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西漢“七國之亂”教訓在前,朱元璋為何還分封同姓王

歷史上兩次著名的“藩王之亂”,一次是漢景帝劉啟時期,由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為首,發動的一次聯合叛亂,史稱“七國之亂”,而另外一次,則是明惠宗朱允炆在位時期,由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為首對其發動的一場叛亂,史稱“靖難之役”。而後一場,最為慘烈的是,當任君主被直接趕下臺最後不知所蹤,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留存至今最大的待解懸疑案件之一。

西漢“七國之亂”教訓在前,朱元璋為何還分封同姓王

這裡,讓人頗感匪夷所思的是,明朝在漢朝之後,“封藩制度”帶來的種種弊端,後世帝王都是“更有後人知警也”,可論機智勇武皆過人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卻為何就偏偏不知警劉邦當初由封藩制度帶來的深刻歷史教訓,而還寧是要不惜一切代價而步其後塵呢?

“眾建藩輔,所以廣磐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親支之厚。古今通誼,聯何敢私,尚賴中外臣鄰,相與維持,弼成政化,故茲詔示,鹹使聞知。”這段文字就是朱元璋在《擬封諸王詔》中所說的,從中可見朱元璋分封同姓王的措施和目的。

西漢“七國之亂”教訓在前,朱元璋為何還分封同姓王

朱元璋分封藩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防備邊患。當時雖然大明朝已經建立,但元朝的殘餘勢力並沒有剷除乾淨。大元皇帝依然存在,元順帝的繼任者仍然在北部草原擁兵自重,對中原虎視耽耽。大元的承相納哈出就在金山(在今內蒙古哲里木盟東境西遼河南岸)屯兵20萬。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對於疑心頗重的朱元璋來說這是忍無可忍的。

因此,戒嚴邊境,防止蒙古騎兵的突襲就成了重中之重。要防守邊境,但猜疑心又讓朱元璋不願意把大量軍隊交給外姓武將,於是,他讓幾個能擔重任的兒子到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據點上分別把守。朱元璋依照“西北遼遠,非親子弟不足以鎮撫而捍外患”的準則,依次分封了9個藩王,讓他們帶領重兵前去邊關戍守,他們分別是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寧王、谷王。朱元璋覺得這樣做,一則能防止武將叛變禍國,讓皇權不穩;二則可以“鎮固邊防”,保持中原的安定。

西漢“七國之亂”教訓在前,朱元璋為何還分封同姓王

在大明朝剛剛建立的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就確立了分封諸侯王的制度。從洪武三年(1370)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 ),朱元璋進行了3次分封,把自己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于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湖廣、四川、江西等地,以此來實現“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的目的。

朱元璋忠實擁護嫡長制,在分封同姓王時,嚴格按照這一制度來執行。元朝前期不立太子,以至於引發了多次宮廷政變,為此,朱元璋嚴格吸取教訓,他早早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長子朱標在吳元年(1367)就被確立為世子,洪武元年立為太子。遺憾的是,太子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病逝,朱元璋還沒有完全從悲痛中走出來,就果斷立太子嫡孫朱允炆為皇太孫,讓他成為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洪武二年分封諸王的制度進一步細化:皇子封親王;親王嫡長子,年及10歲,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西漢“七國之亂”教訓在前,朱元璋為何還分封同姓王

世代承襲;諸子年10歲,封為郡王;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諸子封鎮國將軍,孫封輔國將軍,曾孫封奉國將軍,四世孫封鎮國中尉。凡是皇族出生的子孫,其名字都由禮部擇取,成人後的婚事也由皇家主持,祿炯由朝廷支給。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足相殘,消除了皇位繼承紛爭,同姓王的分封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賜)土”,這是明初實行分封制的基本原則。各諸侯王只率領軍隊,而沒有領土和人口。通常情況下,藩王大都率有二三衛,秦王、晉王、燕王這些大的藩王可擁軍二三萬人,小的藩王也率有士兵一萬左右。這些士兵驍勇善戰,皆為精銳之師。

西漢“七國之亂”教訓在前,朱元璋為何還分封同姓王

朱元璋的這種精心策劃似乎能實現他鞏固皇權的願望,而且在他在位期間也沒有暴露出其缺陷,不過,還是有一些有識之士從中預測到了分封制所存在的弊端,葉伯巨就是其中一人。洪武九年( 1376),葉伯巨上書朝廷,明確指出了“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三個弊端。他不但分析道理,還擺出了漢朝“七國之亂”、晉朝“八王之亂”的歷史教訓,讓朱元璋能有所防範。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理,亦以待封諸王之子孫”等安定社稷的合理建議。雖言辭懇切,但朱元璋卻惱羞成怒,下令逮捕了葉伯巨,還咬牙切齒地說要親手射死他。葉伯巨雖沒被朱元璋親手射死,卻死在獄中。

後來果如葉伯巨預料的一般,燕王朱棣在朱元璋駕崩不久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兒朱允炊的江山,朱元璋如果地下有知,是否會後悔沒聽取葉伯巨的諫言呢?朱棣稱帝后,繼續削藩,又經仁、宣兩朝,藩王的軍事特權逐漸被削弱,但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藩王的軍權被削弱了,可他們的卻日益發展,皇族人口也不斷增加,到了嘉靖年間,皇族人口已近10萬,朝廷要撥給諸王府的祿米幾乎佔全國總收入的1/4,達853萬石,這麼沉重的包袱讓國家和人民苦不堪言,明末農民起義的發生就和這種沉重的負擔有著一定的關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