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常言道:物極必反,盤點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截至目前,世界上總共有195個主權國家,另有38個地區;其中,被聯合國所承認的最年輕的主權國家是2011年才宣佈獨立的南蘇丹。既然在歷史的程序中會不斷出現新生主權國家,那同樣也會有國家解體。冷戰結束應該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末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大事件,它不僅開啟了美國獨霸全球的時代,亦導致許多主權國家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今天,筆者就來盤點一下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常言道:物極必反,盤點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捷克斯洛伐克(解體時間:1992年12月3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強國奧匈帝國不復存在,而曾被奧匈帝國長期統治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也迎來了獨立的機會。但為了使這種獨立可以持續,捷克隨即和斯洛伐克合併形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緊接著,受十月革命的影響,無產階級革命浪潮開始席捲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內的東歐國家。但因為二戰的爆發,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被分開;不過二戰結束後捷克和斯洛伐克又在蘇聯及其控制的捷共的主導下完成合並。

常言道:物極必反,盤點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捷克斯洛伐克雖然解體於1992年底,但其解體的前奏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就已經埋下了伏筆。當時,杜布切克主導的“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意圖讓捷克斯洛伐克擺脫蘇聯的控制,但卻招致後者的軍事入侵;也正是自此以後,捷國內對捷共及蘇聯的不滿情緒大增,地下反抗活動也變得越來越多……

進入八十年代後,捷國民眾的抗議開始走上街頭,並於1989年爆發超過十萬人的遊行示威,史稱“天鵝絨革命”;最終,捷共在滔天民意中結束了對該國的統治,並進行了第一次多黨選舉。雖然“天鵝絨革命”改變了捷國的政治體制,但斯洛伐克的獨立情緒卻隨之日益增加,最終聯邦制也宣告破裂。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天鵝絨革命”還是捷克斯洛伐克分裂,都是在和平中完成的。

南斯拉夫(解體時間:1992年4月27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王國隨之解體(王國包括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爾維亞、黑山、北馬其頓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緊接著,以鐵托為核心的南共掌權並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常言道:物極必反,盤點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當時,鐵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為了避免淪為蘇聯的衛星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發展道路。或許也是因此,當年的南斯拉夫在南歐國家中不僅軍事排名靠前,經濟也比較富裕。不過,與蘇聯保持距離還是沒能讓這個國家避免四分五裂的命運。

1980年鐵托去世後,南斯拉夫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跡象,聯邦內部各個民族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激烈,而這也成為了壓垮南斯拉夫的最後一根稻草。

蘇聯(解體時間:1991年12月25日)

嚴格來講,蘇聯的解體即意味著冷戰的結束,所以說這兩個歷史事件是同時發生的。而至於蘇聯解體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蘇聯的解體絕非是單一事件所導致的。

如果綜合來看,導致蘇聯最終解體的根本原因當屬東歐劇變的發生。二戰後,蘇聯總是喜歡向那些社會主義國家強制推行自己的“大家長管理模式”,認為東歐諸社會以國家都應該複製蘇聯的發展模式,甚至不惜以武力相逼。

常言道:物極必反,盤點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常言道:物極必反。蘇聯的獨斷專行慢慢誘發了東歐國家的不滿,再加上西方陣營趁機滲透,以反對蘇聯專權、謀求政治獨立的運動悄然發生。而東歐劇變對於蘇聯的政治穩定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當然,除了東歐劇變這個重要誘因外,蘇聯內部的一些“膿瘡”也起到了催化作用。比如體制僵化、民主法制建設緩慢、不合乎自身國情的公有制、工業發展偏科嚴重、官僚腐敗盛行、民眾生活水平難以得到提升等等。

常言道:物極必反,盤點冷戰後歐陸上消失的那些主權國家

總而言之,蘇聯的解體雖然徹底改變了國際格局的走向,但同樣也對其他國家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