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二戰德軍放棄英國進攻蘇聯到底錯沒錯?隱藏於歷史中的細節:沒錯

二戰中德國選擇放棄進攻英國轉而進攻蘇聯到底有沒有錯?

這個話題歷來都是爭論不休的,甚至很多歷史專家都認為德國當年不應該進攻蘇聯,而是應該全力進攻英國。

首先我們看,德國不止沒有進攻英國,他們也進行過嘗試,但是奈何進攻沒有作用!

德國征服了法國之後,他們選擇的不是強硬征服英國,而是想讓英國屈服,被迫與德國講和。

甚至希特勒如此狂妄的一個人,在他的自傳《我的奮鬥》中也說了,如果能不和英國發生軍事敵對,那麼最好不要和英國發生敵對。

可是英國出了個丘吉爾,面對德國的要打還是和,丘吉爾選擇了打。

二戰德軍放棄英國進攻蘇聯到底錯沒錯?隱藏於歷史中的細節:沒錯

德國面對這一切怎麼辦呢?只能有一個出路,面對東西兩邊的英國和蘇聯,它只能求一場速勝,以此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打蘇聯不存在速勝,畢竟人口和疆域龐大,就算德國的參謀部認為蘇聯再弱,也不存在幾個月解決戰鬥。

而征服英國的機會也很渺茫,可是從賭博心理而言,如果能夠解決掉英國空海任意一個點,那麼德國還是有機會的。

可惜,不列顛空戰德國以多打少,輸的慘不忍睹,甚至首都都被炸開花了。

而到了1941年這個關鍵節點,德國當時還有機會繼續選擇進攻英國嗎?

他沒得選擇,因為1941年蘇聯已經完成了對德國進攻的準備了,根據蘇聯解體後的檔案顯示:1941年蘇聯在德國東部邊界和羅馬尼亞集結了330萬大軍,共計258個師,其中坦克師58個,機械師30個,下轄的坦克數量為14700輛,火炮34695門,飛機約9000架。

蘇聯屯兵於蘇德邊界真的是防禦準備嗎?

二戰德軍放棄英國進攻蘇聯到底錯沒錯?隱藏於歷史中的細節:沒錯

看看蘇軍彼得羅溫戰後的口述就知道了:那些不切實際的進攻計劃在1941年就開始模擬進行了!

可以看出來,蘇聯高層有計劃的部署兵力等著給德國沉重一擊,但蘇軍中的將領們卻對此抱有疑問,前一年橫掃整個西歐的德軍,到底是不是我們可以對付的。

然而對付不對付得了是一回事,有沒有打算對付又是另外一回事。

很多人辯白這件事也用上了蘇聯又不傻,為什麼要在那個時刻去進攻如此強大的德國。

那麼問題來了,同年的日本,為什麼會去進攻美國的珍珠港,難道日本真的認為自己打得過美國?

所以,這個邏輯是不對的,以打不過就不會去打,這個說法很難辯白。

二戰德軍放棄英國進攻蘇聯到底錯沒錯?隱藏於歷史中的細節:沒錯

按照蘇聯當時的動作以及蘇聯解體後公佈的檔案,蘇聯當時確定的戰略便是趁著德軍在英國消耗時進攻德國。

當然這個設想還沒有來得及實現,就被德軍搶先了一步。

當時很多德軍將領認為這個決定來自於希特勒的固執與瘋狂,可是歷史就是這麼有趣,恰好是希特勒的固執和瘋狂拯救了德國。

因為如果1941年德國繼續進攻英國,不得不將東線佈防的兵力轉移到法國,然後進行投入空軍,當空軍在不列顛海峽被消耗殆盡。

德軍在東線戰場前期的制空優勢就沒了,並且當面臨蘇軍進攻的時候會失去先手。

二戰德軍放棄英國進攻蘇聯到底錯沒錯?隱藏於歷史中的細節:沒錯

其實我們看後來的巴巴羅薩計劃,德國為這場進攻準備的兵力是和蘇聯前期壓在邊境的兵力差不多的。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的兵力為300萬人,下轄坦克3468輛,飛機2510架,並且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德軍在裝備上並沒有優勢。

很多人認為德軍當年裝備比蘇軍先進,這是一種錯誤的歷史概念,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德軍能取得開端的勝利,那麼肯定是裝備優勢明顯啊!

其實並不是,雙方裝備技術相差非常懸殊,並且質量上蘇式裝備更好,德軍勝在戰術,非常合理且強勢地圍困了蘇軍部隊,導致了蘇軍前線部隊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最終吞下了百萬大軍兵敗被圍大面積投降的苦果。

其實從這上面看,如果先發起進攻的是蘇軍,德軍是處於被動局面,並且在兵力相差不大,但裝備優勢明顯的情況下,那麼德國或許在1941年就得嘗一嘗保衛本土的滋味。

而一旦德軍失去了先手,處於被動,德國無法建立大西洋壁壘,英軍僅靠美國物資支援也可獨自實現登陸法國的反攻,因為德國一旦本土陷入戰爭,那麼必然會把西線各大王牌軍回撥本土。

於是德國提前在1941年便會面臨1944年的局面,被英德兩線夾擊,最終被提前終結。

所以要問1941年德國有沒有選錯,其實沒有,繼續打英國,德國提前輸,而打蘇聯屬於博弈之後的結果,結果便是是多撐了幾年,但也僅僅只是多撐了幾年而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