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不光中國,甚至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並且,道教也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其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不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當時的人們提到關二爺,往往會捎帶著張三爺,將關、張並舉。並舉的目的也非常單純,就是想以此類比某人武藝絕倫。至於二人尤其是關羽,人們對他的標籤還只是“驍勇善戰”,對他的敬佩沒有上升到人格的高度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關羽之所以有機會成為“武聖”,還得得益於唐玄宗李隆基。

開元十九年,李隆基於京城設立“太公廟”,祭祀姜子牙。古人祭祀聖人時,往往會在廟裡擺一些其他人的塑像作襯托,是為“配享”。當時為姜太公充當綠葉的,便是廉頗、衛青、霍去病這些古代名將,當然,也包括關羽和張飛。

既是配享太廟,自然不能直呼其名,於是,時人便拿出關羽生平最榮耀的官職爵位“蜀前將軍漢壽亭侯”。從這以後,唐代的祀典中關羽成了歷代皇帝必拜的存在。只不過,這時的關羽與歷史上的名將並列,亦沒人把他與“大義”扯上關係。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到了北宋時期,關、張兩兄弟還曾被開除祀典,關二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一直持續到宋徽宗時期。

為什麼北宋皇帝大多不待見關羽呢?

就是因為他曾淪為曹老闆的俘虜,“為仇國所擒”。北宋皇帝重文輕武,看待武將的眼光也是比較挑剔的。既然是驍勇善戰的歷史名將,就得百戰百勝。就算打仗時吃了虧,起碼不能淪為敵國俘虜。

當時間來到宋徽宗時期,關羽終於迎來了平反。

宋神宗的歷史觀與此前的北宋皇帝不太一樣,他是一名典型的“擁劉者”,且對“帝曹”的觀念嗤之以鼻,因為宋神宗時常以劉備自比,愛屋及烏。宋神宗對蜀漢的“關照”一度影響了宋徽宗,所以,在宋徽宗上位後,為劉備鞍前馬後效忠一生的關羽被奉為“忠惠公”。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以“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來看,關羽在當了九百年“漢壽亭侯”、“壯繆侯”後,終於被拔高到公爵一檔。然而,或許是因為宋徽宗覺得關羽的功績已超過了尋常的公爵,又在六年後將其加封為“武安王”。從這以後,關二爺重新回到北宋的祀典裡。

表面上看,關羽仍是配享太公廟,但他的爵位卻已超過了其他歷史名將,成為姜子牙之下第一人。可以說,這是古代“關羽崇拜”的首個高潮。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朱元璋出身草根,從小便聽了不少說書先生講的三國故事,是以對關羽頗有好感。在老朱當上皇帝以後,不忘拉上這位童年偶像一把,讓關二爺“自立門戶”,成為與姜太公同等的聖人。從這以後,大明宗室每年都要祭祀六次關羽,每次都要準備一口肥豬一頭肥羊作為祭品。

以規格來論,此時的關公雖沒享受到“三牲”,但其地位已經相當高,起碼不用再寄居在姜子牙老爺子的廟裡了。明神宗是個頗為特立獨行的皇帝,他在萬曆十八年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讓關羽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在死後晉升為帝王的臣子。

也因此,《三國演義》中以旁白視角敘事時,通常稱關羽為“雲長”或“關公”,極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國演義》中除了對皇帝稱帝號外,亦只有關羽、劉備、諸葛亮有此待遇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相比之下,清朝統治者的“關羽崇拜”顯然有些目的不純。

根據文獻的記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兩位皇帝早年在關外就已熟讀《三國演義》,對其中的蜀將關羽產生了崇拜心理。順治元年,清廷剛入關便興修關帝廟,還賦予關二爺一個嶄新的封號“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將關羽抬高到與孔聖對等的地位上。

為什麼清廷要在入關之初這一敏感的時期擁立關羽呢?

有網友說,岳飛在關羽成為武聖之前就已居此位,後金皇帝因為宿怨舊仇將岳飛打落神壇。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的。岳飛之所以成為武聖,要得益於袁世凱。在袁世凱尊岳飛為武聖之前,岳飛在太廟中的地位僅是“王”或“公”。

所以,這種說法並無實際依據,所謂關羽取代岳飛成為武聖純屬無稽之談。清廷同樣尊岳飛為名將,且善待了岳飛後人,如嶽鍾琪祖輩三代在地方身居高位,足以管中窺豹。

魏晉南北朝時期,真的存在所謂的關羽崇拜嗎?真相到底是什麼?

真實原因有二:

首先,滿清統治者需要藉助一個形象來貼近中原民眾,關羽此時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崇拜物件,所以崇拜關羽無疑會在民眾心中加分。

其次,清廷不斷強調“忠義”二字,就是為了教化子民維護集權。自古以來,“忠”便是封建帝王反覆倡導的品質,清帝自不例外。

參考資料:

【《三國志》、《資治通鑑》、《明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