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橘井名區:貴港歷史的扉頁

貴港市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郡新城,秦始皇統一嶺南後設桂林郡,漢武帝時改桂林郡為鬱林郡,唐貞觀9年改稱貴州,明改州為縣。貴港市南江村(今南江社群)又名橘井名區,是秦漢時代的布山縣、桂林郡遺址。

橘井名區位於貴港市區鬱江南岸一隅,這處歷史地段有一定的規模,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儲存較完整。從先秦時代的西甌方國時代開始,歷經秦漢,直到清民時代,這裡留下了諸多歷史遺蹟與文化影響。

從先秦時期的“夷巢十萬古西甌,聚嘯南江最上游”,到漢代谷永太守“一自漢家開置後,曾煩鑿井郡東頭”,到漢末三國陸績太守築城屯田挖掘水井,再到宋代抗金名將李綱南貶路過今貴港時,留下“陸績故城依石巘(yǎn)”的七言詩《次貴州》。

橘井名區:貴港歷史的扉頁

南江村橘井名區牌樓

公元前214年,秦開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郡治所在今貴港。貴港從此成為我國版圖裡的一個行政單元。

漢元鼎五年,漢軍攻入南越國都城番禺。翌年,漢以南越、西甌之地立南海、鬱林等九郡,鬱林郡區劃範圍大體上繼承了秦桂林郡的衣缽。

橘井名區:貴港歷史的扉頁

漢末三國時期,陸績被吳國孫權任為鬱林太守兼加偏將軍,給兵兩千人。陸績到任後,除了傳播儒學興教育,還發動軍民在今貴港鬱江南岸的南江村修築郡城,開鑿水井,時稱“陸公井”。另據唐代《元和郡縣誌》記載:“績為太守時每登顯廟岡制渾天儀”,光緒《貴縣誌》記載:“顯廟岡在郭北里,縣北二十里”,可見當年陸績的足跡遍佈了貴港的鬱江南北兩岸。

陸績任滿東歸,兩袖清風的他行裝簡樸,船輕不壓浪,便在鬱江邊取石壓穩。至吳,棄於婁門。後被蘇州地方官題名為“廉石”,俗稱“鬱林石”,這塊源自鬱江畔的礁石如今仍矗立於蘇州文廟內。

橘井名區:貴港歷史的扉頁

牌樓背面

五代十國時期,貴州剌史劉博古在陸公井旁種橘一株,以紀念“懷橘遺母”、“載石表廉”的先賢陸績,陸公井遂因此被稱作橘井,直到今日。

宋代,抗金名將李綱被貶往海南島,在南下途中路過貴港,留下了一首七律《次貴州》,首聯“青楓夾道鷓鴣啼,古郡荒涼接島夷”描繪了州城自唐代北遷三百年後南岸舊州城的落寂,同時也道出了當時貴港乃中原通往海南島的一個水陸交通杻紐;詩中的“陸績故城依石巘”則是對當年陸績在今南江村築郡城蹤跡的寫實。

清末民初,貴縣知縣蔣航將陸績故城這片歷史地段命名為“橘井名區”,邑人遂將這位東莞人的墨寶鐫刻於牌樓之上,至今牌樓及題額尚存。蔣航的揮筆一題,是對南江村這處迄西甌王城起,歷秦漢郡治、陸績故城,以及劉博古栽橘、李綱賦詩後的完美昇華。

橘井名區:貴港歷史的扉頁

清末民初貴縣(今貴港)知縣、東莞人蔣航所題

橘井名區目前尚存碼頭渡口、石級石步、馳道遺蹟、亞魁牌坊、黃氏祖祠、橘井水系、懷橘坊社稷壇、新興寺、安瀾塔、明清古民居群等古蹟遺存,成為這片歷史文化街區獨特的建築元素。這些古樸莊重的古建築飽經風霜,銘刻著一段段歷史往事。

內容:綜合網路

編輯:貴港旅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