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

“進士”一詞,最早的記載見於《禮記。王制》,其本意為:進受爵祿。

自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創進士科至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舉廢除,“進士”作為科舉考試中的一種至高學歷,自始至終,貫穿其中。同時,這種至高學歷,成為歷朝歷代無以計數的學子夢寐以求的人生奮鬥目標。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女皇武則天深諳其道。史載,長安二年(公元700年),武則天下詔:詔天下諸川宣教武藝。越二年(公元702年),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開創了文武並舉的新局面。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vid”:“g33236937b8”,“img”:“http://puui。qpic。cn/vpic/0/g33236937b8。png/0”,“desc”:“”})

簡單地說,武科舉是中國古代在文科舉之外另外一種選拔武官的考試製度,武進士是武舉殿試及第者的統稱。

寧化,始稱黃連峒。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設鎮,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升黃連鎮為黃連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更黃連縣為寧化縣。建縣迄今,已歷1280年。

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

查閱史志。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寧化伍正己高中進士,他不僅是唐代寧化縣第一位進士,同時也是唐代汀州府第一位進士。自正己始至科舉廢除,寧化高中進士者達51人(唐朝1人,宋朝30人,明朝6人,清朝14人)。

些許是重文輕武的緣故,51名進士中,文進士高達48名,武進士寥寥無幾,僅3名,他們分別是明朝的王人喆或王人誥(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記載為王人喆,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記載為王人誥)、丘雋或邱嶲(清。李世能修纂的《寧化縣誌》記載為丘雋,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記載為邱嶲)和清朝的俞學天。

查閱史志。先摘錄兩個版本《寧化縣誌》對寧化三位武進士的記載,而後,再分別對寧化三位武進士作簡單淺顯闡述。

(一)王人喆(或王人誥)

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三《科目題名》載:“王人喆 萬曆庚子科,中江西武舉人。癸卯再舉,甲辰登武進士。授潮州衛程鄉所鎮撫。”

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八《選舉志》載:“王人誥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潮州衛,程鄉所鎮撫。”

寧化第一位武進士姓名究竟是王人喆還是王人誥?有待其他史料佐證。

相對而言,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三《科目題目》記載較為詳實。透過該版縣誌相應章節所載,我們可以瞭解寧化第一位武進士大致情況:

1。姓名叫王人喆(或王人誥)。

2。萬曆庚子年(公元1600年)考中的是江西武舉人。

3。萬曆癸卯年(公元1603年)又一次考中武舉人。但,未再次載明這次考中的是否是江西武舉人,按常理,此次考中的些許是福建武舉人。

4。萬曆甲辰年(公元1604年)高中武進士。

5。高中武進士後,職授潮州衛程(可能是現在的梅縣)鄉所鎮撫。這是個從五品官職。

兩個版本的《寧化縣誌》雖然姓名有一字之差,但,高中進士年份和授職內容是一致的。遺憾的是,兩個版本的《寧化縣誌》對寧化第一位武進士都沒有用傳的形式作詳實的記載,故,我們不能知曉其故里究竟何處。如有可能,或許透過族譜和其他更多的史料佐證,便能知曉其更多的生平概況。

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

(二)丘雋(或邱嶲)

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三《科目題名》載:“丘雋 崇禎庚午科武舉,登辛未科武進士。奉旨再試,又中第六名。選泉州新舊營守備。有傳。”

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四《人物誌》載:“丘雋 字慎夫,泉下里人。崇禎辛未科武進士,壬申,選寧波府昌國衛欽依把總,未至任,奉旨回京,並甲戌以來在京候選者再同考試。即御試,雋復中第六名,選授泉州府新舊營守備。清介自守,恩撫士卒,有儒將風。以貧鯁不能事上,解組家居,蕭然四壁。丙戌秋,田仰潰卒將奔贛,取道溫泉,鄉人不審,以為山寇也,群眾御之。雋時抱病,眾強之為帥。及田兵至而鄉人自潰,雋遂遇害。時雋之內弟吳維城殿後,見鄉民倒戈如崩山,亦前走,已脫矣,顧問潰眾曰:‘丘將軍免乎?’或曰:‘為眾擠墮田中矣!’維城義不獨免,反趨掖雋。田兵躐至,並害之。城為救友死,雋為鄉人御患死,今宗黨寂然無復表揚其義者,可嘆也。雋著有《原射發微》,議論精到,亦前所未有也。”

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八《選舉志》載:“邱嶲 崇禎四年辛未科。嗣奉旨再試,又中第六名。見《忠義傳》。”

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十七《忠義傳》載:“邱雋 泉下人。崇禎四年武進士,次年選寧波府昌國衛欽依把總。未至任,奉旨回京。並甲戌以來,在京候選者,再同考試。既御試,雋復中第六名,授泉州府新舊營守備。清介自守,恩撫士卒,有儒將風。以貧鯁不能事上,解組家居,蕭然四壁。崇禎十七年,粵寇掠郡邑。雋率泉下鄉兵,合泉上李世熊同禦寇,境賴以安。隆武元秋,田仰潰卒將奔贛,取道溫泉,鄉人不審,以為山寇也。集眾御之。雋時抱病,眾強之為帥。及田兵至,而鄉人自潰,雋遂遇害。時雋之內弟吳維城殿後,見鄉民倒戈如崩山,亦前走,已脫矣。顧問潰眾曰:‘邱將軍免乎?’或曰:‘為眾擠墮田中矣。’維城義不獨免,反趨掖雋,田兵躐至,並害之。維城子顯嶐,諸生邱浙,武生邱沐同死焉。雋著有《原射發微》,議論精到,亦前所未有也。清乾隆十一年,贈諡烈愍。按:吳維城,系崇禎己卯舉人。”

以上是兩個版本的《寧化縣誌》對寧化第二位武進士所作的記載。

寧化第二位武進士姓名究竟是丘雋還是邱嶲呢?

清。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三《科目題名》和卷四《人物誌》均以丘雋為名,前後一致。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八《選舉志》稱其為邱嶲,卷十七《忠義傳》又把這位寧化第二位武進士寫作邱雋,且傳的內容和李世熊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四《人物誌》內容高度一致。邱姓由丘姓避諱而來,邱和丘是同一姓氏,而雋的繁體為雋,嶲乃雋的異體字。故,丘雋寫成邱雋或邱嶲,其實,也不會令人多大費解了。

透過閱讀兩個版本《寧化縣誌》所載丘雋內容的相關章節,我們對寧化第二位武進士的情況大致能知曉下面這些內容:

1。姓丘(邱)名雋,字慎夫,寧化泉下人。

2。崇禎庚午(即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考中武舉人。

3。崇禎辛未(即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高中武進士。

4。崇禎壬申(即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被朝廷選任為寧波府昌國衛欽依把總(把總,官職應該類似於現在的營級幹部),因一定的原因,未去上任。奉旨回京。

5。崇禎甲戌(即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又一次參加了御試,考取了第六名(此類成績屬第二甲,賜武進士出身),職授泉州府新舊營守備(守備,一般為正五品官職,其職務類似於現在地市級軍分割槽司令)。

6。任上,清廉剛正,盡職盡責,善待下屬,有儒將風範。

7。後,因清廉耿直,剛正不阿,為上屬不容,被解組家居,家徒四壁。

8。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率鄉兵禦寇,家園得保平安。

9。隆武丙戌(公元1646年)秋,犯病,鄉人誤把借道過贛的田仰潰部當山冠,把犯病的丘雋推作首領,御之,不敵,遇害。同時,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己卯武舉人吳維誠(其內弟)等人皆遇害。

10。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賜封,諡號烈愍。

11。文武雙全。著有《原射發微》,議論精到,前所未有。

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

(三)俞學天

民國。黎景曾 黃宗憲修纂的《寧化縣誌》卷八《選舉志》載:“清武進士

俞學天 雍正十一年癸丑。官坐京提調。”

民國版《寧化縣誌》對寧化第三位武進士(清朝唯一的武進士)俞學天的記載只有以上隻字片言,同樣沒有以傳的形式,記載其生平。故,對深入瞭解其生平概況有一定的難度。

欣喜的是,俞學天乃我村先賢,筆者所居村莊(寧化縣安樂鎮俞坊村)為俞學天故里,村口原建有進士門樓(牌坊)一座,後被路過的太平天國將士所毀。現村中尚存恩榮進士坊一座,功名桅杆數對。

查閱《俞氏河間族譜》。俞學天的上祖為紹興年間入閩開基始祖俞勝均。自勝均傳至學天之父人龍為十八世,傳至學天為十九世。結合族譜及其他史料,對人龍、學天作如下簡述:

人龍:明輔公之子,字飛雲,號惕菴,文宗張歲考取進邑庠生,雍正壬子(公元1732年)年援例成歲進士。康熙己巳(公元1689)年二月二十三午時生,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六月二十寅時歿。生七子, 學天 (武進士) 、學源(邑庠生) 、 應天 (太學生) 、大勇 (武舉人)、都(縣丞、照磨) 、鳳儀(太學生)、 朝寵(武舉人)。

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

學天:人龍公長子,字型健,號浩亭,年十七歲受知文宗阿歲,考取進邑庠生,雍正壬子(公元1732)科中第十一名舉人,癸丑(公元1733)科聯捷中第二十五名進士,殿試三甲第廿七名,旨揀用駐京總理全閩塘務候補守備。生一子,世堂。巜汀州府志》載,雍正十二(公元1734)年開始為駐京提塘(類似於現在的福建省駐京辦主任)。在京為官多年。文武雙全。詩文遺失,遺憾千古。目前,僅查到連城四堡鄒氏族譜裡,此公寫的一篇文章《梅墅公元配梅林公繼配二孺人合傳》。康熙乙酉(公元1705)年八月十五辰時生,乾隆癸未年(公元1763)年三月初一午時歿。葬曹坊三黃根竹交界處,即長汀館前鎮雲霄山之東北5裡。

進士舉人三科甲,父子兄弟八衣冠。科甲兄連弟,郎官祖及孫。

武進士俞學天一家,成就了千古佳話。

作者介紹

寧化武進士寧化武進士

感恩的心,(本名俞雄輝)客家祖地福建寧化人,動物醫生。喜歡客家文化,喜歡塗鴉。偶有作品散發報刊平臺。

所有的讚賞收入都歸原創作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