天衣無縫。

在與佟國維達成協議之後,康熙在上書房召集大臣們和諸位皇子商議推舉新太子事宜,正式拉開演出的大幕,當然,在此之前已經有了隆科多向康熙告密他的六叔佟國維和八阿哥胤禩“結黨營私”拉攏自己的“陰謀”的“前戲”。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這場正式的劇目,有三場,其中第二場戲,也就是這場戲當中的重頭戲就是“佟國維大罵張廷玉是奸臣”的那一段。

在這場戲的第一段,康熙問有沒有人推廢舉太子為新太子人選的時候,康熙點名是讓佟國維和馬齊來回答這個問題,並沒有提到張廷玉。康熙的問話,佟國維保持沉默,但馬齊因為不明就裡,就事論事的站出來回答了康熙的問題,馬齊總的意思是:既然胤礽是廢太子,就沒資格被推薦,並且就算有人推薦了,推薦的人也因為已經被罷官而推薦無效。馬齊的回答很乾脆,為康熙的質問更乾脆:沒問你廢太子該不該或能不能被推薦,而是問你有沒有!聽明白了嗎?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這個時候張廷玉站了出來,告訴康熙:有,臣的密摺就是推薦廢太子胤扔。

張廷玉在此時站出來,其實是在給康熙找個臺階,或者說是圓個場子。他是擔心萬一沒人站出來的話康熙恐怕要下不來臺,他並不知道康熙之所以這樣問,其實是胸有成竹,那就是他的手上有兩份分量很重的奏摺是推舉廢太子胤扔的,這兩份奏摺分別來自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但是這個時候張廷玉能站出來推舉廢太子胤扔,康熙還是很高興的。尤其奏摺當中的一句話:所謂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幾乎就是對復立太子的最理想的解釋。所以康熙讚揚張廷玉:你這個書讀得好啊!好就好在時刻沒有忘記聖人的忠恕之道,與人為善,好就好在時刻以江山社稷為重!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接下來康熙開始上綱上線:有些人“趨紅踩黑,見風使舵,想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自己的祿位”!然後開始對佟國維發起清算,他拿著那本厚厚的有兩百多名涵蓋六部的官員聯名舉薦八阿哥胤禛的摺子問佟國維:如果沒有人居中聯絡,這兩百多人怎麼就會同聲一氣,眾口一詞?

此時的佟國維與康熙的對話開始進入“反派角色”,他的反駁也很乾脆:第一,居中聯絡本來就是上書房的職責;第二,推舉八阿哥胤禩是上書房和許多大臣的公議;第三,我們也是為了我大清的江山社稷,無可指責。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康熙並沒有直接駁斥佟國維的反駁,而是說了一句話:你佟國維一個人就能代表上書房?接著就直接問張廷玉:你也是上書房大臣,你說說,佟國維有沒有居中聯絡?

張廷玉的回答非常藝術,他的回答也是分幾個層面來說的:第一,佟國維和馬齊推舉八阿哥胤禩,是因為八阿哥胤禩的確有過人之處,他們的推舉沒什麼不妥。第二,眾人串聯之事,只是一時不慎,忘了“君子不黨”的教訓;第三,上書房處理推舉新太子這樣的大事,想辦到使上上下下都滿意不容易,如果出了偏差,我們上書房三位大臣都有責任;第四,如果皇上您不滿意,我們重新推舉就是了。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張廷玉的回答看似在為佟國維開脫,實際上是坐實了佟國維違反了“君子不黨”的規矩。同時他的那個“重新推舉”的建議。

如果按照張廷玉回答的思路,接下來如何往下進行,估計康熙也沒有什麼成熟的思路。張廷玉的“重新推舉太子”的建議肯定是行不通,而張廷玉已經代表佟國維和馬齊或者說代表上書房集體承擔了在承擔推舉新太子的組織工作的偏差的責任,康熙如果執意僅僅針對佟國維就顯得既牽強又不厚道。

就在康熙略顯猶豫的時候,佟國維站了出來,非常強勢又非常不可思議地指責張廷玉為“奸臣”!這讓康熙一下子就從瞬間的尷尬當中解脫出來:哦?那我倒要聽聽,張廷玉為什麼是個奸臣!

佟國維指責張廷玉是奸臣,用的是“誅心之法”,也就是不談結果,只是質問“意欲何為”。他對張廷玉的指責有三個定義: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第一,用心險惡。針對張廷玉推舉廢太子為新太子的奏摺當中: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一句,指責張廷玉在康熙七天前廢太子的時候不進諫,而在七天之後用這句話來做好人,卻陷康熙於無義。佟國維的這個指責,其實是典型的強詞奪理,因為在此之前,康熙已經當著皇子和大臣們的面,反思了自己在廢太子這個決策上“乾綱獨斷”有可能是“冤枉”了太子,已經表示本應該給太子一個機會。所以康熙才贊同並讚揚張廷玉的“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是聖人的忠恕之道。

第二,陽奉陰違,主要是對張廷玉在表面上不反對大臣們,甚至是上書房公開推舉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卻在背地裡另搞一套,揹著佟國維和馬齊用密摺的的方式推舉廢太子為新太子。但是,佟國維應該非常清楚,當馬齊讓張廷玉在上書房公舉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的摺子上聯署簽名的時候,張廷玉是明確表示不會在奏摺上簽字,並表示自己有密摺推薦。張廷玉並沒有做什麼“陽奉陰違”的事。

第三,佟國維給張廷玉扣了一頂相當嚇人的大帽子“自古大奸似忠者無出其右的奸邪小人”。意思是張廷玉是古來最大的“大奸似忠”的奸臣。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聽了佟國維的話,康熙心裡就踏實多了,事情的發展還沒有離開預設的路線,重點又回到了佟國維這裡,佟國維透過大罵張廷玉終於引爆了自己。這場戲如願以償地按照既定的情節繼續上演。

康熙並沒有回答佟國維對張廷玉的指責,卻用了另外一個“誅心之法”來轉換話題:大家看看,張廷玉在為佟國維開脫,而佟國維卻在以怨報德!誰是奸邪小人?眼前就有一個,就是你佟國維!

在隆科多揭露佟國維的“結黨營私,擅亂朝綱”的陰謀之前,透過這第二場戲,佟國維就從“當朝首輔”變成了“奸邪小人”。而這個變化,應該是從佟國維痛斥張廷玉開始的。

而且,當佟國維似乎是不死心的“質問”康熙:難道朝廷幾百名煲劇八阿哥胤禩的官員都是奸臣,唯有保舉廢太子的張廷玉卻成了忠臣?康熙的回答已經開始充滿了殺氣:保舉廢太子的人的確不多,除了張廷玉還有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沒準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朕!這三個人都是奸臣嗎?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事情到了這裡,佟國維的作用就只剩下把八阿哥胤禩逼到臺前了。只要是當著眾皇子和大臣們的面坐實了八阿哥胤禩和佟國維之間的聯盟的存在,八阿哥胤禩基本上就算涼了。

果然,佟國維依然是不甘心:為什麼就不能推舉八阿哥胤禩呢?康熙冷冷地說:難道你真的要朕把你的老底都兜出來嗎?

這個時候八阿哥胤禩再也穩不住了,他終於站出來了——康熙已經把佟國維逼到了牆角,再不站出來就要出大問題。他對康熙的請求是:自己情願退出太子的“競選”,請皇上放過佟國維。

康熙此時對八阿哥卻一點情面都不講:果然是“八賢王”,你賢得真是時候。佟國維死心塌地保舉你,你就在這個時候為他開脫,實在難得。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要當著康熙的面,大罵張廷玉是奸臣?

這個劇目演到現在,康熙的所有目的都已經達到,剩下的就是“收官”的事了。

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術”。而佟國維的“悟性”也是可圈可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