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安徽省與周邊各省區劃變動的故事,例如安徽省與湖北省、安徽省與江西省之間的區劃變動。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安徽省與河南省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宿縣專區下轄的永城縣,劃入了河南省商丘專區管理。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區劃變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首先,我們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況。安徽省是我國中部六省之一,同時也是我國華東地區的省份。近年來,隨著投資的不斷集中,安徽省的發展非常迅猛,尤其是省會合肥市,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堪稱後起之秀,超越了一系列老牌城市。安徽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之一,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字,安徽省總人口6100多萬人。

在我國所有的省份中,人口在6000萬以上的省份,並不是很多。2021年,安徽省的GDP總量超越了4。2萬億。安徽省總計下轄了16個地級市,分別是:合肥市、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陽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蕪湖市、亳州市、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宣城市、黃山市。其中,省會合肥市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在中部六省和華東地區,合肥市也是大城市之一。安徽省橫跨了中原、兩淮等地,連線了我國中部地區和東南地區,各地的風俗、口音、飲食差異很大。此外,部分地區的地形結構非常複雜。正是因為如此,安徽省內出現了一系列的戰略要地,例如合肥、安慶。至於今天的主角永城縣級市,隸屬於河南省商丘市管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為了防止混淆,作者在文章稱呼永城市曾經的名字永城縣。永城位於河南省的最東部,連線了豫、魯、蘇、皖4個省,關於永城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出現了“

芒碭北峙,澮水南環,東接淮徐,西連梁宋,閉關則兩河鎖鑰,設險則西楚咽喉,雖偏邑之輿圖,實豫東之門戶

”的說法。其實,永城這個名字的由來,也與自己的地形結構、地理位置有關。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在隋朝統治時期,隋煬帝在巡視中原各地的時候,敏銳的發現了永城的絕佳地理位置,稱讚當地“

唯有馬甫是永城

”。唐宋時期,永城縣隸屬於亳州管理,劃入了淮南東路。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以後,疆域空前龐大。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北京,從而奠定了北京在元明清三朝的地位。依靠唐宋兩朝的州縣兩級區劃,根據無法有效管理各個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借鑑了金國行尚書檯的經驗,設立了行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湖廣行省、江西行省等等。當時,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的大片地區,都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至於永城縣,隸屬於歸德府管理。當年的歸德府,就是商丘市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區劃,進一步完善和調整。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由於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出現了南北直隸和13個省的區劃。其中,北直隸包括了現在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等地,南京市則包括了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等地。至於河南省,在明朝統治時期,各個州府的區劃輪廓已經基本形成,例如開封府、河南府、歸德府、衛輝府、懷慶府等等。永城縣繼續隸屬於歸德府,與碭山縣等地相鄰。

17世紀中期,清朝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南明各個政權,逐步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了各省的區劃,形成了18個省的區劃格局。在明朝原有的行省基礎上,清朝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劃分了18個省,出現了漢地18省的說法。北直隸更名為直隸省,南直隸的地位下降,更名為江南省。江南省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管理難度非常大。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江南省被撤銷,設立了安徽省、江蘇省。其中,安徽省的省會確立在安慶府。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階段。北洋軍閥上臺以後,撤銷了全國的州府,出現了省、縣兩級區劃,永城縣繼續隸屬於河南省管理。在抗戰時期,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永城縣被撤銷,全縣的各個鄉鎮,劃入了各個縣。

當時,陸續設立了雪楓縣、雪渦縣、雪商亳縣、碭南縣,每個縣都管理了原碭山縣的部分鄉鎮。時間進入了1949年,三大戰役之後,全國大局已定。出於實際管理的需要,安徽省被臨時劃分為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與此同時,雪楓縣、雪渦縣、雪商亳縣、碭南縣等幾個縣被撤銷,重新設立了永城縣。永城縣距離商丘主城區比較遠,存在一定的管理難度。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1949年3月,永城縣重新組建以後,劃入了皖北行署區,隸屬於宿縣專區管理。行署區屬於建國初期的一種區劃方式,除了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之外,還出現了旅大行署區、川北行署區等各個行署區。進入50年代以後,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國進入了發展建設、休養生息的階段。過於複雜的區劃,不利於經濟建設。

1952年,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被撤銷,重新合併為安徽省,合肥市確立為安徽省的省會城市。與此同時,被安徽省代管了3年多時間的永城縣,在1952年8月,重新劃入了河南省商丘專區管理。隨後,永城縣先後隸屬於開封專區、商丘地區、商丘地級市。進入八十年代以後,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永城縣依託良好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加工業,迅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縣。再加上自身擁有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永城縣在商丘市各個縣中綜合實力很強。1996年,永城縣撤縣設市,設立了永城縣級市。目前,永城市擁有25個鄉鎮,總人口120多萬人。2021年,永城市的GDP總量達到了710多億,在河南省各個區縣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豫皖的區劃變動,1952年,安徽省的1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