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漢元帝時期,兩件違背劉奭聖意事件成為時代亮點

關注我們

漢元帝

時期,兩件違背劉奭聖意事件成為時代亮點

李建國

劉奭(shì,公元前74年~公元前33年),漢宣帝劉詢的長子,史書上說漢元帝劉奭“柔仁好儒“,當他還是皇太子時,眼看著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動不動就用刑罰懲治下屬,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僅僅因為“刺譏辭語”就被殺害,很不以為然。一天乘著陪父親用餐時,他曾委婉地對父皇劉詢說:“陛下使用刑罰略有點過分了,應該多多重用儒生。”漢宣帝劉詢頓時變了臉色,厲聲說:“漢朝自有漢朝的制度,本來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樣單純地使用所謂的‘德政‘呢?更何況那班俗儒不能洞察世事變化,最喜好厚古薄今,連‘名’與‘實‘之間的區別都分不清,怎能交給他們以治理國家的重任!”說完了這番話,漢宣帝又長嘆一聲道:“亂我家者,太子也!”鑑於對已故許皇后的感恩與報答,漢宣帝最終沒有更換太子,這是劉奭的一大幸運。

漢元帝時期,兩件違背劉奭聖意事件成為時代亮點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十二月,漢宣帝駕崩,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漢元帝劉奭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16年,他即位時漢朝比較強盛,但因為劉奭溫雅柔弱,優柔寡斷,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班固這樣評價他:壯大,柔仁好儒。臣外祖兄弟為元帝侍中,語臣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徵用儒生,委之以政,貢、薛、韋、匡迭為宰相。而上牽制文義,優遊不斷,孝宣之業衰焉。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

漢元帝劉奭執政16年,本無鮮亮事蹟可堪稱讚,但有兩件本是違揹他意願的意外事件,卻傳為佳話,成為漢元帝在位時期的功績亮點!

一件是陳湯矯詔出兵,平滅郅支

漢元帝剛即位的時候,匈奴郅支單于自以為與漢朝距離遙遠,加之怨恨漢朝支援他的仇敵呼韓邪單于,就有與漢絕交之意,並與康居王勾結起來,在都賴水(今恆邏斯河)畔興建了一座郅支城(今江布林),作為自己進一步擴張勢力的基地。郅支將勢力向漢西域發展,直接威脅漢朝在西域的統治。

漢元帝時期,兩件違背劉奭聖意事件成為時代亮點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新一任西域官員陳湯和甘延壽出使西域。陳湯為人沉著勇敢有大謀,有很多策略,陳湯獨自假託朝廷命令調發有城鎮的各國軍隊以及車師國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對匈奴突然發動攻擊,獲得大勝,最終斬取郅支單于首級以及殺死了名王以下的一千五百人一十八人。郅支被殺之後,呼韓邪單于既為消滅政敵而高興,又畏懼漢朝的威力。三次主動朝拜漢朝皇帝,表示願意結為婚姻關係,臣伏大漢。

現在人們常說的“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就指的是這件歷史故事。

另一件是昭君出塞,和親匈奴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長安朝漢,並表示願娶漢女為閼氏。元帝也願意用婚姻的形式鞏固漢、匈之間的友好關係,就以宮女王嬙配他為閼氏。王嬙,字昭君,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昭君雖然儀容雅麗,舉止端莊,但因未受皇帝封誥,所以在後宮的地位極其卑微,不受重視。如同當時絕大多數宮女一樣,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但當歷史提供機會時,她主動請行,自願遠嫁匈奴。實際情況是在石顯擅權期間,綱紀紊亂,吏治腐敗。《西京雜記》中有這樣一段傳說:“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由於石顯弄權和畫工毛延壽的卑劣行徑,欺騙了漢元帝,也誤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離鄉,遠嫁異域。

漢元帝時期,兩件違背劉奭聖意事件成為時代亮點

在臨行前舉行的歡送儀式上,漢元帝劉奭見昭君丰容靚妝,光彩照人,顧影徘徊,竦動左右,不禁大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讓她隨呼韓邪出塞而去。

漢元帝認為這次政治聯姻可使“邊陲長無兵革之事“,特意把年號改為“竟寧“,意即邊境安寧之意。呼韓邪單于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寧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國家就安寧了“。從此,漢匈長期戰爭狀態宣告結束,雙方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1963年,董必武作了一首詠昭君的詩,鐫刻在昭君墓前的石碑上: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

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不僅肯定了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也肯定了漢元帝的歷史眼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