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清朝宮中的腰牌,你瞭解多少呢?

腰牌,顧名思義就是系在腰間的牌子。它有今天介紹信、出入證的作用,是一種身份憑證,在出入宮廷大內時使用。據筆記記載,明朝腰牌在材質、大小、使用範圍各有不同。如大內侍衛用銀製腰牌,軍隊用銅製腰牌,官員們可用玉製腰牌,而錦衣衛等特務機關則更多使用木製腰牌。清代宮中腰牌,又是怎樣的呢?

清朝宮中的腰牌,你瞭解多少呢?

清代腰牌的起源。清代腰牌,最早出現在清太宗時期。據《清太宗實錄》記載,為了解決清初滿漢官員之間的矛盾,天聰五年(1631年)十月,參將寧完我上疏皇太極,請求定官制、分服色,以明朝綱秩序,其中提道:“……宜急分辨服制,造設腰牌,此最簡最易關係最大者。”清太宗採納此建議,並命人制作腰牌,按照官階、身份頒發。由此可見,清代最早的腰牌,是用於區分級別、身份,使人一眼便能看出佩戴者的品級、身份。

隨著全國統一腰牌的種類及使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尤其在紫禁城內,宮中腰牌成為各類人等進出宮中的重要憑證,不僅規制不斷完善,數量也相當驚人。

清朝宮中的腰牌,你瞭解多少呢?

宮中腰牌的稽查制度。腰牌的作用是嚴格管理宮中的進出人員,事關皇帝生命安全,自是各門護軍的頭等大事,相關的規章制度也十分嚴格。道光十六年(1836年),御史許球上奏申門禁以嚴宿衛一折,提出紫禁城內的前鋒護軍統領、參領以及軍校,必須分班輪值。所有官員、匠役、隨從等不得濫行出入各門,也不得繞雜混淆。對於工作範圍遍佈宮中的匠役,在其進出各門時檢查腰牌尤其嚴格,特別是隆宗、景運二門,直通軍機處、乾清宮、養心殿等要地,更需由內務府派出專人,專司稽查。同時,紫禁城每天五更開門後,官員等有事進宮,只准放進,不準放出,必須等到天明後,方可放行。考慮到嘉慶十八年(1813年)發生過天理教徒由東西華門衝擊禁宮的事件,道光認為此奏並不為過,遂傳諭內閣,著各護軍統領嚴格執行,直至清末。

清朝宮中的腰牌,你瞭解多少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