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經過了遼東爭奪戰後,遼東地區基本被後金佔據。此後,努爾哈赤遷都遼陽,開始指揮後金的大軍進一步向南擴張,向遼西發起了進攻。然而,遼西之戰成為了一場艱苦的拉鋸戰,雙方都死傷慘重,努爾哈赤到死也未能攻佔遼西。明朝方面,一次次自毀長城,殺忠良猛將,真是千古罕見。

一,將相失和,廣寧淪陷

遼東淪陷之後,朝廷震動,

“河西軍民盡奔,自塔山至閭陽二百餘里,煙火斷絕”

。明朝文武百官將遼西視為最後的防線,廣寧就成為了最關鍵的堡壘。廣寧,就是現在的錦州,是通往東北的要塞。在明代,廣寧就是遼東僅次於遼陽的大城市,設有重兵駐防。但是遼東淪陷後,廣寧的軍民大量逃亡,這裡變成了一座空城。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1621年的局勢

現在明朝到了生死關頭,朝廷大臣和皇帝又重新啟用熊廷弼。在遼東爭奪戰中,熊廷弼曾擔任遼東經略,將危如累卵的遼東形勢扭轉。但是明朝黨爭嚴重,熊廷弼因為沒有趨炎附勢而被撤職。現在,明熹宗不得不請熊廷弼出山。然而,讓熊廷弼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非但沒有得到尺寸之功,反而成為了替罪羊。

在熊廷弼出山之前,王化貞已經擔任遼東巡撫,坐鎮廣寧,掌握了抗擊後金的所有軍隊。

在戰略方針上,熊廷弼主張以防守為主,另派海軍渡過渤海偷襲遼東。而王化貞則主張以進攻為主,他主張聯合蒙古、朝鮮和遼東的明朝降將,迅速發動反攻。

當時,明朝遼西十萬軍隊都掌握在王化貞的手中,他不聽熊廷弼的節制,熊廷弼淪為虛職。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1621年五月,王化貞派遣部將毛文龍帶領197人渡海偷襲遼東半島,以聯絡明朝降將。毛文龍,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從小不喜讀書,遊手好閒。1605年,被母舅沈光祚薦於寧遠伯李成梁帳下,開始了在遼東的軍事生涯。當時遼東進行武舉考試,毛文龍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績。毛文龍到了鎮江(丹東),大量攬流民入軍,軍隊規模達到了2萬人,給後金帶來了嚴重的危機。然而,王化貞因為此事沒有通知熊廷弼,兩人的關係就宣告破裂。

1622年正月,努爾哈赤聽說明朝將帥失和,就立即帶領大軍進攻廣寧,王化貞倉促迎戰。後金大軍先包圍了西平堡,西平堡的參將黑雲鶴沒有選擇死守,而是出城迎戰,結果戰死沙場。熊廷弼聽說西平堡被圍困,就催促總兵劉渠救援。努爾哈赤則兵分兩路,一路堵截援軍,一路繼續攻城。西平堡的副總兵羅一貴誓死堅守城池,打得金兵三進三退,但無奈孤立無援,西平堡還是陷落,羅一貴自刎殉職。

此時,明朝軍隊中又有一位大將暗中投降了後金,他就是孫德功。他首先勸王化貞集合部隊,捨棄守城用大炮的優勢,和金兵選擇野戰。隨後,王化貞讓孫德功為先鋒,聯合劉渠的部隊,一共3萬人去解西平堡之圍。孫德功無心戰鬥,遇到金兵就選擇了逃走,於是大軍潰敗,劉渠戰死。孫德功進入廣寧城後,立即下令捉拿王化貞,王化貞被迫向關內方向逃走,遇到了熊廷弼的部隊,只得痛哭流涕。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寧遠城

二十四日,努爾哈赤到達廣寧,孫德功出城出城迎接,廣寧附近的40多座城堡也不戰而降。三月,努爾哈赤撤離廣寧,將廣寧燒燬。廣寧淪陷,熊廷弼淪為了替罪羊,於1625年八月被處死,其家被魏忠賢所抄,成為了千古冤案。而王化貞卻得到了大臣的包庇,拖延了五年才被處決。

二,毛文龍開闢皮島基地,明朝卻自毀長城

攻下了廣寧之後,努爾哈赤回到了遼東,隨後的四年時間,後金沒有對遼西發動進攻?原因是忙著鎮壓漢人的暴動。攻佔遼東之後,努爾哈赤圈佔土地,強令漢人遷徙,讓大部分漢民淪為了奴隸。在風俗上,強制漢人剃髮,如果不剃髮就會被殘殺。

遼東漢民大多選擇逃亡。根據文獻記載,當時逃亡到關內的百姓大約百萬,湧入朝鮮的也多達幾十萬,還有幾十萬逃到沿海的島嶼上,從遼東渡海到了山東的也有數萬之多。沒有逃亡的自然也就成為了農奴,走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也就只能拼命抵抗。他們選擇據守城池、山林,向水井投毒,消極生產。當時遼東的生產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後金出現了糧食危機。1624年,努爾哈赤推行屠殺,將不耕種土地的漢民殺害。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許多遼東的百姓加入了毛文龍的陣營,逃到遼東附近的島嶼上,擾亂後金的大後方。毛文龍的軍隊在海上進行遊擊戰,曾襲擊鎮江(丹東),史稱“鎮江大捷”。鎮江大捷後,遼東許多地區都歸降於毛文龍,“數百里之內,望風歸附”。1621年12月,後金擊敗了毛文龍,毛文龍逃到了朝鮮。此後,他以皮島為基地,開創了東江鎮,以此抗衡後金。

但是毛文龍逐漸從一位抗金斗士轉為了割據勢力,他謊報戰功、殺良冒功,又在島上大搞貿易中轉,獲利頗多。但是,他對抗金的熱情逐漸消散,逐漸和後金取得聯絡。這樣,遼東地區很快也被努爾哈赤平定。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此時的遼東漢民是多麼希望明朝派遣“王師”來救援。然而,遼東百姓只能失望了,最後是絕望了。

廣寧失陷後,明朝派遣王在晉為遼東經略。此人貪生怕死,主張應該將遼西的土地全部放棄,退守山海關。內閣大臣孫承宗親自到遼西進行了考察,認為應該堅守遼西。最終,明朝讓孫承宗取代王在晉為遼東經略。王在晉當時還非常高興,

他說:“自從遼東戰亂以來,守邊的將領大多戰死沙場,活著回來的也被問罪處死,我現在終於逃過一劫了”。

孫承宗認為,遼東之所以陷落,是因為遼東缺乏可靠的將領和軍隊。於是,他慧眼識珠,重用了有膽識的袁崇煥。隨後,孫承宗鎮守寧遠城,大規模建造防禦工事,安撫流民,訓練軍隊。

到1625年,孫承宗“在關四年,前後修復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開屯五千頃,歲入十五萬”。遼西不僅擁有了堅守的條件,還可以轉守為攻。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孫承宗

然而,孫承宗這時候在塞外擁有精兵10萬,成為了明朝君臣的心腹之患,尤其是魏忠賢,他想將孫承宗置之死地而後快。

1625年下半年,孫承宗進入關內,準備向皇帝報告關外的局勢。然而魏忠賢非常忌憚,誣告孫承宗“擁兵數萬將清君側”、“挾兵震主”。昏庸的皇帝也不讓孫承宗進京了。

1625年九月,遼東的漢民逃到遼西,告訴總兵馬世龍,說皇太極正在耀州城,統兵不足300人。於是馬世龍還沒有報告孫承宗,直接分兵兩路襲擊耀州。明朝兩路大軍也有貪功之念,互不配合。最終,一路軍隊被全殲,死亡400人,另一路軍隊卻俘虜了500人而歸來。朝廷藉此事件大加發揮,說“遼之精銳十萬盡矣”,其目的就是為了單核孫承宗。十一月,孫承宗被撤職。

新到任的遼東經略高第曾經被孫承宗批評,他選擇全面否定孫承宗的措施。他將遼西的據點大量放棄,撤走了幾萬軍隊,拋棄的糧食多達十萬石。當時,難民哭聲震天,軍無鬥志,士氣低落。可想而知,當時的明朝到底有多麼地昏庸,一次次地自毀長城,還恬不知恥。這樣的明朝,還能挺多久?

三,努爾哈赤兵敗寧遠城,袁崇煥創造奇蹟

明朝軍隊撤退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堅決不走,他就是袁崇煥。他帶著自己不足兩萬的兵馬死守寧遠城,他說“當死此,我必不去”。寧遠城,也就是現在的葫蘆島,這已經是明朝關外的最後一座要塞了。如今明朝將關外的軍隊全部撤走,寧遠就成為了一座孤城。不過這座孤城卻創造了一個奇蹟。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袁崇煥雕像

努爾哈赤得知明朝撤軍,就帶領6萬軍隊對寧遠發動了進攻。袁崇煥得知,將城內的糧食轉移到海邊的覺華島,以此作長久堅守之計。後金大軍到達了寧遠,努爾哈赤對袁崇煥進行招降,袁崇煥意志堅定,回絕了努爾哈赤。隨後,就是寧遠圍攻戰。袁崇煥臨危不亂,他讓將士們死守,並利用火銃、大炮等一次次打退了金兵的衝擊。努爾哈赤進攻了兩天,後金軍損失1。7萬人,不得不下令撤退。

為了洩恨,努爾哈赤讓軍隊攻克了覺華島,殺了這裡的幾千軍民,焚燒了明軍的糧草。此時,努爾哈赤才算出了一口氣,帶著大軍返回了遼東。

寧遠之戰,是努爾哈赤起兵以來的第一次失敗,對努爾哈赤的打擊很大。而明朝得知寧遠之戰勝利了,舉朝歡慶。而當時的蒙古林丹汗誤以為後金大軍全軍覆沒,於是帶著蒙古軍隊進攻後金。朝鮮方面,也開始公開支援明朝。在這樣的情況下,後金必須先解決後方的威脅。

寧遠之戰:明朝在生死關頭自毀長城,袁崇煥在絕境中創造奇蹟

1626年四月,努爾哈赤帶領後金軍隊遠征蒙古,目的自然為了報蒙古趁火打劫之仇。此戰,蒙古的炒花、巴林兩部被攻破,科爾沁部投降於後金。不久,努爾哈赤病重,不得不前往清河溫泉療養。不久,努爾哈赤去世,他的事業只能交給皇太極去繼承了,他的弊政也只能由皇太極去改革。到這裡,努爾哈赤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的確成為了是一代雄主。

寧遠之戰後,後金意識到了火炮的威力。他們透過明朝降將獲得了大量的火炮,還仿製了威力更大的紅衣大炮。此後,明朝的武器優勢喪失,還能拿什麼和後金抗衡呢?

皇太極上臺後,其重點就放在了內政改革,改善漢人的地位,緩解遼東的矛盾,恢復經濟。在軍事上,不是急著進攻明朝,而是先征服朝鮮、蒙古,統一東北。這些,為後來的入關奠定了基礎。因此,努爾哈赤的去世,也標誌著遼西拉鋸戰的結束,明朝得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了。

但是,明朝會改掉自毀長城的習慣嗎?非也,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殺了。此後,誰還敢給明朝賣命呢?吳三桂嗎?

歡迎關注公眾號:

北斗維斟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北斗維斟”,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