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設定星標後,從此再也不會錯過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朱棣憤怒地盯著不肯屈服的方孝孺。方孝孺輕蔑道:“誅我十族又何妨?”8天后,南京聚寶門外的刑場上屍骨如山,方孝孺用自己的十族,873條無辜人命的代價,成就了自己的名節。

01

方孝孺年幼時即表現出超人的聰明才智,得以有機會拜當世大家宋濂而師。而宋濂也是朱元璋為自己的太子——朱標精心挑選的導師。方孝孺與太子師出同門,又博古通今,一時間風頭無兩。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方孝孺像

1382年,方孝孺受到好友舉薦,被朱元璋召見。在大殿上,方孝孺的行為舉止得到朱元璋的欣賞。朱元璋考慮之後,對朱標說:“方孝孺是一個優秀的人才,你可以任用他一直到老,但現在不行,需要等一個時機”。說完便把方孝孺遣送回鄉了。

因為朱標太子的英年早逝,方孝孺並沒等到被朱標任用的機會。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剛一即位,就徵召方孝孺入京,共商治國之策。坐了16年冷板凳的方孝孺當然很珍惜這次機會,對建文帝朱允炆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此後,無論是在讀書,還是在制定國策時,朱允炆都會諮詢方孝孺的意見,此時的方孝孺在思想作風上對朱允炆有巨大的影響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的國師。就在方孝孺的仕途看似要扶搖直上時,隱藏的暗流正在形成。

02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實力強盛,本就不滿於父親立朱標為太子,現在朱標沒了,又選朱允炆即位,朱棣心中更是惱怒,便籌劃隱秘奪權。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舉兵南下。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朱允炆在戰火中不知所蹤,方孝孺及其他建文朝臣均被擒拿。

進城之前,謀士告知朱棣:“方孝孺是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切不可殺他”。言外之意就是,方孝孺影響甚大,不能得罪了,殺了方孝孺就相當於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給自己添麻煩。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朱棣像

朱棣聽從建議,在黃子澄,齊泰等建文舊臣均被誅殺的情況下,留下了方孝孺。朱棣想利用方孝孺在讀書人中的威望,讓他親自為自己擬一份詔書,表明自己奪權登基是效仿周公輔佐成王,師出有名。

“成王呢?“方孝孺反問朱棣。

“他自焚而死。”朱棣回答。

“那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呢?“方孝孺繼續追問。

“國家必須由成年的君主統領,成王的兒子太小了。“此時的朱棣已經很不耐煩。

“成王有弟弟,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呢?“方孝孺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是我們老朱家的事情,讓你寫就儘管寫,休作多言。“朱棣已經被方孝孺的頑固惹惱。

方孝孺取過紙筆,伏在地上,揮毫潑墨瞬即完成。眾人上前一看,這地上竟然寫的是——

“燕賊篡位!“

朱棣惱羞成怒,再也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方孝孺吼道:“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方孝孺奮力將筆摔到地上,痛聲呵斥:“要殺便殺,誅我十族又何妨!這即位詔書,無論如何我也不會寫!“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此時的朱棣已經把謀士的忠告完全拋之腦後,下令將方孝孺及其十族全部捉拿,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凡是和方孝孺有過書信來往的,無論長幼,一律捉拿。

八天後,方孝孺被押赴南京聚寶門外的刑場。方孝孺的十族,共873人,也都被押解於此。

03

為了擊潰方孝孺的意志,朱棣安排監斬官,將這873人逐一在方孝孺面前砍頭。

每殺掉一個人,都要問他一句:“你寫不寫詔書?!“

每殺掉一個人,都要再問他一遍:“你到底寫不寫?!“

方孝孺完全不屈服,還要破口大罵,以致於“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見方孝孺完全沒有退縮的意思,監斬官割斷他的舌頭,從嘴角砍出一道傷口到耳後,血流如注。

一句“燕賊篡位”牽連873人被殺,方孝孺用自己十族殺身成仁是否有意義?

這場血腥的殺戮足足持續了七天,方孝孺斷舌碎骨也未曾屈服,只不過這873條無辜的人命成了陪葬。除此之外,還有上千人因此而被流放,路途中死去的更是不計其數,無法統計。

04

方孝孺為了捍衛自己的名節,不惜牽扯上十族性命。在很多現代人看來,這次權力的更迭確實是“老朱家“內部的事情,方孝孺對建文帝的愚忠並未對歷史發展的程序產生任何影響。

有人對此評價道:方孝孺就是一個迂腐的書生,他給建文帝提出的那些治國策略,一個都不能用,也一個都沒成功。他拒絕寫詔書,確實是個忠臣,但是用自己的性命鳴謝知遇之恩,就已經足夠了。完全沒必要激怒朱棣,牽扯進自己的十族來表明自己的忠心。

回想李唐時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長兄李建成奪得皇位。謀士魏徵就從李建成麾下轉而效忠李世民,並且留下了一段直言敢諫的佳話。臣子到底是要保持對國家的忠誠還是對皇帝個人的忠誠,魏徵和方孝孺可能有不一樣的理解。

就筆者個人而言,方孝孺為後世千千萬萬人民樹立了榜樣。捨生取義是我們的傳統,為了信仰而殺身取道更是諸多文人的追求,方孝孺為了自己的主張,思想犧牲生命,這就已經令諸多貪生怕死之輩難以望其項背,應該被我輩所銘記。

關於方孝孺的行為,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