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皇權獨大:本朝無名臣,亦無奸臣

文 / 侯楊方

清朝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皇權獨大。乾隆皇帝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本朝無名臣,亦無奸臣。”這句話是非常自大的,也是對清朝的整個統治方式的一個非常好的總結。

清朝在康熙以後,從議政王大臣會議到內閣,從內閣到南書房,從南書房到軍機處,都是皇帝個人的諮詢機構兼秘書處,並非最高層的決策機構,因此清朝皇權獨大,沒有任何機構與個人可以制約皇權。

自乾隆十三年起,年輕的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傅恆成為乾隆皇帝最信賴、最重要的大臣,而雍正朝的老臣已經全部退出了政治核心,僅剩的張廷玉,如乾隆皇帝所說,也只是一尊擺設而已。但即使是最受信任的傅恆,也不過只是承旨辦事,轉述皇帝的命令,而不能對決策有任何的干預,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無論是康熙時期的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還是雍乾時期的軍機處,最多隻能為皇帝的決策起到諮詢作用,軍機處甚至連諮詢的作用也被削弱,只是皇帝的機要秘書處。

乾隆皇帝將他父親的“惟以一人治天下”的皇權至上推到了極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因尹嘉銓在著作中稱大學士、協辦大學士為相國,被乾隆皇帝發現後嚴厲駁斥,說宰相之名從前明洪武年間就被廢了,後來設定了大學士,清朝延續下來,但是大學士的職責僅僅是票擬、承旨,絕非古代秉鈞執政的宰相!乾隆皇帝的這段話非常直白。

在他看來,大學士只是承擔檔案起草任務的秘書,甚至不需要出謀劃策,所有的權力、所有的決策均由皇帝一人掌握,大學士怎麼配稱為“宰相”?皇帝不僅要掌握最高的決策權,還要“親攬庶務”,掌握日常的行政權;乾隆認為他祖父、父親與自己祖孫三代對於國家大小事情都是一把抓的。

清朝皇帝的勤政可稱中國曆朝之最,一年中除了僅有幾天例外,從康熙皇帝開始的“御門聽政”每天都要舉行;所有的題本、奏摺都要求皇帝親自審讀、批示,而其中涉及的事情包羅永珍,五花八門,大到戰略佈署、軍隊調動、高官人事,小到家庭命案、各地倉儲、雨水糧價……

當時在軍機處任章京的趙翼親身感受了乾隆皇帝的作息:每天早上卯刻(五至七點)起床……從養心殿出來後,每過一扇門就要放一聲爆竹,趙翼他們在軍機處,聽到一聲聲的爆竹聲由遠及近,就知道聖駕已經到乾清宮了。軍機處的官員們五六天輪一次早班,就已經覺得很辛苦了,可是乾隆天天這麼早;這還是平時天下太平的時候,而遇到邊疆用兵打仗有軍報送來時,即使是半夜也要起來看奏章,把軍機處的人叫過來指示機宜。

皇權獨大:本朝無名臣,亦無奸臣

郎世寧繪乾隆戎裝圖

皇帝將這些大大小小的日常行政工作全部包攬到自己一個人身上,勤則勤矣,但效果卻未必好。一個人的精力、時間總是有限的,而且隨著年齡增大,精力衰減,政務必然隨之懈怠,這在高齡的康熙皇帝與乾隆皇帝兩人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與此同時,因為皇帝獨攬大小所有權力,大臣淪為單純的執行工具,缺乏主觀積極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一切都要等待皇帝的指示,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常常應對不及,雍正年間對準噶爾的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而敗。

康雍乾三帝都有過人的精力與責任心,以及超越常人的政治能力,他們可以幾十年如一日高強度地處理政務,乾綱獨斷體制適合他們,但並不適合他們的子孫;而清朝皇帝最重祖制,墨守成規,他們的後代皇帝在這個體制中就勉為其難了。

當然從另一角度看,在決策英明的前提下,乾綱獨斷體制也有其效率高、執行力強的長處,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數次重大征伐均出自於本人的獨斷,並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漢武帝的獨斷專行同樣也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但像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畢竟是極少數,更多的平庸或昏聵君主的獨斷專行卻帶來了災難。

晚年的乾隆皇帝志得意滿,極度自我膨脹,在貶低大臣的作用之餘還認為“本朝紀綱整肅,無名臣,亦無奸臣。何則?乾綱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這意味著大臣僅是工具,只要執行皇帝的英明決策即可;在英明皇帝洞察一切的監督下,大臣沒有絲毫的權力與邪念,因此既不會建立功勳成為名臣,也沒有機會成為禍國殃民的奸臣,他們只不過是帝國巨大機器上的一個個零件,甚至螺絲釘。可以說,皇權的至高至尊,在乾隆朝達到了頂峰。

清代皇權獨大,沒有任何個人或集團能與之抗衡。中國歷史上的外戚、權臣、宦官等侵奪皇權的專權現象在清代都不復存在。在乾隆皇帝看來,這種無名臣、無奸臣的狀態是社稷之福。乾隆皇帝因此宣揚:“前代所以亡國者,曰強藩,曰外患,曰權臣,曰外戚,曰女謁,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無一彷彿者。”

清朝吸取了歷代的經驗教訓,實質上是集中國曆代帝王統治術之大成。

然而,絕對皇權存在一個巨大的風險,與皇帝本人有無足夠的能力與精力密切相關。如果是康雍乾三帝以及漢武帝、宣帝這樣政治能力、精力、責任心超強的皇帝,官僚的權力就會被大為壓縮,同時政治運轉極為高效,對權貴、官僚階層的打擊力度、對中底層的保護力度——兩者未必同時存在,但各有側重:康熙皇帝側重於保護中底層,漢武帝側重於打擊、抑制高層,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與漢宣帝則兩者並重——也會相應增強;反之,皇帝的能力與精力不濟,官僚的權力就會相應擴張,但即使是中智之主,也可以從中平衡、調控,維持政權的穩定,仍然可以保持中央權力的平衡,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中後期,皇權逐漸削弱,官僚與宦官的權力開始增長,但還可以維持政權的有效運轉。

如果遇上平庸之主,如漢元帝、成帝,明萬曆帝、天啟帝、崇禎帝,官僚集團內部就會出現激烈的朋黨之爭,因為他們僅是職業經理人,可以重新換個新東家投靠,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政權的安危而內鬥不止,皇權在內鬥中逐漸削弱,直至政權崩潰。

最典型的莫過於明朝末年,國家財政崩潰,在關內李自成等起義軍與關外滿洲集團的雙重打擊下,明朝政權命懸一線,但官僚集團(含宦官集團)卻仍然內鬥不止,將國事、戰事當成打擊政敵的工具,完全不顧政權的安危。在最後關頭,崇禎帝要求官僚捐銀招募軍隊抵抗,但官僚集團卻陽奉陰違抵制,結果政權滅亡了,千萬家財也被李自成一網打盡。

皇權獨大:本朝無名臣,亦無奸臣

清乾隆《萬國來朝圖》區域性

清朝皇帝對明朝政局的混亂印象最為深刻,因此他們全力集中皇權,建立了絕對皇權的乾綱獨斷體制,不讓任何一個利益集團有獨大、專權的機會,讓他們全部處於皇權的絕對控制之下,就是為了避免重蹈明朝的覆轍。

即使是皇權與士大夫官僚集團共治較為平衡、穩定的宋朝,當遼軍南下至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時,也出現了官僚集團為了各自的利益,紛紛要求放棄都城開封南遷至成都或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的情況,幸而被宰相寇準制止;靖康年間,金兵南下,在最需要當機立斷的時刻,官僚集團又為了和戰爭論不休,內鬥不止,朝議未決,金兵已經渡河圍城。

乾隆皇帝自豪地宣稱“我朝自定鼎以來,綜理政務,乾綱獨攬,從未有用兵大事,臣下得以專主者”,即國家重要的軍事全部由皇帝一人決定。掌握的權力大,就意味著承擔的責任重,也就要求皇帝本人的政治素質與能力要強。雖然康熙皇帝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但如何確保皇位繼承人素質的問題仍然是乾綱獨斷體制的最大隱患,因此這個體制的繼承人風險要遠高於皇帝與官僚共治體制。

(本文選自侯楊方

所著《治世 : 大清帝國的興亡啟示》

,由天喜文化·天地出版社

授權釋出)

華文好書選讀

皇權獨大:本朝無名臣,亦無奸臣

《治世 : 大清帝國的興亡啟示》

侯楊方 著

天喜文化·天地出版社

2022年5月

上承緒業、下啟宏圖的皇太極究竟有哪些用人之術?一生英武的康熙大帝為何晚年悲催?雍正和乾隆究竟誰是更殘酷的君王?從康乾盛世到晚清敗局的轉折有哪些發人深省的啟示?木蘭秋獮和帝王南巡為鞏固王朝統治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一錯再錯的咸豐皇帝如何影響了近代中國走向?

本書講述了明朝滅亡後,清朝重建統治秩序,開創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的歷史。作品細數清朝十二帝治國理政的成敗得失,洞悉中央帝國權力和制度執行的內在邏輯。從籠絡人心、皇權鞏固、內政民生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清王朝統治的權術策略,分析了封建時代帝國統治的特點,展現了王朝盛世與沒落的演化過程,給人以警醒和啟示,是一部治世史、興亡史。

華文好書

ID:ihaoshu233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