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鉅鹿之戰九戰九捷,項羽劉邦是如何打敗秦軍讓秦國加速滅亡的?

簡介

項羽、劉邦領導的滅秦戰爭是陳勝、吳廣領導下的農民大起義的繼續,也是我國曆史上農民起義軍第一次推翻反動王朝的戰爭。項羽在鉅鹿大戰中,九戰九捷,摧毀秦軍主力,表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劉邦在入關途中,為了壯大自己和團結各階層的反秦力量,在政治上所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這兩支軍隊互相呼應,實現了起義軍的“主力北上救趙,一部乘虛入關”的戰略意圖,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

第一節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的形勢(附圖一)

鉅鹿之戰九戰九捷,項羽劉邦是如何打敗秦軍讓秦國加速滅亡的?

附圖一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的農民起義戰爭形勢要圖

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沒有推翻秦王朝的統治,遭到失敗,但在其影響下,各地起義軍仍在繼續活動,並不斷髮展壯大。趁機而起的齊(都城在今山東臨淄)、趙(都城在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河南開封)、燕(都城在今河北大興)等舊勢力,雖然畏懼秦軍強大,擁兵觀望,各據一方,但表面上也還打著反秦的旗幟。

秦二世的殘暴統治,這時更變本加厲,以“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眾者為忠臣”。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秦將章邯在鎮壓了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由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繼續向東北進逼,襲屠了相城(今河南鹿邑東),進軍到碣(今江蘇碭山)。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春,原來奉陳勝之命略取廣陵(今江蘇揚州)的召平,聽說陳勝兵敗,秦軍東來的訊息,就渡江到會稽(郡治在今江蘇吳縣),用陳勝的名義封會稽起義的項梁為楚上柱國,並向他建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項梁接受他的意見,在同年三月和其侄項羽率八千精兵渡江北上,在東陽(今安徽天長西北)匯合了陳嬰的起義部隊兩萬多人;接著渡過淮河,進到盱胎(今江蘇旴胎),英布,呂臣、蒲將軍等都率軍前來相會。起義軍力量日盆強大,進至下邳時,已發展到七萬多人。此時,在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南)割據的秦嘉,聽說陳勝失敗,就立舊貴族景駒為楚王,佔據彭城(今江蘇徐州)以東地區,企圖阻撓項梁軍北上擊秦。

項梁為了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就進軍胡陵(今山東魚臺東南),擊殺秦嘉並改編了他的軍隊,進一步壯大了力量。這時,秦將章邯進到距胡陵附近的慄縣(今南夏邑),項梁派朱雞石等迎擊不利,暫時放棄西進企圖,回師到薛(今山東滕縣東南)。原在沛縣起義的劉邦也率軍到薛,接受項梁指揮,這支起義軍便發展到十餘萬人。

項梁在薛得到陳勝犧牲的訊息以後,為了便於號召,採納謀士范增的意見,於六月立前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建都於盱眙,仍稱楚懷王。從此,秦末農民起義戰爭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章邯在慄縣擊敗楚軍後,企圖乘勝逐次消滅魏、齊、趙的勢力,就回師夜襲臨濟(今河南陳留西北),擊敗魏軍,魏王咎自殺。七月,章邯進攻齊國的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項梁正率軍攻亢父(今山東濟寧南),為了支援反秦的勢力,急率軍往救,擊破了章邯軍。章部向西逃走,項梁跟蹤追擊,另派項犯、劉邦由南面遷回到秦軍的後方,斷其歸路。項梁追至濮陽東,又把秦軍擊敗。章邯退入濮陽城,環水自守。項羽、劉邦率軍攻佔城陽(今山東舊乘縣東南),八月再攻雍丘(今河南杞縣東北)不下,大敗秦軍,殺三川守李由(榮陽解圍後來此),切斷了章邯與洛陽間的聯絡。以後打外黃(今河南杞縣東北)不下,又轉攻陳留。項梁率主力進攻定陶,再敗秦軍。整個形勢的發展對起義軍非常有利。

項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產生了驕傲情緒,對情況缺乏正確的分析,低估了秦軍的力量,放鬆了警惕性。九月,章邯在得到充分的補充後,指揮秦軍夜襲定陶,大破楚軍;項梁犧性,農民起義軍又一次遭到了嚴重的挫折。項羽、劉邦在陳留聽說項梁敗死,為了避免被秦軍各個擊破,主動東撤,與各部退保彭城。呂臣駐軍於彭城東,項羽駐軍於彭城西,劉邦駐軍於碭,結成犄角之勢,嚴陣待敵。楚懷王也自盱眙遷到彭城,乘機對起義軍進行了整頓,把呂臣、項羽所率的起義軍合併,由自己親自統率,駐碭的部隊則歸劉邦率領。

章邯在大敗項梁後,對形勢發生了錯覺,認為楚名將(項梁)已死,“楚地兵不足憂”,就確定舍楚擊趙的方針,率秦軍北上擊趙,起義軍因而得到了休整的機會。

第二節 起義軍的滅秦戰略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閏九月,秦軍攻趙,大破趙軍。章邯乘勝進佔邯鄲,毀趙城廓,將當地人民遷到河內(今河南所屬黃河以北地區),人民非常痛恨。趙王歇和張耳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趙將陳餘收得常山(郡治在今河北正定)兵數萬人,駐在鉅鹿城北。章邯派王離包圍鉅鹿,自己駐在鉅鹿南的棘原,並修甬道(兩側有士牆的運糧道路)以補給王離軍。王高軍兵多糧足,急攻鉅鹿。趙王歇在危急的情況下,幾次派人向彭城求救。

楚懷王企圖一面北上救趙,殲滅秦軍主力;一面派兵入關;乘虛摧毀秦朝統治。於是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起義軍主力北上救趙,另派劉邦率一部兵力(不過萬人)進攻關中,並和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簡 評

鉅鹿戰前,整個形勢已經發生變化,與陳勝起義時有所不同。秦軍方面,主力遠在河北包圍鉅鹿,表面上氣焰囂張,實際上屢戰疲憊,而關中空虛無備,統治集團內部又互相傾軋,危機四伏。起義軍方面,有廣大人民的擁護,經過集中和整頓後,已不斷地發展壯大,並在戰爭中鍛鍊得更為堅強,而六國舊勢力擁兵割據,對秦軍也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在這樣大好形勢下,起義軍策定的滅秦戰略:主力北上救趙,一部乘虛入關,是符合當時客觀情況的。因為章邯頓兵堅城數月,已經陷於被動,起義軍以主力救趙,內外夾擊,就有殲滅秦軍的可能。同時章邯既以全力圍攻鉅鹿,當時如不以主力救趙,不但鉅鹿之圍難解,而趙國且有滅亡的危險。趙亡,直接減少了一支反秦的同盟軍,聞接就增加了秦軍的一分力量。如果章邯再乘勝轉用兵力南下,起義軍反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而乘虛入關的企圖也就難以實現。劉邦率一部兵力西圖關中,兵力誠然弱小,但利用當時反秦的大好形勢,“扶義而西”,“收陳王、項梁散卒”,以軍事配合政治,入關是可能成功的。由此可見,北上救趙,乘虛入關,是起義軍在戰爭全域性中的兩個重要方面,而以殲擊秦軍主力為重點。這兩個方面的起義軍的互相配合和呼應,就可能使得秦統治集團顧此失彼,應付不暇,加速它的崩潰。

第三節 鉅鹿大戰殲滅秦軍主力(附圖二)

鉅鹿之戰九戰九捷,項羽劉邦是如何打敗秦軍讓秦國加速滅亡的?

附圖二 鉅鹿大戰至秦軍投降經過示意圖

宋義率軍北上救趙,到達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即停止不前,一連駐了四十六天。項羽勸他說:“秦軍圍趙王鉅鹿,疾(速)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

宋義不同意項刃的看法,主張“先鬥秦趙”,“我乘其敝”。他認為“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疲),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破)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並很自負地說:“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宋義拒絕了項羽的建議之後,不但不進兵,反而親到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大張宴席,送他的兒子去齊國為相。這時,天氣寒冷下著大雨,軍中缺乏糧食,士兵忍飢受凍,鉅鹿又十分危急,反秦力量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項羽據理力爭,他說:“不引兵渡河,因(利用)趙食,與趙拜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政新造(建立)之趙,其勢必舉(破)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那有什麼疲敝可乘)”他又指責宋義:“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為自己打算),非社稷之臣。”項羽激於義憤,乘朝會時殺了宋義,諸將都願聽他指揮。楚懷王於十一月任命項羽為將軍,派他率軍救趙。

十二月,秦軍仗恃兵多糧足,圍攻鉅鹿甚急,城中的趙軍,兵少糧盡,危在旦夕。陳餘率數萬人在城北,張耳的兒子張敖有一萬多人,燕將藏茶、齊相田都也先後率軍來到鉅鹿,均在陳餘軍附近紮下營壘,但因畏懼秦軍,互相觀望,不敢出戰。

項羽取得了指揮權,即決心北上救趙,他派英布、蒲將軍次二萬人為前鋒,先過漳水(一說黃河),切斷秦軍運糧的甬道,分割章邯與王離的軍隊,項羽親率主力隨後急進。在渡河時,下令鑿沉船隻,打破釜骶(炊具),燒燬廬舍,每人只帶三天的乾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接著,以雷霆萬鈞的氣勢,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殺奔秦軍,充分表現出了起義軍反秦的戰鬥決心和英雄氣概。項羽的軍隊一到戰場,就包圍了王離軍,猛打猛衝,不給秦軍以喘息的機會,九戰九捷,大破秦軍。殺死秦將蘇角,俘虜王離,迫使涉閒自殺。取得輝煌的戰果,解了鉅鹿之圍。《史記·項羽本紀》生動地描寫了這場激戰的場面:“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壘)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害怕)。”起義軍大破秦軍之後,諸侯都很佩服,致擁戴項羽為諸侯上將軍,指揮所有的軍隊。

鉅鹿之戰九戰九捷,項羽劉邦是如何打敗秦軍讓秦國加速滅亡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章邯在鉅鹿戰敗後,把部隊集中到鉅鹿南的棘原。項羽乘勝追至橫漳水南岸,兩軍暫時形成對峙。陳餘寫信給章邯,指出白起、蒙恬很有功勞,但都遭到殺害。秦朝是有功亦誅,無功亦誅,勸章邯與諸侯聯合起來,共同攻秦,分地為王。這時,秦朝內部,矛盾加劇。由於秦軍屢次敗退,二世派人責備章邯,丞相趙高也因戰爭失敗,怕受連累,想拿章邯來作替罪羊。章邯獲悉這個情況,非常害怕,曾秘密派人向項羽求和,約尚未成,就率軍後撤。項羽派蒲將軍等率一部兵力晝夜兼程追趕,渡三戶津(今河北臨漳西),擊敗秦軍,切斷了章邯軍主力的退路。項羽又率主力猛攻,再破秦軍於汙水(漳水支流,在今臨漳附近)上。

章邯迭遭失敗,既無援軍,又怕被二世和趙高殺害,再次派人乞降,項因軍糧不足,便允其所請。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章邯率二十多萬人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今河南安陽西)投降。起義軍獲得了全殲秦軍主力的偉大勝利,秦王朝的統治已瀕於崩潰。接著,項羽派降將司馬欣率秦軍為前鋒,渡過黃河向關中挺進,而劉邦此時則已逼近武關。

簡 評

歷史上有名的鉅鹿之戰,是秦末農民起義中最激烈的、並且是有決定性的一場大戰。由於起義軍英勇頑強的戰鬥,打垮了秦朝的主力軍,扭轉了整個戰局,從而奠定了滅秦戰爭勝利的基礎,給劉邦入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鉅鹿戰前,在“救趙”的決策上,宋義與項羽意見分歧。宋義的“先鬥秦趙”、“我承其敝”的主張,置同盟軍的危亡於不顧,不但破壞了聯合抗秦的策略,對楚軍自己也是不利的。秦軍果真破趙,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諸侯援趙軍隊的無解和反動力量的增長,章邯勢必集中全力把矛頭轉向楚軍,到了那時,不但無敝可乘,起義軍且有被擊破的危險。宋義的錯誤就在這裡。他說“坐而運策”勝過項羽,其實是盲目自誇。

項羽反對宋義消極覌望、犧牲同盟的態度,採取了積極進攻的行動,毅然北上救趙,是正確的。因為起義軍的戰略是以主力救趙,進攻秦軍主力,以一部乘虛入關,直搗咸陽。南北兩軍互相策應,而全域性安危,成敗關鍵,則在於鉅鹿一戰。如果起義軍不“族引兵渡河”,合力擊秦,則章邯軍以強大的兵力攻打一個新建的趙國,誠如項羽所說,“其勢必舉趙”;這樣,整個局勢將發生嚴重的變化。所以救趙與否的問題,是關係到反秦力量的團結與分裂問題,是關係到反秦事業成敗的問題。項羽洞察全域性,主張迅速渡河北上,乘秦軍頓兵堅城、士卒疲憊的時候,“楚擊其外,趙應其內”,事實證明項羽的決策確是破秦救趙的上策。

鉅鹿之戰,起義軍全殲秦軍主力的勝利,固然是由於起義軍的勇敢善戰和人民的支援,但項羽的指揮功績也是不可磨滅的。其卓越的作戰指導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先以一部兵力分割章邯與王離軍,使圍城的秦軍陷於孤立,然後集中兵力,造成區域性的絕對優勢以打擊敵人,殲滅一部後,再及其餘。

2。渡過漳水後,“破釜沉舟”,每人只帶三天干糧,充分地表現了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繼而向王離軍猛打、猛衝、猛追,發揚了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九戰九捷,創造了歷史上速戰速決的光輝範例。

3。乘敵人內部將相猜疑、軍心動搖的時機,加以強大的壓力,配合政治攻勢,迫使敵人投降。繼鉅鹿之後的汙水之戰,對全殲秦軍主力起了重大的作用。因為任何敵人不經狠狠地打擊,他們是不會自動放下武器的。

4。運用遷回戰術,派蒲將軍渡三戶津切斷秦軍退路,對迫使章邯投降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軍的失敗,除政治上的腐朽沒落、不得人心的因素外,還有章邯在主觀指導上的錯誤。他對當時形勢缺乏正確的分析,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過低地估計起義軍的力量,尤其對新生力量的內在的堅強因素更不理解。在擊敗項梁後,便以為“楚地兵不足憂”,錯誤地確定“舍楚擊趙”的方針,轉戰河北,給起義軍以整頓、發展、壯大的機會,拜使自己頓兵堅城陷於兩面受敵的不利態勢,所以必然遭到失敗。

第四節 乘虛人關摧毀秦朝統治(附圖三)

鉅鹿之戰九戰九捷,項羽劉邦是如何打敗秦軍讓秦國加速滅亡的?

附圖三 項羽劉邦滅秦經過示意圖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閏九月,章邯北上擊趙後,黃河以南的秦軍除保障其後方連絡線外,沒有較大的機動部隊,但榮陽、洛陽、開封、南陽、函谷關、武關等重鎮,卻設有重兵防守。劉邦的部隊這時不過萬人,雖有一定的戰鬥鍛鍊,但西入關中,如探虎穴,困難仍然是很大的。

劉邦為了完成乘虛入關的艱互任務,受命後即積極準備,整頓內部,擴大部隊。他編並了慄縣剛武侯的部隊,並聯合魏將皇欣、武滿共同行動,聲勢漸大。秦二世三年(前207年)

二月,劉邦乘鉅鹿決戰的時機由碭率軍北上,聯合彭越領導的起義軍,進攻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不下,折而向西,過高陽(今河南杞縣西)時,採納鄺食其的建議,攻破積糧甚多的陳留,得到了充分的補給,並收編鄺商軍四千人,壯大了力量,為西進擊秦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月,進攻開封不下,與秦將楊熊戰於白馬和曲遇(今河南中牟)東,大敗秦軍。

四月,劉邦因榮陽難攻,就率軍南下,攻佔了潁川(郡治陽翟,在今河南禹縣),又率軍北至平陰(今河南滑縣南),封鎮了黃河渡口,進到洛陽東北,與秦軍戰鬥不利,便向南採取大迂迴,出轘轅關(今河南偃師東南)險道,準備由武關進入關中。劉邦此時令韓王成留守陽翟,以牽制河南的秦軍,自率大軍進迫南陽。

六月,劉邦至犨(今河南魯山東)東,大破秦南陽郡守呂齮的軍隊,呂齡退守宛城(今河南南陽)。劉邦急於入關,就越宛西進。張良建議說:“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連夜偃旗息鼓,繞道還軍,黎明時包圍了宛城。呂崎驚惶失措,被迫投降。

七月,起義軍由宛城繼續西進,發展很順利。劉邦又東取胡陽(今河南唐河南),西克鄘(今河南內鄉東北)、析(今河南內鄉西北)兩城,肅清了南陽地區的秦軍。

八月,劉邦攻破關中的險要門戶武關。這時,秦在關東的主力軍章邯、王離部已被項羽殲滅。秦統治集團在起義軍的威脅下,異常恐懼,內部矛盾更加尖銳,引起了政變。趙高逼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準備重整旗鼓,進行反撲。九月,子嬰誅殺趙高,井派兵防守嶢關(今陝西藍田東南),企圖阻止起義軍的西進。嶢關前據嶢嶺,後枕蕢山,地形險要,是武關以西靠近咸陽的最後一關。張良認為不宜強攻,他建議一面在山上多張旗幟,作為疑兵;一面派人利誘守將,以鬆懈其鬥志。劉邦依計而行,並乘守軍戒備疏忽時,乘隙繞過嶢關,翻越蕢山,大敗秦軍於藍田。這一戰粉碎了秦王朝的最後抵抗。起義軍紀律嚴明,秦民都很喜歡,這樣劉邦就勝利地進逼咸陽。

漢高帝元年(前206年)十月,劉邦率軍進至霸上(今西安市東)。秦王子曌無力抵抗,只得捧著秦始皇打算傳之萬世的玉璽,在幟道(今西安東)迎降起義軍。秦朝十五年的殘暴統治,終於在農民起義的烈火中土崩死解了。

簡 評

劉邦以較少的兵力由碭西進,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攻入武關,進逼咸陽,摧毀了秦的統治中心。這一勝利的獲得,一方面是人心所向,當時天下苦秦苛政,廣大人民渴望推翻秦王朝;另一方面是項羽北上救趙,牽制拜全殲了秦軍主力,給他創造了條件。但劉邦在戰略上的運用正確,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概述如下:

政治上:能高舉反秦的旗幟,“扶義而西”,又注意軍隊紀律,因而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與支援;能團結各階層的反秦力量,隨處收編陳勝和項梁的散卒及零星的起義武裝,不斷地壯大了自己。在碭出發時,兵不滿萬,及到霸上時則發展到十餘萬人,為推翻秦朝政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進軍途中,還能注意羅致人才,在取陳留、下宛城、越嶢關等問題上,又能虛心聽取酈食其、張良的建議,作出適當的決策。以上這些都是他成功的基本因素。

軍事上:吸取了吳廣頓兵堅城失敗的數訓,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避免攻堅,乘隙而進。如開啟封、洛陽等要點不下,即行繞過,不作糾纏。特別是能根據當時的情況,放棄了由洛陽、函谷關西進的企圖,南出轘轅,轉道由南陽、武關進入關中,這一決策是明智的。西征路上,他遷回曲折地穿插於敵人據點之間,鑽入敵人的心臓,充分表現了乘隙而進的特點。如利用夜暗圍襲宛城,迫降呂崎;設定疑兵,以利誘敵,乘隙繞過嶢關等等,在戰術上的運用也是非常靈活的。以上這些行動,顯示出了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

總的說來,在推翻秦王朝殘暴統治的戰爭中,不能不先看到廣大人民群眾所起的作用。當時農民起義風暴已席捲全國,成為不可抗拒的力量,這是滅秦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但也應該看到項羽、劉邦在主觀指導上所起的作用。項羽力摧強敵,殲滅了秦軍主力,劉邦乘隙迂迴,直搗關中,兩支大軍互相配合,實現了起義軍總的戰略企圖,因而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