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鐵棍在傳奇演義中出現的佔比很大,比如《封神演義》中的土行孫,他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根短鐵棍,他本身長得矮小,短鐵棍正好跟他的身高匹配。且短鐵棍的殺傷力也高,甚至能跟火尖槍進行抗衡。

《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一角色,他是周文王的義子,善使的武器也是一根黃金棍,這是他的師傅賜予他的,讓他在戰場上立下了諸多功勳,成為了武王伐紂的一個大功臣。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不止《封神演義》如此,《西遊記》中關於鐵棍的記載也有很多,比如我們熟知的牛魔王,使用的武器也是混鐵棍,

這把利器甚至可以跟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一較高下

鐵棍在歷史上的記載諸多,然而我們卻有一個疑問,原本也可以作為神兵利器的鐵棍,

為何鮮少出現在戰場上?是棍子不適合打仗?還是說它本身有什麼缺陷呢?

一、棍的歷史並不比刀短,殺傷力不如刀見血快

冷兵器時代,在戰場上對於武器的記載,無非都是刀、劍、槍、矛、弓、弩這些武器,對於鐵棍的記載並不多。這是因為鐵棍並不太適合出現在戰場上,儘管它本身的威力很大。

比如刀一直有百兵之王的稱號,也是十八般武器之首。從原始社會開始,古人類就用各種材料打造出刀的形狀,並且將它們應用於獵獸、或者做劈砍工具。當時用的材料可能是野獸的骨頭,或者貝殼、石頭等等。

從春秋戰國時期,刀就被有意地在戰場上進行使用。

到了漢朝時期,刀已經發展成了步兵作戰的主要武器

,環首刀、長柄刀、平刃刀等等,一直到如今依然有很多銅刀現存於世。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而刀跟棍之間一直存在爭議,

大家會為誰才是真正的百兵之王做爭論

。棍從原始社會開始就一直在作為兵器使用,其歷史並不比刀的歷史短。歷朝歷代中,對於棍的重視並不比刀少,比如在軍中作為武術和武器使用,亦或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民間雜耍,都有棍的存在。

棍發展至今,制式很多,其中就包含了少林棍、連珠棍、兩頭梢子棍等等。不管是作為原始社會的生產工具,還是應用於戰爭中的工具,棍的威力都可以跟刀一比。但如果真的要從中取捨出一把威力更強的武器,只能從不同的方向中做對比。

比如在戰場上,作為近戰肉搏的兵器的話,棍子的威力要遠遠大於刀。

這其中自然是跟棍的長度相關,就算是以棍棒為半徑,它的攻擊範圍也要比刀大很多。

棍掃一大片的說法便是從這一點來體現的。

棍來一下就是骨斷筋折,不過棍也無法完全跟刀比,因為這種鈍器傷抑或是瘀傷,遠沒有刀見血快。被棍棒敲打一下,如果不是頭部和脊樑骨這些重要位置,基本上傷筋動骨一百天也就好了。

但是被刀砍了一下,就是腸子也能給扒拉開來。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二、人手一棍沒經濟效率,也沒有哪個國家負擔得起

而且在古代醫學技術還不發達的情況下,一刀見血的傷口很容易感染病菌,就算當下不死,過後也很難支撐多少時日。但是被鐵棍擊打的傷口,則難以一刀斃命。從當時的醫學角度這一方面,也可以說刀劍這樣的武器會更有分量。

至於鐵棍擁有一定的殺傷力之後,之所以在戰場上不能人手一棍,是因為在冷兵器時代中,絕對不會只存在一種兵器。

也沒有聽說哪支軍隊中全部都只配備了鐵棍這種武器,一般都是刀、劍、矛、弓等等,通通都派上用場。

這種搭配方式求的不過是一個“靈活”應對,無論在哪種作戰環境或是作戰任務,都能夠很好地應付。

如果這時候只配備了鐵棍,遇到了需要挖戰壕的任務,只能“原地杵”乾著急了。鐵棍的殺傷範圍再如何廣,也改變不了它的功能單一的問題。在戰場上,棍的使用範圍就遠遠不及刀廣泛。畢竟刀不止具備上陣殺敵的作用,

甚至就算是一個砍柴的勞作任務,它也能輕鬆應對。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再者,戰場上大規模配備的武器,一般都會考慮整體的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對於我們現代社會,不缺鋼不缺鐵,不缺任何金屬資源,更不缺冶煉金屬的技術。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這些都是稀缺的戰略資源,造一根鐵棍,要拿一大塊金屬來冶煉,最終成品所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遠比刀要多太多。

比如同樣一根鐵棍所需要的金屬份量,可以拿來製造很多的金屬槍頭,用來做長槍。

或者說造成箭鏃,來個萬箭齊發的效果,在戰場上的殺傷力也不比鐵棍低。

沒有哪個朝代的軍隊實力可以達到人手一根鐵棍的水平,說到底戰場上燃燒的不只是戰火,還有金錢。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三、太祖皇帝是棍棒的超級粉絲,但全員列裝依然是痴人說夢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鐵的冶煉技術越來越高,鎧甲的鑄造工藝也隨之不斷加強。這時候就面臨了一個難題,普通刀劍的冶煉工藝,再加上普通士兵對於刀的掌握能力,根本無法對鎧甲造成絲毫傷害。

這時候就需要像鐵棍一樣的鈍器來對身穿鎧甲的敵軍產生殺傷力,重擊之下,即使鎧甲依然沒有絲毫被破開的跡象,敵軍五臟六腑也會承受一輪打擊,不移位就不錯了。

所以鐵棍的出現也有破甲的功能,後來的工匠看上了這一點,

也開始改良粗糙的一根鐵棍

比如鐵鞭、抑或是鐵鐧,包括狼牙棒和鐵錘,都能用來達到破甲的效果。

明代的太祖皇帝趙匡胤就非常喜歡棍這種武器,自小學武的他被稱為是憑藉一根棍棒打遍天下無敵手。

古代的刀被稱為百兵之王,棍卻很少有人使用,為何軍隊不用棍棒?

他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很深,手上拿的騰蛇棍如今都位列十大名棍的榜單上。透過這根棍舞出來的棍法,據說是像蛇遊走一樣迅猛,快得讓人辯不清方向。而且他還自創了三十六路棍法,被後世譽為當之無愧的棍法鼻祖。

宋朝雖然重文輕武,但是當時宋太祖對於棍法方面的傳承還是很上心的。也要求軍隊要學習棍法,

他認為棍棒是一流的兵器,棍法是一流的武術,能讓軍隊在戰場上攻無不克。

不過即使是棍棒的超級粉絲的這種情況下,宋太祖也沒在軍隊中列裝人手一棍,反而還是大量發展弩。至多是給某部分軍佇列裝了狼牙棒這種破甲武器,所以說在軍隊中全員列裝鐵棍這種制式武器,在冷兵器時代中是不可能的事件。

文/小羊

參考資料:《棍棒類兇器成傷特點淺析》,杜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