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在常遇春死後令宮廷畫師繪製他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朱元璋為常遇春繪製了身穿龍袍的全身像,倒不是說明朝江山該由常遇春來坐,而是在讚頌老常的功績。

明朝的今天,是老常打出來的,他朱元璋不是忘本的人,也不敢忘;同時也告訴將士們,你們的戰神該享有這樣的榮耀,他未完成的遺志,我們還得加把勁,擼起袖子幹,讓大明的旗幟無處不在。那時,老常應該在一邊笑,看我們的熱鬧,我們就熱鬧他一臉。

常遇春的功勞的確當得起這副五爪金龍的龍袍,誰要不服,先問老朱答不答應。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在常遇春死後令宮廷畫師繪製他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猛得一塌糊塗的常大將軍

元朝無道,群雄四起,盜匪橫生,天下亂成了一鍋粥,誰有勢力就能搶到一碗粥,否則就得餓肚子,常遇春就是餓肚子的好漢子。

1、餓漢子

空有一身好武藝,肚子卻咕咕地叫,常遇春無奈投靠了一個綠林好漢劉聚,哪知道這傢伙純粹就是一心想打家劫舍發財的強盜頭子,根本不理什麼大義、前程,整天琢磨的是怎麼摟更多的銀子上床睡覺,上了賊船的常遇春有點鬱悶。

朱元璋攻打和州之時,正好劉聚帶著人馬來打劫,常遇春就偷偷去瞄了一眼,發現朱元璋治軍很嚴格,隊伍嚴守紀律,軍容鮮潔,與老百姓秋毫不犯,當時心中就是一抖,這老朱不錯!

常遇春跑去見朱元璋:朱大哥,以後我就跟你混了!

朱元璋不領這情,亂世來紅巾軍混飯吃的人多了,這些人淨扯些威武無敵的鬼話,上了戰場卻跑得比兔子還快,要麼就往地上一躺裝死,最後隨便割個人頭回來一本正經地領功,太招人恨了,所以朱元璋沒好氣地對常遇春說:我這不缺餓飯人。

常遇春倒是光棍得很:我給你衝鋒陷陣,你指哪打哪。

朱元璋一琢磨,看來這傢伙有點料,給個機會也行,就這身板,怎麼也值得吃上三碗軍營飯,於是就給了常遇春個前鋒噹噹。

這是朱元璋一生中最明智的決定,他給了常遇春一個機會,換來了未來大明的萬里河山,因為這常遇春太他二大爺地會打仗了。

2、第一前鋒

朱元璋在起義軍中勢力一般,地盤一般,前景一般,要是誰在這時說朱元璋能當皇帝,朱元璋先要噴他一臉口水,不過朱元璋還是挺有理想的,決定先找塊能填飽肚子的地盤落腳,於是眼光落在了集慶(南京),這地兒肥。

朱元璋是個說打就打的人,於是大手一揮,兵發集慶,不過呢,先得拿下采石磯(牛渚磯),這兒是南京上游的咽喉所在,是歷來兵家奪取長江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是開拓江南的大門戶。

朱元璋給將士打氣說這地兒是個好地方,沒事,很好拿下的,“採石重鎮,守必固,牛渚前臨大江,彼難為備,可必克也”,說得容易,如果不是常遇春在,後果很難以預料。

元朝中丞蠻子海牙在採石磯佈下了重兵,以長江天險為屏障,憑藉易守難攻的地勢阻擊來犯的敵人。上上下下的元兵都很淡定,沒有人能夠輕鬆拿下采石磯,大船會擱淺,靠小船運輸兵力又不夠,強攻等於是讓人扮成元兵練箭的活靶子而已,所以防守極為鬆懈。

事實上,朱元璋的確遇到了戰船無法登岸的情況。

朱元璋的船隊順風來勢洶洶,但離靠岸三丈距離時遇到了麻煩,大船擱淺,在元兵守衛防守的箭雨中,進退失據,難以登岸。

常遇春駕著小船就來到了朱元璋身邊,朱元璋急了,手指往前一點:常小子,給我衝!

常遇春一手持盾,一手持槍,站在船頭撥打來箭,護著用力划槳的幾個小兵;不等靠岸,常遇春用力一跳,踩著磯石登岸。其餘人依樣學樣,追著常遇春就殺進了元兵之中,整支小隊就像支利劍一般直刺元兵心臟,打亂了元兵的防守佈置,為朱元璋船隊贏得了登岸的時間,從而取得了採石磯大勝。

經此一戰,常遇春一下子在士兵中樹立了無敵的威信,更取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實戰前朱元璋心中一點都沒底,後來對徐達說了真心話,“渡江幸捷,若舍而歸,江東非吾有也。”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在常遇春死後令宮廷畫師繪製他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3、衝鋒的大將

朱元璋治軍很嚴格,但士兵來歷頗雜,有降兵,也有戰俘,還有盜匪,打勝仗後搶老百姓的事時有發生,唯一例外的是常遇春的部下。

常遇春升任元帥後,部下也有偷偷摸摸的習慣,於是再次嚴明軍紀,不得劫掠百姓,一旦查實,活罪難逃。但是呢,常遇春是個餓過肚子的人,知道士兵戰場拼命就圖個飽飯,因此嚴禁剋扣士兵的軍餉,也嚴禁士兵擅自私藏財物,但會向朱元璋討賞,然後全部分給士兵,不偏不倚。

所以呢,士兵都肯為常遇春賣命,常遇春就帶出了一支悍不畏死的隊伍,鮮少敗績。

原因很簡單,常遇春是個喜歡衝鋒的將軍,經常甩著膀子單槍匹馬就高速殺進了敵群,而部下眼前一花,定神後發現自家將軍已經一頭扎進了敵人堆,只能哇哇叫著就衝了上去。

在這樣獨特計程車氣下,以少勝多就是家常便飯的事,為此常遇春沒少挨朱元璋的罵。

“常小子啊,衝鋒是前鋒的事,你光著個膀子衝在前面算什麼事啊?你是將軍,得顧大局,居中排程,不要輕易涉險!多大個人了怎麼就不叫人省心呢?”

常遇春打了個哈哈道:“你說得都對!”

轉過身就忘了,常遇春照樣衝鋒都不帶考慮的。大將狠,士兵也兇,所以常遇春說帶十萬兵可橫行天下,還真不是句空話,“常十萬”真不是白叫的。

朱元璋也不能強行讓常遇春穩坐中軍帳,戰事千變萬化,大將得隨機應變,再說了,自己的這條命還是靠常遇春衝鋒救出來的,罵罵也就算了,反正兩人都心知肚明,要讓常遇春不衝鋒,比讓他不吃飯還難。

陳友諒運氣背,逢常遇春必敗,關鍵是他還不甘心,所以屢戰屢敗,一次都沒佔到便宜。

雙方最後在鄱陽湖大戰,誰敗誰基本上就玩完了,最危險的時刻也就來臨了。

朱元璋的戰船擱淺了,陷在沙中進退不得!

陳友諒一見,差點掉淚了,打過這麼多場仗,運氣終於轉好了,下令張定邊帶著士兵給我衝,誰拿下朱元璋的首級我謝他八輩子祖宗。

張定邊率著滿載士兵的小船直衝朱元璋,亂箭紛飛,只要朱元璋一死,世界就安靜了。

一切都在瞬息萬變之間發生,眾將相隔較遠來不及救援,朱元璋心裡苦啊,那是個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就在此時,一艘小船如箭一般射過來,一員大將在船頭開弓,一箭射倒了張定邊;小船也不停息,直直撞向朱元璋所乘的戰船,將戰船震離了擱淺處,從而讓朱元璋擺脫了險境。

朱元璋認出那大將乃是常遇春,心裡也就不慌了,如果常遇春都救不了他,那世上就再沒人能夠救下他了,常遇春的衝鋒,天下無解!

平時罵常遇春愛單槍匹馬衝鋒,沒個主將的樣子,就是擔心常遇春涉險而已,其實心中一直為有常遇春這員能征善戰的猛將感到幸運,得一良將,可安半壁河山!

當然了,朱元璋肯定要誇誇救命恩人:“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明史·太祖本紀》載: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從旁射中定邊,通海復來援,舟驟進,水湧太祖舟,乃得脫。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在常遇春死後令宮廷畫師繪製他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4、半壁河山王

接下來就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征戰,常遇春在明朝歷史上落下了重重的一筆。

擊潰陳友諒,除去了朱元璋建朝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再滅張士誠,緊接著北伐蒙元,隨徐達攻佔元大都,後西征山西、陝西,擊敗元朝最後的王牌大將擴廓帖木兒,這便是金庸小說中趙敏他哥王保保,然後繼續北進攻佔元上都開平,將蒙古殘存勢力徹底趕出了中原!

常遇春從開平班師回朝,給朱元璋帶去了繳獲的大禮,“元軍萬人、車萬輛、馬三千、牛五萬”。

隊伍走到承德邊塞柳河川安營時,正逢酷暑時節農曆七月,當地晝夜溫差極大,白天酷熱難當,夜晚卻是涼風沁骨。

常遇春除下盜甲,汗淋淋的身子突遇涼風,精神為之一爽,不由得大口吸了幾口涼風,順手擦了把臉上的熱汗,開始巡查兵營。

夜晚,常遇春突然口吐鮮血,不省人事,“暴疾卒,年僅四十”。

這真不關朱元璋什麼事,因為常遇春中了卸甲風,是由於晝夜溫差造成的中風,這在歷史上並不少見。

五代名將李存孝,那是個兇人,一天之間力抵五侯28將,連誅15人,收兵回營後早已力竭,卸去盔甲後,連飲三杯冷酒去壓熱氣。這冷酒一入肚,便跟火熱的身子一激,當場口吐鮮血昏迷不醒人事。

道理其實挺簡單的,古代盔甲嚴密,在酷熱之下交線,身體如處在火爐中;卸甲之後,受涼氣侵襲,冷熱交加之下,很容易造成中風。身體體質好,還可以暫時無事,如果身有暗疾,一旦被誘發,輕則昏迷,重者喪命。

常遇春長年征戰,箭傷槍傷那是家常便飯,往往草草處理後便帶軍新徵,讓身體一直處於超負荷運轉之中,一旦被外界環境條件打破平衡,舊傷新疾發作,神仙來了也難救。

此時明朝還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朱元璋絕對不敢自斬左臂,做出過河拆橋之事,少了常遇春還不知有多少變數,徐達後來多年連番征戰也證明了這點。

得知常遇春暴病身亡,最悲痛的不是別人正是朱元璋,常遇春,是半壁河山都換不來的良將!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在常遇春死後令宮廷畫師繪製他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5、畫龍袍像紀念其功

常遇春歸來,卻是冰冷的靈柩,悲痛的朱元璋到龍江迎接。

常遇春被追封為開平王,那兒是他最後征戰的地方,朱元璋還決定以天子的禮儀後葬這位半壁河山王,曾經的好兄弟。

宋太宗能厚葬趙普,他朱元璋也能,而且要做得更好,下旨令畫師為常遇春畫天子之像,著五爪金龍龍袍。

畫師有點傻眼。

重臣和皇子穿四爪蟒服的確沒問題,對畫師來說,只是一爪畫四趾還是五趾的區別,但朱元璋要為常遇春畫天子像,著五爪金龍袍就難畫了。

這犯諱啊!如果畫常遇春為帝,置朱元璋於何地位?

建立明朝是朱元璋之功,常遇春功勞再大,也只是個臣子身份,如今將常遇春畫為帝像,等於預設他是開國之帝,而朱元璋的帝位不是繼承也不是爭奪過來的,於理於情都不符合啊!

畫師很無奈。

朱元璋為突出常遇春的功勞作此舉動可以理解,樹立英雄形象激勵軍心也能明白,但下旨畫五爪金龍像就過分了!

君無戲言,畫了是冒犯你朱元璋之威,不畫是抗旨,畫師心頭一萬匹吃草的馬兒跑過,很想把筆往朱元璋手裡一塞:筆給你,你來畫!

畫師很憋屈。

最後還是想出了法子,你朱元璋說五爪金龍我就畫五爪金龍,但我得把衣服底色改了,帝王穿金色,我就給常遇春穿緋色,那是臣子之衣,別開了君臣身份,你總該沒話說了吧。

畫師其實很想對朱元璋說一句:饒了我吧,以後這破事別找我,人家畫像收錢,我這畫像收命,你收我命!

朱元璋對畫像很滿意,提筆作下輓詩,“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結語

朱元璋為常遇春作龍袍像表哀痛之情,肯定常遇春的建國奇功,以此激勵軍心:大明會記住每一個熱血奮戰的將士!不能忘也不敢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