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安徽界首民間故事丨孫思邈:“君臣佐使”諫唐王

安徽界首民間故事丨孫思邈:“君臣佐使”諫唐王

“君臣佐使”諫唐王

於中舉 整理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一日身染重病,太醫院久治不愈。丞相魏徵把當時的名醫孫思邈請進官來,為李世民治療。

孫思邈為李世民診脈之後,揮筆處以當歸、川芎、黃蓮等藥,命人取藥煎服。

李世民吃了藥後,疾病毫無轉機。孫思邈把處方取來仔細審察斟酌一翻說:“按原方再服一帖。”

李世民吃了第二帖藥,病情依然如故。心中不悅,孫思邈也感到奇怪。又給李世民扶了脈,還用原方讓李世民吃第三帖。

李世民吃了第三帖藥,仍是毫無效果,搖頭擺手和魏徵說:“徒有虛名,叫他出宮去罷。”

孫思邈出了長安城不由仰天長嘆:“人的體質各異,春夏秋冬四季病情變化不一,這都在常理之中,對太宗病情上的失手,也怪自己的醫術不精,還得向名醫請教。”

孫思邈轉道來到了川北。在川北住了一些時候,訪問了當地的名醫和藥農,便揹著親手採集的藥草回到長安,要求為李世民再次診病。李世民在魏徵的苦諫下,允許孫思邈再次進宮。孫思邈為李世民把過脈後,按從前的處方取出他從川北帶來的藥草,親手煎熬後送到李世民面前,一貼藥吃下,李世民的病情就大為好轉,李世民感到驚奇;李世民吃了第二帖藥,大病基本痊癒,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吃了第三帖藥,李世民的病全然消除,李世民手挽手把孫思邈請進皇宮,懇請孫思邈一定得把其中的奧妙說清楚。

孫思邈知道李世民是一代聖賢君主,又肯納諫於群臣,就開誠佈公、推心置腹地和太宗說:“我們醫家治病,使用方劑十分注意君、臣、佐、使。‘君’藥,是方劑中治理疾病的主藥,‘臣’藥,能輔助主藥更好的發揮效益,能協調君臣共同發揮功能的藥謂之‘佐’,能調和諸藥又解百毒的藥稱為‘使’藥。只有君臣協調,相輔相成,佐使忠貞不渝,這樣各司其責,上下一致,全盤皆活,才能收到藥到病除的效果。不知我主治理國家也是如此否?”

李世民連連點頭稱是。

孫思邈又說:“萬歲是當代名君,治國安邦有方,又有魏丞相忠心輔佐,我大唐江山固若金湯,風調雨順,四方安康。但如果群臣不竭力輔佐,引起民心的背離,造成民不擁君,君臣不能協調,我大唐還能繼續強盛嗎?”

李世民聽得入了神,往前探著身子,對孫思邈說:“講得好,講下去!”

接著孫思邈就滔滔不絕地把太醫院的大夫如何夥同地方官員,在川北低價強行收購上等藥材,從中漁利。老百姓如何拿劣質藥材賣給太醫院致使藥效降低,治療無效的底情原理從頭到尾說了一遍,李世民感到十分驚奇,他對孫思邈忠君愛國行為和直諫君主的坦率性格大為讚賞,視孫思邈為難得人才,當晚和孫思邈同進御膳,談論國家大事一夜未眠,使李世民得益非淺。李世民決意留孫思邈在朝伴駕。孫思邈在鄉間行醫半生,如魚遊深淵,不想深居朝閣,猶豫不定。

半個月後,孫思邈有封家書到了太醫院,說老母舊病復發,臥床不起,在鄉里經許多名醫調治無效,讓他急速返家為母治病。李世民依依不捨地把孫思邈送到午門外,囑咐他為母治好病後,一定要來朝為官。時值初冬時節,長安城裡狂風勁吹,雨雪霏霏,孫思邈雖然已著冬衣,還是在風雪中嗦嗦發抖,李世民看到後隨即脫下龍袍,親手給孫思邈披在身上,又扶他上了馬,目送他挽轡執鞭緩緩而去。

這時恰巧尉遲敬德趕來上朝,迎面碰見身著黃袍的孫思邈,心中不悅,啟奏李世民道:“主公,孫思邈龍袍加身,豈不也成了人王帝主?這萬萬使不得!”

李世民覺得敬德的話很有道理,但這赭黃袍是自己親手賜予,哪能再改口要回來呢?想了想說:“那……就封孫思邈為人間的藥王罷。”

敬德說:“封他為藥王倒可以,但這赭黃袍一定得翻過來穿,以免百姓和官員把他和皇上分辨不清。”

李世民默然點頭,轉身回宮去了。

安徽界首民間故事丨孫思邈:“君臣佐使”諫唐王

敬德追上孫思邈,傳皇上旨意,孫思邈隨即把黃袍翻過來穿著,離開了長安城。

從那時起在淮北一帶,凡塑藥王孫思邈神像,赭黃袍都是翻過來穿的。後來民間演唱孫思邈戲時,也翻穿著赭黃袍。

口述 王從忠

安徽界首民間故事丨孫思邈:“君臣佐使”諫唐王

資料來源:中草藥的傳說

文字錄入:柴進

題圖作者:劉亭青 李繼周

配圖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