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允禵:雍正唯一的親弟弟,也是死對頭,結局並不差

康熙十四子允禵,恐怕是清朝最後一個獨當一面掌握兵權的皇帝之子。

允禵:雍正唯一的親弟弟,也是死對頭,結局並不差

康熙五十七年,拉藏汗被準格爾部進犯,向清廷求援。三十歲的允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以康熙皇帝代表的身份出征。這也是允禵人生的高光時刻。

然而,僅僅七年後,威震一方的大將軍王,就被幽禁在了河北遵化的景陵(康熙帝陵墓)。如果以這樣的人生起落來看,允禵的結局,確實不好。

但是,如果與八爺黨的其他阿哥對比,允禵的結局應該算是最好的。八阿哥、九阿哥,是八爺黨的核心,也得到了最差待遇——死在了拘禁地,還被改名阿其那、塞思黑。

真正可以和允禵做對比的,是八爺黨的另一位成員十阿哥允 。

允 的家族背景深厚,外祖父遏必隆是康熙的輔政四大臣,遏必隆的外祖父是努爾哈赤,遏必隆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康熙,一個是皇后、一個是貴妃。允 就是貴妃所生。這個地位也僅次於廢太子允礽。

而允禵也有子憑母貴的意思,但也因為自身受到康熙的重用,也是一時榮寵。

再有,允 、允禵都不算是八爺黨的核心。也就是說,他們不算是雍正的主要敵人。

所以,這兩個人的結局,還是有一定可比性的。

以雍正繼位為起點,允 、允禵的經歷也大略相似。

當年,允禵從撫遠大將軍任上,被召回北京。在壽皇殿康熙的靈堂上,允禵因為性格原因,加之歸途受到雍正猜忌引發不滿,就與雍正起了衝突。這樣,允禵也是最早一批被管制起來的,先是在河北遵化的景陵幽禁。等到雍正三年,真正開始清算政敵的時候,允禵才被押回北京,關在景山的壽皇殿內(也就是當年的康熙靈堂)。

在允禵被幽禁的第二年,十阿哥允 因為消極怠工,也被革爵圈禁。

不過,這倆人都熬過了雍正。

在乾隆即位後不久,允禵、允 同時被釋放。而在之前,允 的最高爵位是在康熙朝被封的敦郡王,允禵的最高爵位也是郡王。

允禵的郡王有點兒水。

因為他和雍正皇帝共同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去世,才被雍正以慰藉“皇妣皇太后之心”為名封了郡王,但未賜封號、未給予俸銀,算是個掛名的郡王。不久又被剝奪。

所以,當兩人被乾隆釋放前,他們都是沒有爵位的白身。而在被釋放後,倆人得到了同樣的爵位——輔國公。

四年後,允 去世,以固山貝子之禮殯葬,算是高出了兩級的規格。此時允禵還是輔國公。

允禵:雍正唯一的親弟弟,也是死對頭,結局並不差

允禵是在被放之後十年,才晉級為貝勒。

這中間是否有晉封,沒查到。如果沒有的話,那算是連升三級(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

還沒算完,

允禵的好結局在於死的晚。

在被封為多羅貝勒之後的第二年,允禵被又被晉封為郡王——

多羅恂郡王

。我甚至懷疑,本來就想一步到位封允禵為郡王的,但由於跨度實在有點大,才在前一年先封了貝勒。

不過,允禵的起落,與其子嗣關係不大,這點倒是有些奇怪的。

按照常理,子嗣的爵位大多來自對父親爵位的繼承,至少不會高出父親。但允禵的兒子們,卻與允禵在爵位上形成了“倒掛”。

允禵在雍正元年,由貝子晉封為郡王。雍正三年,又被革去郡王爵,改為貝子。雍正四年,又革去貝子爵位,成為白身。

允禵的長子

弘春

雍正元年,封為貝子。

雍正二年,被革爵。

雍正四年,又被封為鎮國公。

之後一路晉封為貝子、貝勒、郡王。也就是說,

在雍正四年開始,到乾隆即位為止,弘春一直比其父允禵的爵位高得多

反而是乾隆即位後,弘春被奪爵了。奪爵原因不明,不知是弘春犯了事,還是乾隆故意的騷操作——都知道雍正對自己的兄弟狠毒,其實,乾隆卻對自己的堂兄弟們也並不厚道。

四年後,弘春去世,年僅37歲。

允禵的嫡子

弘明

,在雍正一朝卻沒有封爵,是乾隆即位後才被封為貝勒。但

此時被釋放的允禵,也才是輔國公。比自己兒子低了三級。

弘明的兒子中,則遞降為貝子一人,輔國將軍一人、奉國將軍兩人。後代子孫直到遞降為不入八分鎮國公世襲。算是走的正常程式。

允禵:雍正唯一的親弟弟,也是死對頭,結局並不差

允禵的另外兩個兒子,則都是

散秩大臣

,屬於皇帝的親兵衛隊長之類的官職,統領侍衛。後來,允禵家族也大多出身侍衛。

允禵後人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末被迫簽訂《廣州和約》,劃出香港島的奕山。奕山(弘春一系)也是從侍衛中提拔上來的,最高做到了御前大臣、廣東督師。

所以,允禵的待遇雖然下降了,卻對其子孫影響不大。

反觀允 ,六個兒子中,四個夭折,一個沒活到乾隆即位。允 只有一個兒子活到62歲,卻也沒看到有任何封爵、職位。

要是把對比範圍再擴大,允禵的結局也不算差。

除了當年參與奪嫡的雍正對立陣營的皇子們,以及年幼沒有威脅的皇子們,還有兩位年長而保持中立:康熙的

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

這兩位及其子孫,都是中規中矩、平平穩穩在清朝度過。算是最正規、最平常的清朝皇族發展路徑。

皇五子允祺

的親弟弟是雍正的死硬敵對派皇九子

允禟

。允祺的生母是康熙四大妃之一的宜妃,雍正的生母是四大妃之一的德妃。允祺的撫養人是康熙嫡母孝惠皇太后,雍正的撫養人是康熙的正宮孝懿仁皇后。生母都是寵妃,撫養人也都有資歷,

允祺

和雍正,一個排行第五、一個第四,簡直半斤八兩。

巧的是,他們各自都有一個親弟弟(允祺與允禟、雍正與允禵)與自己關係不睦或陣營對立。但,允祺卻沒有因為親弟弟允禟的原因被雍正打壓。允祺在康熙晚年就被封為恆親王。

允祺在雍正朝去世,其子

弘晊

繼承爵位,仍然是親王——按常規操作,應該降一等,繼承郡王爵位。這屬於是雍正的恩賜,也算是雍正對允祺的肯定。不止如此,允祺還有一子弘昇,也被晉封為貝勒。

允祺的孫輩襲爵時,才開始遞降:繼承一個郡王、一個貝子。重孫輩遞降為一個鎮國公、一個輔國公。直到第七代,也就是溥字輩,遞降到不入八分鎮國公,世襲罔替。不過那時候清朝也沒有多久了,算是終清一朝,沒有遭到太大變故,一路平穩。

皇七子允祐

,其生母出身不高,有殘疾,也沒有參與奪嫡。但也在康熙四十八年封為郡王,雍正元年封為淳親王。其子弘景(淳郡王)、其孫永鋆(貝勒)、重孫綿清(貝子)、玄孫奕梁(鎮國公),之後到清朝滅亡,一直襲爵鎮國公。爵位的傳承非常規矩。

但這兩家與允禵家族比起來,似乎也沒高出多少。

綜合來看,允禵結局好,一來不是雍正主要矛盾,且是雍正帝的親兄弟、乾隆帝的親叔叔,二來還在於去世晚,活得足夠長。

不過也要看到,雍正總給人濫殺無辜的刻板印象。實際上,想要維持穩定,必然就不可能做得太出格,大體上還是按照規矩、規則行事。

允禵:雍正唯一的親弟弟,也是死對頭,結局並不差

歡 迎 關 注 共 同 交 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