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中國擁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經常被說是延綿上下五千年,也就是說五千年以來都是薪火相傳,一脈相承,中間從來沒有出現過裂痕,因此,在這片從未乾涸的歷史長河之中,為我們這些子孫後輩們篩選出了無數的奇珍異寶,正所謂大浪淘沙始見金。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我們小學時候學的唐詩宋詞,聽過的各種神話小說和寓言故事,可以說是前人在經過無數次的發現改進和完善之後得出來的結果,也就是說,當時我們要死要活不願意背誦的,其實都是當年費勁古人心血的時代精華,乃是無價之寶。

如果這些文獻被我們視作珍寶,那麼當年創作和整理這些文獻和典籍的人將是難得一遇的天才,放眼整個古代社會,其實天生的天才並不是很多,有很多都是經過後天的不斷努力和學習才成為大賢大才的。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當年的小學老師教過我們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就導致了大多數人認為天才需要足夠的努力,所以便開始了艱苦奮鬥的生活,這種人即使是功成名就之後也不會被稱作是天才。

只有那種真正擁有百分之一靈感的人才算得上是天才,但是這種人就是鳳毛麟角,曾有一位女子,雖說是天才,但卻沒有好好發展,唐朝6歲女孩寫了一首詩,父親感慨:她日後恐不守婦道!

曾經天才的隕落

首先,但凡看過小說的我們都知道一位先天高手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就像先天性的天才一樣百年難得一遇,但凡碰到這種厲害的人物那一定得跟個寶貝疙瘩一樣,細心培養,要是沒有做好培養的工作,那麼就算是塊好材料也會被廢掉。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方仲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是宋朝汪涵是親眼見證隕落過程的絕世天才,根據王安石的敘述,方仲永是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絕世天才,因為在他在五歲的時候已經有所表現了,我們大多數人從五隊應該才開始形成記憶。

方仲永究竟逆天道什麼程度呢?五歲的時候突然找父母要紙筆,當時的父母就很驚訝,因為這哥們在五歲之前壓根就沒有接觸過文房四寶,這種突然的舉動可以說讓父母很是吃驚,但還是給他拿來了,當場就成詩一篇,並且在立意方面也可圈可點。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並且能夠指物作詩,出口成章,絕對是一等一的絕頂天才,只要正確的培養和引導,前途絕對不可限量,但是他的父母卻美歐做到,乾脆不讓他上學了,整天拉著他到處作詩賣錢,由於失去了學習的機會,若干年之後。這位絕頂的天才也變成了芸芸眾生。

同樣出眾的李治

其實在唐朝的時候還出現過一位與仲永同病相憐的女子,仲永是有才能,父親不知道,所以變成眾人,而這位名叫李治,李季蘭的女子,正是因為父親知道和見識到她的才能,所以將她的才華扼殺在搖籃之中,原因只是她寫了一首詩。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其實李季蘭的才華是不輸方仲永多少的,因為這位叫李季蘭的女孩早在六歲的時候機已經顯現文采了,並且根據她的家庭狀況來看,並不會像方仲永那樣就此被埋沒。

當時可是唐朝,姓李的可是這天下的主人,也就是說,李季蘭一家,即使不是皇親國戚,至少也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所以說一旦發現天才一般的人物,培養好了將來一定可以光宗耀祖,但是這位李季蘭最後卻直接被送到了尼姑庵,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激怒父親

在她六歲那年,父親抱著她在院子裡玩耍,當時看到一簇玫瑰正在院子裡盛開,於是倆人就去賞花了,結果父親發現李季蘭盯著玫瑰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於是就嘗試著問女兒,“你看著這花在想什麼呀?能不能作一首詩啊?”

當時的李季蘭想了一會,一首詩便脫口而出,“經時未架卻,心緒無縱橫。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其實總體來看這首詩沒有什麼問題對仗工整,運用準確,但是李季蘭的父親聽過之後,一臉的嚴肅代替了剛才期待的表情。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直接將女兒放在地上,叫來自己的老婆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說“你看看你,都把女兒教育成什麼樣了?小小年紀就寫出這種詩來?這以後還怎麼得了啊?”

這突如其來的暴怒不僅嚇壞了李季蘭和她的母親,甚至還驚動了當時在場的賓客,但是此時不明所以的母親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丈夫為什麼發這麼大的火,見狀,父親解釋道“她所作的詩,字裡行間都是不守婦道的汙言穢語”

架卻就是嫁卻的意思,雲鬢也是婚後的女性才會用到的詞彙,還有心緒,思念等這些亂七八糟的意向,簡直是豈有此理,看到這種情況,我不得不佩服古人那超強的聯想能力和奇葩的大男子主義。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悲慘的李季蘭

你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就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而言,一旦被認定犯了某種錯誤就不存在辯解和緩和的餘地,這是早就形成的陳規陋習,和女性的年齡沒有關係,所以之後的李季蘭的命運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原本的李季蘭本就是名門望族,卻因為這一首詩被父親認為將來一定是不守婦道之人,並且一定會給家族抹黑,所以此後便是對李季蘭冷眼相待,以前的寵愛也是無影無蹤,但是此時的李季蘭年齡還小,對父親突然的性格轉變也只是感到非常奇怪。

後來,隨著李季蘭的慢慢長大,父親以為自己擔心的事情就快要發生了,最終為了他自己為的不給家族抹黑,狠下心來將李季蘭送到了當地的尼姑庵,當時的李季蘭對於父親的決定自然沒有拒絕的權力,所以只能接受這命運的安排。

唐朝6歲女孩作了一首詩,父親感慨:此女日後恐不守婦道!

總結

由此可見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是無比低下的,僅僅因為父親的過度解讀,就直接毀了一個本應該大放異彩的天才,不僅如此,甚至破壞了一個女性本該光明無比的前途,這是當時頑固思想對於女性的殘忍毒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