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瞭解清朝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明白,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擁有眾多人馬的支援,而且自己也是一位旗主王爺。遺憾的是,他不光沒能繼承皇位,而且被多爾袞給害死了。

那麼勢力龐大的豪格為何會被多爾袞害死呢?我們看一下具體原因吧。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早期的豪格就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豐功偉績,於是在軍中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於是皇太極封他為和碩肅親王,讓他掌管正藍旗的兵馬。

由於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於是皇太極親掌的兩黃旗兵馬也是支援他的,再加上他的大伯正紅旗旗主禮親王代善也支援他,於是他的勢力非常龐大。

而他的叔叔多爾袞雖然也有著無數戰功,但是他也只有兩白旗的人馬支援他,雖然鑲紅旗的旗主王爺阿達禮和碩託支援他,但由於他們是代善的後人,於是他們也不敢公然和老子作對。

那勢力龐大的豪格為何沒有坐上皇位呢?這就可以說,豪格的政治能力不及格了。當時,兩黃旗的大臣和兵馬都在崇政殿外表明要支援皇子,而代善在殿內也表明要支援豪格。而這時豪格居然開始謙虛,說自己才能不夠不能當皇帝。於是多爾袞這邊的多鐸和阿濟格就抓住這個小辮子不放,堅決不讓豪格繼位。於是鑲藍旗的旗主濟爾哈朗就說了:乾脆我們讓福臨繼位吧。於是兩邊這才不鬧了,多爾袞當上了攝政王。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多爾袞當上攝政王后,也代理掌管了兩黃旗。可是兩黃旗的人馬都反對多爾袞,於是多爾袞明白,必須要將他們這幫人清理了,尤其是豪格。於是多爾袞當上攝政王沒多久,就說豪格有不臣之心,要處死豪格。幸虧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求情,豪格也就革職留爵了。

不過,當初支援豪格的幾位大臣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也就是後來投奔多爾袞的人有好下場。其餘大臣如索尼和鰲拜等人都差點被害死。可以說,豪格的勢力遭到了很大削弱。

不過,豪格還是有可利用價值的,畢竟天下還沒有平定。於是在1646年的時候,多爾袞再次任命豪格為靖遠大將軍,讓他去剿滅四川的土匪頭子張獻忠。

張獻忠的勢力龐大,連李自成都被他打得節節敗退,而且所駐紮的地區易守難攻,可以說對付他非常的不容易。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豪格居然獲勝了,而且是豪格親自射殺的張獻忠。這下多爾袞對豪格更加堤防了,就怕豪格有翻盤的機會。

身為攝政王的多爾袞肯定不會讓豪格翻身,於是他又準備對禮親王代善動手了。畢竟代善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族長,當年也是地位最高的親王。於是,多爾袞找了藉口故意處理了代善的兒孫,逼得代善只能回家養老。這樣看,豪格的勢力遭到了更大的削弱。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後來,當豪格回京以後,多爾袞就開始想法處理他了。後來另一位攝政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看到多爾袞的勢力起來以後,就害怕多爾袞找自己的麻煩,也主動退居二線了。這樣多爾袞獨攬大權後,就隨便找了個藉口將豪格關了起來。

雖然多爾袞沒有殺豪格,但是也將其折磨成了精神病,最後讓豪格在牢獄中鬱鬱而終。

諸葛亮攻打陳倉之謎:魏延霸氣斬殺王雙,曹魏鐵騎痛遭壓制?

公元224年初春,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失去街亭而不得已撤退,由於經驗不足,撤退的時候差點兵敗如山倒,幸好有經驗豐富的魏延斷後才得以安然撤退,並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千餘戶百姓回到漢中。

這年冬天,東吳在荊州和淮南地區北伐曹魏,取得了石亭大捷,曹魏把初春時調到隴右的中原兵團又調到了荊州。但是曹魏朝廷萬萬沒想到,諸葛亮居然出陳倉道,攻克了大散關,直接出現在了隴右、漢中、關中交界的陳倉城下。

在往期文章中,筆者分析過,諸葛亮壓根沒想打下陳倉,而諸葛亮打陳倉的第一目的是配合東吳的北伐,讓曹魏感覺兩面受敵之態勢。因為陳倉在平坦的關中平原,在關中平原和曹魏直接作戰,蜀軍還沒到這個水平,就是打下了陳倉,也守不住。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蜀軍因為缺乏攻城經驗而失敗。而這次,諸葛亮算準了陳倉這個城只有1500人防禦這個契機,故意讓蜀軍拿陳倉作為一個攻城的訓練。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筆者認為,在陳倉城下攻城的蜀軍應該不是魏延統帥,因為魏延不管是守漢中時期的錯守諸圍,還是歷次北伐的奇襲突擊,都是擅長打野戰,而且蜀軍的其他將領也得從北伐中獲得攻城經驗。而陳倉之戰最大的戰果,不是打陳倉的時候,而是後面圍城打援。筆者覺得圍城打援這個事非魏延莫屬。

第一,歷次北伐中,魏延都在野戰中重創曹魏,還經常做斷後的事情。

第二,陳倉之戰的危險在於,由於沒有順流東下可以回到漢中的西漢水,加上蜀軍大部都是步兵,所以撤退的時候要比隴右地區難的多了。但是魏延手中有騎兵,有羌人支援的上等好馬,既可以突襲,又可以迅速撤退。

第三,魏延和諸葛亮的戰略重點不一樣,諸葛亮想奪下土壤貧瘠盛產戰馬的隴右地區,得到戰馬,訓練騎兵,斬斷曹魏關中兵團的戰馬來源,打通絲綢之路。而魏延想效法漢高祖和韓信之故事,奪下土壤肥沃的關中平原。諸葛亮這次選擇打關中平原,魏延欣喜異常。

第四,陳倉之戰,曹魏的守城部隊傷亡不大,但是,增援部隊傷亡頗大。關中兵團的一員大將王雙想身先士卒,卻被諸葛連弩射死。當張郃帶著中原兵團從洛陽趕來的時候,魏延的騎兵不見了,諸葛亮的步兵主力也不見了。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筆者覺得這是魏延的功勞,只有魏延進行了足夠時間的斷後,才能讓諸葛亮主力大軍從容撤退,主力大軍撤退之後,自己的騎兵才能迅速撤退。所以,《三國演義》裡還給了魏延一個大功勞,就是王雙的首級是魏延砍殺的。正史上雖然王雙是被弓箭射死的,筆者覺得,這個功勞給到魏延,當之無愧。

順便說下,其實曹魏奪回陳倉和大散關之後,是想從陳倉道追擊到漢中的,但是諸葛亮的三個發明又起到了作用。

第一,孔明燈,它可以迅速在夜裡通知魏延的部隊撤離。

第二,鹿角,現代鐵絲網的鼻祖,專門阻擋曹魏的步兵的攻城器具和輜重部隊前進的步伐。但是這個東西也能一定程度阻止敵人騎兵,但很多戰馬彈跳力好的話一下子就越過去了,而步兵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和時間破壞掉才能繼續前進。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第三,扎馬釘。堪稱是冷兵器時代的反裝甲地雷,埋在地底下,人走上去沒有啥事,但是戰馬披著鎧甲騎著人走過去,基本上馬腳就廢了,有時候還不是一隻馬腳,而是兩隻馬腳。基本上一匹戰馬就廢了。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如果說鹿角不能大面積佈置的話,那扎馬釘可是廉價得很,蜀漢的天然冶鐵法非常先進,煉出這個東西跟玩似的。而且,蜀漢的騎兵是羌人的戰馬配輕甲騎兵,有時候扎馬釘即使蜀漢騎兵一不小心踩著了,也沒有啥事。這就是為什麼蜀漢軍隊每次都能安然撤退,而曹魏的部隊追擊不利的重要原因。

諸葛亮發明的對付戰馬的工具,肯定拿自己的戰馬嘗試過。這些戰馬大多都是漢中之戰中張飛馬超透過打武都從羌人那裡獲得的。而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以及拿戰馬做實驗和訓練,以及褒斜道的道路狀況十分不好,蜀漢政權的戰馬損失很大。

戰馬不是平常的馬,益州地區的驢和馬平時代步可以,要做戰馬必須有上好的品種。所以,打下武都郡和陰平郡就勢在必行了,於是諸葛亮發動了拿下武都郡和陰平郡的第三次北伐。因為陳倉之戰積累的重要經驗,加上曹魏的人少,武都陰平郡迅速拿下。

但是,很快,有兩個很不好的訊息。

第一,武都陰平郡因為早年被張飛和馬超進攻過,又被羌人打過遊擊,羌人還透過金牛道給馬超輸送過戰馬。所以,漢中之戰後,羌人就被曹魏趕出了隴右地區,武都郡和陰平郡境內找不到羌人的任何蹤影,更別說有羌人的戰馬了。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且勢力龐大,為何丟失了皇位又被多爾袞害死

要想獲得羌人的戰馬,必須走陰平道,從陰平道中間斷層處爬到陰平道之外,才能到達羌人的領地。這還不是最難的,陰平道是漢羌百年戰爭中連線隴右和川蜀,偷襲羌人所開,比子午道更加險惡。進,可以偷襲羌人,退,羌人的戰馬上不了陰平道。如果蜀軍得到了戰馬之後,就必須走500多公里路回到漢中,走500多公里對於戰馬來說不算啥,一兩天的功夫,但是,難的是突破曹魏的封鎖線。

第二,曹魏政權得知武都,陰平有失,立刻發動五路伐蜀。第一路,司馬懿率荊州兵團逆著漢江而上,吸引漢中注意力。第二路,張郃帶中原兵團騎兵部隊出褒斜道進攻漢中,第三路,曹真帶關中兵團主力走子午道攻擊漢中後方。第四路,郭淮帶隴右兵團步兵和騎兵準備奪回武都陰平,第五路,郭淮率隴右兵團的水軍隨時準備沿西漢水東下進攻漢中。

這幾路大軍裡,以張郃的中原兵團的騎兵部隊對蜀漢威脅最大,速度最快,已經出現在褒斜道南口了,曹魏的騎兵突擊在受到鹿角,扎馬釘,諸葛連弩阻礙後。中原兵團用盾牌兵擋住諸葛連弩,用普通步兵破壞鹿角,排除扎馬釘,掩護騎兵前進。蜀漢僅有的騎兵就去突襲曹魏的步兵。但是蜀漢的騎兵消耗得很快,而且不是曹魏重甲騎兵的對手,戰馬消耗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而中原兵團的進攻那是一波接一波,沒完沒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