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古代人們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原來是我們一直都錯了!

為什麼中了探花會比中狀元還要高興?

在古代科舉制度對於人們的影響極其深遠,寒門學子想要一夜之間飛上枝頭變鳳凰,就必須透過科舉考試,只要考過了每一個階層都會有一定的工作安排,鐵飯碗是一定會有的。

為什麼古代人們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原來是我們一直都錯了!

提及科舉制度就不得不提殿試,能夠參加殿試的人都是佼佼者,探花就是殿試的第三名,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為三鼎甲。

狀元是第一名,自然是受萬人矚目。但是在古代中了探花的人,其關注度可能會更高,甚至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狀元還要興奮。這又是為什麼呢?

現在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探花最早在唐朝出現,在當時探花只是一種戲稱,跟殿試的第三名毫無關係。

為什麼古代人們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原來是我們一直都錯了!

唐朝時有一個規定,凡是進士及第後,都會在杏花園舉辦一個隆重的盛典,俗稱探花宴。根據史書記載,探花宴上大家要在這些新科進士當中選出兩個年紀最小長相最為俊秀的人,讓他們騎馬遍遊長安城的各處名媛採回來最美麗的花朵。

所以比起狀元郎、探花郎有更好的機會在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年少英俊,才華斐然。就是因為這一場探花宴才讓唐朝能夠被選為探花郎的人,比高居榜首的狀元郎還要興奮。

為什麼古代人們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原來是我們一直都錯了!

不過這種現象只出現在唐朝,因為探花在唐朝時期,其實只是指那些年少俊俏,高中進士的探花郎,並沒有特指進士中的第三名。

這一探花郎的榮耀身份,可是在新科進士裡面經過精挑細選才能夠獲得的。正因如此,唐朝的這些進士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一個探花郎的頭銜,騎馬遊街為花忙,俘獲少女心蕩漾。

探花郎這個詞在五代和北宋初期很少出現,因為五代和宋朝時期都城裡都沒有杏園,自然也就沒有探花郎了。

為什麼古代人們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原來是我們一直都錯了!

探花作為第三人的代稱,確定於北宋晚期,興許是受唐朝所影響,中探花者往往會顏值略高一籌。也就是說中了探花的人往往是才貌雙全,因而也更受人們關注。由於探花相貌都比較突出,民間便開始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中探花者,媒婆踏破門板。

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在古代考取功名不僅需要才能,更需要顏值,畢竟跟一個賞心悅目的人共事會讓人感到舒服,而有顏值的人往往也會受到重用。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探花和珅,他生得一副好長相深得皇帝喜愛,立馬就被重用了。 所以探花可以說是對一個人能力和顏值兩方面的肯定。

為什麼古代人們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原來是我們一直都錯了!

沒想到古人也是看臉的啊,當然這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才能如果沒有才能,就算再英俊,國家也不會重用無能之人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