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宋朝 文風極盛 科舉中連中三元的都有誰

科舉制度,自隋朝確立,歷經各朝各代改進,至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至清末,近1300多年的歷史中,據記載共產生文狀元596名,武狀元182名。而在重要的三場考試中(鄉試、會試、殿試)都能得中第一的,那是鳳毛麟角。這就是說的“連中三元”,算是古代讀書人畢生夙願。據史料記載,“連中三元”者共18位,其中文狀元15人,武狀元3人。

宋朝 文風極盛 科舉中連中三元的都有誰

本文介紹宋朝的六位佼佼者,“連中三元”共計18位,宋朝佔了6位,可見宋朝文風極盛,不是吹出來的。

一、孫何

孫何(961年~1004年),字漢公,北宋汝州人,生於宋太祖建隆二年,卒於宋真宗景德元年。

十歲識音韻,十五歲撰寫文章能引經據典,尤以文學、經史馳名,科舉考試中被宋太宗點為狀元。起家作監丞,通判陳州,又升任兩浙轉運使。景德初年,判太常禮院,命知制誥,孫何因操勞過度,身染疾病,英年早逝,年僅44歲。

二、王曾

王曾(978年~1038年),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省青州市)人,北宋名相、詩人。

王曾善作文辭,鹹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解試、省試、殿試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廷倚以為重。後罷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

寶元元年(1038年),王曾去世,享年六十一歲。獲贈侍中,諡號“文正”。

宋朝 文風極盛 科舉中連中三元的都有誰

三、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字伯庠,開封府雍丘縣人 。北宋大臣、文學家。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評事、通判襄州。後因劉太后賞識,被越級擢升為太子中允、直史館。仁宗親政後,累遷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位居政府。因與同僚呂夷簡不和,又反對“慶曆新政”,故而被罷知揚州。新政失敗後,重新入朝,升為樞密使,至皇祐元年(1049年),以兵部侍郎充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拜相。其後因罪罷相外放,累封鄭國公,在地方以慎靜著稱。待到晚年,逐漸沉浮自安,終無建樹。宋英宗即位後,宋庠堅請辭官,得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獲贈太尉兼侍中,諡號“元獻”(一作元憲)。

四、楊寊

楊寊(zhen),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審賢。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卒於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壬午科狀元。

楊寊少年時,很有才學,鄉試即為第一。慶曆二年(1042),楊寊進京赴考,國子監、禮部皆第一,崇政殿殿試,宋仁宗點為狀元,成為“連中三元”之人。

楊寊中狀元后,授將作監丞,通判潁州,因母親病逝,未及赴任。喪事辦完不久,楊寊亦一病不起,日漸羸弱,終於撒手人寰,年僅三十歲,可謂才華未展,英年早逝,世人甚為惋惜,仁宗特地降旨撫卹楊寊家屬。

宋朝 文風極盛 科舉中連中三元的都有誰

宋真宗

五、馮京

馮京(1021年-1094年),字當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狀元。歷官翰林學士、揚州、江寧知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師致仕。紹聖元年(109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司徒,諡號“文簡”。

馮京從小天資聰穎,好學上進。在1048年8月至1049年3月舉行的鄉試、會試、殿試中,他連中解元、會元、狀元。時任宰相見馮京才華橫溢,先後將兩位千金嫁給他為妻,留下了“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話。

六、王巖叟

王巖叟(1043-1093),字彥霖,大名清平人(山東省臨清市,書法家,論著家,朝廷重臣。曾任監察御史、侍御史、吏部侍郎、開封府知府、左司諫、起居舍人、中書舍人、樞密院直學士籤書院事等職。一生才華橫溢、剛直不阿,政績卓著,建樹頗豐。其為人做事高風亮節,受到司馬光、蘇轍、呂公著等大臣名士的高度評價。

據史書記載,王巖叟幼時聰穎過人,語未正已知文字。十八歲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又稱三元榜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