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面對屯兵10萬固守不出的匈牙利軍隊,蒙古軍是如何獲得完勝的

1235年,蒙古帝國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安頓新生的大片蒙古皇室,主動挑起了向歐洲的宣戰。這就是蒙古歷史上有名的第二次西征,也叫“長子西征”。

西征過程中的賽約河之戰,成為了一場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在亞歐軍隊的碰撞中,蒙古方面以6萬軍隊,戰勝了匈牙利10萬軍隊,而蒙古騎兵的威名也傳遍了整個亞歐大陸。

面對屯兵10萬固守不出的匈牙利軍隊,蒙古軍是如何獲得完勝的

那麼,蒙古騎兵是如何做到客場作戰以少勝多的呢?

1239年,蒙古軍隊佔領斡羅斯(今天的俄羅斯)三大公國後。儘管已經一路打到了現今烏克蘭以東,但元太宗窩闊臺卻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1240年,窩闊臺下令軍隊進攻馬札兒(匈牙利)。

在留下3萬人鎮守南斡羅斯後,蒙古剩餘12萬人兵分三路:南路由合丹率領3萬人,繞過喀爾巴阡山脈,自南迂迴前進;北路由拜答兒率領3萬人外擊波蘭;中路6萬大軍以拔都和速不臺為統帥,越過喀爾巴阡山脈,向匈牙利布達佩斯進軍。

1241年4月,蒙古軍隊兵臨匈牙利佩斯城下。

需要注意的是,布達佩斯本來是兩座城市,其中多瑙河以東的名叫佩斯,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常常在這裡活動。多瑙河以西的是布達,也是匈牙利的首都。

儘管蒙古士兵已經開始進攻佩斯城,但貝拉四世卻認為,蒙古士兵根本無法攻下城池,而且他們也沒有能力越過多瑙河直取首都。因此貝拉四世只是在佩斯城中集結了10萬的匈牙利軍隊,並不急於出戰。

貝拉四世的策略,無疑是非常正確的。蒙古士兵跋山涉水而來,在城池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士氣難免會受到打擊。等到他們洩氣之時,匈牙利軍隊再以人數優勢一擁而出,定能夠大破蒙古軍。

面對屯兵10萬固守不出的匈牙利軍隊,蒙古軍是如何獲得完勝的

眼見匈牙利人以逸待勞,速不臺故意賣出破綻,率軍前往漷寧河引誘匈牙利。與此同時,拔都率領大部隊開始撤退。

貝拉四世眼見敵軍萌生退意,便開始派遣軍隊乘勝追擊。而蒙古軍隊則始終以不緊不慢的速度進行著撤退,最終來到了賽約河邊。

貝拉四世在河西安營,而拔都的部隊則聚在河東。

4月10日夜,拔都向河西的匈牙利軍隊發起猛攻。雙方很快陷入膠著,拔都軍開始出現敗退跡象。但與此同時,在河下游的速不臺命令軍隊結筏潛渡,蒙古人迂迴到了匈牙利軍隊側後方發起攻擊。

受到兩面夾擊的匈牙利軍隊陣型大亂,拔都率軍趁勢奪取了橋樑。

到了11日早上,速不臺、拔都兩路軍隊已經悄然改變了陣型,蒙古人將匈牙利軍隊圍了個水洩不通。

不過,自古以來,有經驗的將軍絕不會始終將敵人四面包圍,因為這樣一來反而有可能迫使對手亡命攻擊。在將匈牙利軍四面包圍後,拔都突然放出了西面的一條路。匈牙利軍隊看到希望後,開始向西逃竄。蒙古軍隊趁機三面伏擊,這就是著名的“圍三缺一”戰法。

最終,匈牙利在此戰中死亡7萬人,總死傷人數超過了9萬。而國王貝拉四世。也只得獨身逃向了亞德里亞避難。

面對屯兵10萬固守不出的匈牙利軍隊,蒙古軍是如何獲得完勝的

賽約河之戰後,佩斯城被蒙古軍隊攻破,多瑙河河畔也落入了蒙古的統治中。這一片區域,後來被納入了拔都的金帳汗國的版圖。

說起來,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除了拔都和速不臺的計策戰術之外,蒙古軍隊的作戰素質同樣不可忽略。

我們知道,蒙古士兵向來以彪悍勇猛著稱。他們能夠征服亞洲大陸,甚至很大一部分歐洲土地,這都與他們士兵的作戰素質有很大的關係。

作為一個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蒙古士兵自小就擅長騎射。在冷兵器時代中,弓箭是一種很有效的殺傷性武器。蒙古士兵作戰,會首先避免與敵軍近身肉搏,保持自身的優勢。同時,合理利用戰馬的機動性,拉開與敵軍的距離。在這樣的情況下,敵軍想要對蒙古士兵造成殺傷,首先自身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並且最可怕的是,一個蒙古騎兵通常會配備有多匹戰馬,而且蒙古戰馬的生存能力極強。在戰馬的加持下,蒙古人只需要不斷地勝利,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源,這也是蒙古人能夠遠征歐洲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草原帝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