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隋朝末年,隋煬帝驕奢淫逸,大興土木,窮兵黷武,農民起義爆發。隋大業九年(613),山東人杜伏威起義並轉戰淮南。杜氏自幼家貧,慣於偷盜,只因案發,被官府追捕,於是落草為寇。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隋煬帝像

大業十二年(616),隋煬帝第三次巡幸江都。而不遠處的鹽城境內,杜伏威大戰隋虎牙郎將公孫上哲,取勝。十三年(617),隋軍右御衛將軍陳稜率兵來鹽,但他懾於杜伏威,遲遲沒有動作。杜伏威派人送女裝給陳稜,稱其為“陳姥”,將其激怒,雙方激戰,隋軍潰敗。杜伏威乘勝進軍高郵,留部下韋徹守鹽城。韋徹,今阜寧公興人。這一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揮師南下。義寧二年(618),隋煬帝被殺,李淵稱帝,但地方割據,尚未統一。韋徹就據鹽城境稱王,稱鹽城境為射州,設定射陽、安樂、新安3縣,他在鹽城建有宮殿,其址在今鹽城中學毓龍路校區。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鹽城中學內古井——瓜井

武德二年(619),杜伏威歸順唐朝,被李淵封為吳王,授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上柱國,賜姓李。此時的韋徹習慣了自己的“小天地”,依然據射州不從。四年(621),唐淮安王李神通率兵攻射州,被韋徹擊退。當然,韋徹也終於看清時勢,他認識到朝廷逐步消滅了強勁的地方割據勢力,自己很快也會被提上朝廷征伐的議事日程。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李淵像

韋徹明白,不是自己太強而戰勝李神通,而是李王爺本身就是位“屢戰屢敗”的主兒。”這一點,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親自幫李王爺總結過。出於太宗的講話藝術很值得後人學習,不妨絮叨一下這個故事。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剛即位時,大封功臣,當時人心不穩,因為誰都知道他是殺兄殺弟才當了皇帝,於是太宗盡力籠絡大臣,對功臣說:如果你們覺得,在論功行賞過程中有不公平的地方,儘管提出來。太宗可能只是表表姿態,可李神通仗著自己是皇叔,平時關係又不錯,還真就發起牢騷來,他說:“想當初老李家起兵反隋,老臣我可是迅速舉兵響應的。可房玄齡、 杜如晦這些舞文弄墨的‘刀筆之人’,現在竟然‘功居第一’,老臣不服!”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李世民像

既然是太宗自己讓人“暢所欲言”的,不好發作,他只好耐著二十四分性子,一邊解釋一邊敲打了這位皇叔:“想當初我們老李家義旗初起,有心歸順的人很多啊。”太宗一開頭就給皇叔提了個醒。接著說道:“恕朕直言,叔父你雖然率先響應,但不過是打打旗號而已,上陣殺敵之時可沒看到你的身影啊。”李皇叔開始臉紅了,可太宗還想把話說得再透徹一點,於是接著道:“朕記得山東未定,父皇封叔父你為山東道安撫大使,負責平定山東的工作,可賊人竇建德一來,你全軍陷沒。後來父皇又任命你為山東道行臺尚書右僕射,跟賊人劉黑闥大戰時,叔父你竟然望風而逃。”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鹽城東臺海春軒塔建於唐初

話說到這份上,李皇叔真是無地自容了。他知道,皇帝還是給他留了面子了,因為與竇建德交戰時,他非但不聽副手安撫副使崔乾的勸,還前後提防貝州刺史趙君德搶功,貽誤戰機以至於被俘,一同被俘的還有徐世勣、魏徵、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等人。與劉黑闥一戰也很丟人,李神通的兵馬和軍需物資損失三分之二。自己的這些“戰績”,哪還能提什麼爭功的事呢。太宗覺得該說的都說了,總結道:“今計勳行賞,玄齡等有籌謀帷幄定社稷功,所以漢之蕭何,雖無汗馬,指縱推轂,故功居第一。叔父於國至親,誠無所愛,必不可緣私濫與勳臣同賞耳。”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鹽城大洋灣景區唐瀆裡

當然太宗勸解李神通這是後話了,在韋徹看來,效仿老東家杜伏威,別再負隅頑抗,才是最清醒的選擇。於是韋徹率眾歸順唐朝。七年(624),韋徹去世,朝廷廢射州及三縣,重設鹽城縣,屬楚州管轄。當時的楚州又屬天下十道之一的淮南道。

當時的鹽城有鹽亭123個,設有鹽城監管理鹽務,鹽亭是生產海鹽的基層單位。成書於唐代的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一書中的《闕卷逸文》記載:“鹽城縣,本漢鹽瀆縣,屬臨淮郡。洲長百六十里,在海中。洲上有鹽亭百二十三所,每歲煮鹽四十五萬石。”而在北魏時期,渤海灣地區每年海鹽產量不過二十萬九千餘石。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鹽城因產鹽而地位突出

一甲子後,鹽城又被推向征戰之地。嗣聖元年(684),太后武氏廢皇帝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帝,貴族徐敬業在揚州以支援李顯為名,舉兵反武。時任楚州司馬李崇福,率鹽城、山陽、安宜(寶應)等3縣歸附徐敬業。太后武氏任命梁郡公、左衛大將軍李孝逸為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征討。李孝逸正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宋人書討武曌檄

李神通的父親李亮與李淵的父親李昞是親兄弟。而徐敬業的祖父徐世勣與李神通又曾是軍中搭檔。徐世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淵賜其姓李,後避李世民諱改名李勣。李敬業承襲了爺爺李勣的英國公爵位,後因犯錯被貶為柳州司馬,才起兵反武。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徐世勣像

與父親兵敗鹽城不同,李孝逸平定了李敬業叛亂,並以軍功升任鎮軍大將軍、左豹韜衛大將軍,改封吳國公。可憐李勣被追削職爵,掘墓砍棺,恢復本姓。

唐朝時期鹽城境內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而且都跟唐朝一位王爺有關

獨孤氏的父親獨孤信,因為官職多,所用的印章為多合一的多面印

當然,李唐王朝更厲害。李顯、李旦兩兄弟,他們本身都是皇帝,換言之就是各自的兄弟是皇帝;他們的父親李治是皇帝,母親武氏是皇帝;李顯子李重茂、李旦子李隆基也分別是皇帝,換言之也就是各自的侄子也是皇帝。今戲稱為“六味(位)帝皇丸(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