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利刃/WK

國家總是弱小毀滅,而漢一個人強大毀滅。 明末清初抗清人王夫的話被認為是古人對漢朝覆滅的精闢總結之一。 漢朝存在了四百多年,先後經歷過西漢、新朝、玄漢、東漢。 但是大漢王朝開國時遭到匈奴的襲擊,漢高祖劉邦差點被匈奴俘虜登上白山。 從此,開啟了長期以來的“和親”階段。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白登山的包圍開始了大漢王朝對外和親和睦的歷史開端。 事實上,經歷秦、楚漢爭霸和內部勢力掃蕩後的漢朝非常空虛,實力不夠雄厚,輸給匈奴也是合情合理的。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劉邦之後,韓由呂雉一個人掌權。 歷史各家對她評價不高,認為她的長期和睦使大漢王朝失去尊嚴,對內壓迫嚴重,但不可否認,她的隱忍正是當時漢朝所需要的。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在漢帝和漢景帝的治國模式下,大漢王朝國力從空虛開始富裕。 《史記平淮書》評價它“”京師的錢巨大,腐朽得不能上學; 太倉小米、陳相因,溢位來積在外面,腐敗到不能吃的“”。 文景之治成效巨大,可見中央軍權的加強也造福了後世。 這些都是在和平時期得到的。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漢武帝劉徹繼位後,前人奠定的基礎成了真正的用處。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開始與匈奴長期廝殺,雙方戰鬥了長達14年。 其間名將霍去病、衛青多次重傷匈奴,匈奴主力在漠北被殲滅。 後來受挫,一些不肯向大漢王朝低頭的匈奴部落開始向西逃竄,禍及中亞、西亞和歐洲。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事實上,漢武帝統治時期,徹底毆打了周邊幾乎所有的外邦人。 每次佔領土地,都根據該土地的價值決定後續。 如果這個地方有利用價值的話,就會從內陸轉移人口占領生活並駐紮。 浪費的土地全部破壞不留基礎。 因此,異鄉越來越弱,大漢王朝越來越強。

東漢末年國力銳減 長期與漢朝‘’死磕‘’的匈奴為何沒有趁機南下?

可能是對外長期安逸的外交環境麻痺了漢朝國王的心,中央朝廷開始衰落,直接導致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影像。 事實上,新朝、玄漢等政權相繼倒臺期間,外部勢力之所以未能進入中原,是因為前期受到大漢王朝的壓力太大,無法恢復自己的實力。

後漢末曹操消滅北方袁紹主力後,部分袁氏家族逃到烏桓求助。 當時的烏桓已經恢復了一部分實力,開始干涉中原事務。 但是,他們面對的是一生的梟雄曹操。 針對烏桓的襲擊,曹操率軍討伐。 公元207年,烏桓的最後一位領導人被名將張遼斬殺,北方蠻夷完全崩潰。 而前期一直與大漢王朝作戰的匈奴,其實已經被擊垮了,對於強悍的大漢王朝,也無能為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