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水滸傳》中的黑旋風李逵,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對於這一形象的爭論,從《水滸傳》流傳之際已經開始,一直持續到今日。有人認為他是一位嫉惡如仇、性格直率的好漢,也有人認為他是一位心理扭曲、蠻不講理的莽漢。不過,儘管對他的評價出現瞭如此巨大的差異,但有一點是不能否認,他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究竟有沒有李逵這個人物呢?他又是不是《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的歷史原型呢?自《水滸傳》流傳後,歷代有不少學者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終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首先,在兩宋時期的確有一位名叫李逵的歷史人物。有關他的事蹟,散見於《宋史》、《三朝北盟會編》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三部史料當中。本文介紹這三部史料,對李逵這一歷史人物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據《三朝北盟會編》載,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宋軍佔據的密州發生叛亂,時任守衙節級杜彥、樂將節級李逵和小節級吳順三人起兵作亂,並向該城守將趙野發動進攻並將其殺死。此後,杜彥自封知軍州事,與李逵、吳順等人一起佔據了密州,成為一隻既不屬於南宋、也不屬於金國的割據勢力。不久之後,杜彥、李逵和吳順之間爆發內訌,杜彥被殺,李逵成為這支割據勢力的頭目。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到了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南宋將領宮儀在密州附近與金軍交戰失利,密州暴露在金軍的兵鋒之下。為了保住性命,李逵和吳順派人與金軍進行接觸,向金軍納貢投降。沒過多久,李逵與吳順出現分歧並釀成內訌,李逵死於吳順之手。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而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對於李逵事蹟的記載更為詳細。該書記載,杜彥在密州謀反,擊敗守將趙野,趙野不得不帶著家眷棄城而去。此後,杜彥自稱知州,以軍士李逵、吳順為輔,佔據了密州。為了消滅趙野,李逵和吳順二人還曾率部在張巷鎮一帶與趙野所部進行交鋒,最終將趙野殺死。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不久之後,南宋武功大夫忠州剌史知濟南府宮儀率部進攻安邱縣。為解安邱之圍,杜彥打算出兵,卻遭到李逵和吳順勸阻。李逵認為,宮儀兵馬眾多,難以取勝。但李逵的這一建議遭到了杜彥的拒絕,杜彥率部出城,在潑石橋一帶與宮儀交手。結果正如李逵所料,杜彥慘敗,安邱縣也遭宮儀屠城。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杜彥兵敗後,帶著殘部返回密州,李逵和吳順卻拒絕杜彥入城。無奈之下,杜彥打算引兵離去,但部眾的家眷大都居住在密州,不願離去,軍心出現混亂。李逵見狀,率部殺出,將杜彥殺死。此後,李逵自封為知州,控制了密州城。後來的事情,與《三朝北盟會編》中的記載非常類似。宮儀在盤石河與金軍作戰,被金軍擊敗。李逵和吳順認為自己的實力難以與金軍較量,便向金軍投降。《宋史》中的記載與以上兩部史料的記載類似,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李逵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割據一方叛國投敵,死於一場內訌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在兩宋期間曾經有一位名叫李逵的密州獄卒李逵。此人起兵作亂、割據密州、叛國投敵,最終死於一場內訌。那麼,這位李逵是不是《水滸傳》中李逵的歷史原型呢?大多數學者認為,儘管小說中的李逵也是獄卒出身,但其性格特點和行為方式均差異巨大,與歷史上的李逵並無關聯。因此,歷史上這位投敵叛國的李逵不可能是《水滸傳》中李逵的歷史原型。那麼,李逵的人物原型又來自何處呢?這個問題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談及,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參考書籍:《宋史》、《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水滸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