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梁山一百單八將至少能分成十幾二十個小幫派,其中實力最強但關係最鬆散的,就是以大刀關勝為代表的的原朝廷軍官。這些人在被俘前都有較高的軍銜,宋朝全軍皆商,只要手下有兵就不差錢兒——清朝首富是文官和珅,宋朝首富是武將張俊。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成套穿衣服,對原本食不果腹的阮氏三雄和李逵來說是享福,對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等人來說則是遭罪:梁山號稱八百里,但指的是水泊而非陸地,即使真有方圓八百里陸地,產出的糧食肉食副食也是相當有限的,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奢華享樂已成習慣的宋朝軍官來說,這日子真是沒法兒過。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即使是像阮氏三雄和李逵那樣只為吃飽飯而落草為寇的苦哈哈,在梁山吃飽穿暖之後,也會產生一些別的需求。撲天雕李應和金槍手徐寧、立地太歲阮小二等人的家小被搬上了梁山,矮腳虎王英也娶了扈三娘,其他梁山好漢基本是兩根筷子夾一根排骨——全都打光棍。

吃飯不成問題之後,很多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宋江一直坐守窮山,其他好漢就會另謀出路,但是接受朝廷招安並在奸臣眼皮底下討生活,顯然不是能被所有人都接受的,就連雙鞭呼延灼也會顧慮重重:回到京城,慕容貴妃會不會找我和霹靂火秦明的麻煩?

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是由於呼延灼的出賣,才導致慕容知府被秦明一棍子打死,慕容貴妃不是一丈青扈三娘,殺兄之仇不可能不報。

大刀關勝是蔡京賞識並提拔起來的,董平殺了東平府太守程萬里一家,而程萬里又是童貫的家庭教師出身,他們回到朝廷,是很難得到好臉色的。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關勝呼延灼等人尚且顧慮重重,豹子頭林沖和青面獸楊志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宋江在梁山重陽節菊花酒會上高唱招安論調而被魯智深武松當眾硬懟的時候,所有梁山好漢都站在了魯智深一邊,異口同聲地給發狂踢碎酒桌的黑旋風李逵求情,宋江最後的狡辯和解釋,大家嘻嘻哈哈不置可否。

首次招安被阮小七和李逵破壞,宋江還抱著一絲幻想,吳用站起來出了一個損招兒:

“如今閒話都打疊起,兄長且傳將令,馬軍拴束馬匹,步軍安排軍器,水軍整頓船隻。早晚必有大軍前來征討,一兩陣殺得他人亡馬倒,片甲不回,夢著也怕,那時卻再商量。”

李逵和阮小七偷酒扯詔罵趙佶,很可能就是出自吳用的安排,他鼓動梁山好漢對官軍大開殺戒,就是想斷了大家招安的後路:殺人越多,仇恨越深,罪過越大,招安的可能性越小,招安後的日子會更不好過,這麼淺顯的道理,宋江把腦子從腳後跟裡拿出來一想就會明白。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宋江能明白的事情,眾好漢當然也明白,但是他們卻支援吳用而孤立了宋江:

“眾人道:‘軍師言之極當。’”

跟朝廷討價還價受招安,顯然不是一條好出路,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尤其是在汙濁不堪的朝堂之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相逢一笑泯恩仇,有的只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當面說好話、敗後下毒手,口稱既往不咎,實則秋後算賬。

有過官場職場經歷的人都知道,得罪了上司,最好的辦法就是捲鋪蓋走人,而且走得越遠越好。殺了那麼多朝廷官員和將領,得罪了那麼多朝中奸臣大佬,還指望到朝堂上平安無事平步青雲,也只有腦袋進了十噸水且官迷心竅的宋江會有此奢望。

以梁山之力,打祝家莊和曾頭市尚且十分艱難,就更別提跟整個宋朝作對了。官軍幾次征討梁山,派出的都是地方部隊,十節度使原本就是受招安的盜魁,兩敗童貫三敗高俅看似梁山佔了便宜,實則是蔡京的“以盜治盜”方略奏效——宋朝的基本方針是“強幹弱枝”,梁山是該剪掉的枯枝,地方部隊也是該掃落的敗葉。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招安後進入朝堂不是明智選擇,梁山枯燥乏味的日子也不好過,但這並不代表梁山軍一點光明都看不到,有大智慧的花和尚魯智深說的那番話,實際是為梁山想好了兩條出路:

“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魯智深反對的是招安後入朝為官,但並不反對大家各奔前程,他說的“

一個個各去尋趁

”,指的是兩條明路:其一為化整為零減小目標,潛伏下來靜觀時變;其二為找一個好地方安身落腳,千萬不能到仇人屋簷下成為案板上的魚肉任憑宰割。

梁山受招安後,按照朝廷的安排,是要進行整編和改編的,這一點,當過種家軍提轄軍官的魯智深知道,關勝林沖等人自然也知道:如果不進行拆分,宋江擁兵自重,還是朝廷心腹大患,而且這禍患比他們在梁山嘯聚的時候還大:朝廷發裝備和糧餉,偌大一支軍隊卻只聽宋江一個人的,這豈成了唐朝末年的割據藩鎮?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魯智深的本意,是即使接受招安,也別搞成那麼大一坨,大家要各找門路,先拆分成不能對朝廷構成威脅的小股勢力分散到各處,不要跟朝廷死磕——禁軍和廂軍不禁打,但是種家軍、楊家軍、折家軍卻都很不好惹,如果朝廷把這些百戰雄師調來征剿梁山,那就會是滾湯潑老鼠。

魯智深能看到的問題,關勝林沖當然也能看到,所以在宋江被魯智深懟得面紅耳赤的的時候,大家都保持了沉默。在梁山小朝廷裡,沉默就是一種態度,也就是不支援宋江而支援魯智深。

關勝林沖和魯智深的出身相似,他們也能看出在魯智深身上,還藏著大家的第二條出路:跟著他一起投奔正在與西夏作戰的老鍾經略相公种師道。

种師道的官位不如蔡京,但顯然要高於高俅,而且他麾下的邊防軍是朝廷的重要屏障,皇帝信任,奸臣不願招惹,是一棵可以乘涼的繁茂大樹。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被智真長老十分看好的魯智深,每一句話都蘊含深意,林沖關勝當然知道魯智深投奔种師道去尋一個好前途,是不可能什麼人都帶去的,清風山三盜、揭陽鎮三霸,這樣的人,種家軍也不會歡迎,但是那些有帶兵作戰經驗的原朝廷軍官,种師道肯定會熱情接納的,九紋龍史進有師父王進,行者武松跟魯智深關係極鐵,他們去種家軍,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魯智深極受种師道信任,這才派他來給小種經略相公幫忙。按照現在的說法,魯智深到渭州屬於“借調”或“派遣”,他的關係檔案還在老種經略相公那裡,他投奔种師道,不是招安而是歸建。

這樣一想,我們就知道至少有五夥梁山好漢會選擇魯智深找到的第二條出路,這五夥人中,自然要包括原本有軍官身份的降將和唯魯智深馬首是瞻的二龍山以及少華山兄弟。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除了軍官和兄弟,像阮氏三雄那樣的草莽英雄,也並不反對投奔一個忠臣良將而為國建功——他們仇恨的是貪官汙吏,對种師道那樣的社稷干城,還是十分敬重甚至心嚮往之的。

原朝廷軍官、魯智深的好兄弟、有能力建功立業的草莽英雄,這三類人都會願意跟著魯智深到種家軍中效力,像玉麒麟盧俊義、撲天雕李應那樣的大財主,早就有“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的念頭,在種家軍為將,不但可以遠離奸臣欺壓,還有大把機會一刀一槍博一個封妻廕子。

吳用屬於騎牆派,但卻是贊成投奔種家軍的第五種人:吳用屬於精緻利己主義者,他就像一隻小老鼠,在洞口探頭探腦、走一步看三步,在明知梁山不能持久、入朝風險太大之後,投奔种師道自然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即使不能投奔種家軍,吳用也會贊成魯智深的化整為零靜觀時變想法——招安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選好時機。

魯智深有底氣叫板宋江:他那一聲大喊,已經為眾好漢想了兩條出路?

梁山招安與靖康之變其實只隔了五六年(1120年、1121年到1126年、1127年),如果大家分散開去不顯山不露水地悄悄發展,是有機會加入岳家軍、韓家軍的,像阮氏三雄那樣的水軍頭領,也可以在黃天蕩大顯身手。

不管是分散潛伏還是投奔種家軍,魯智深想的這兩條出路,都比宋江奴顏婢膝去哀求蔡京高俅要明智得多,這也是魯智深敢跟宋江叫板的底氣來源:我大喊一聲投奔種家軍,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至少有五種人會跟著我奔向光明,又有幾人會跟著你一條道兒走到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