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讓自己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要把永樂皇帝朱棣的牌位移出太廟呢?換句話說,他哪來的膽量敢於拿朱棣開刀呢?

難道當時的嘉靖皇帝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嗎?難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和尷尬的身份嗎?一邊是為大明朝立下煌煌偉業的永樂大帝,一邊是生前連個皇帝身份都不是的普通王爺,就連嘉靖他自己,如果不是運氣夠好,皇位一輩子都不會跟他有什麼關係。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可是這嘉靖在剛成為皇帝不久,屁股還沒坐穩之際,竟然要追封他逝去的父親為皇帝,追封就算了,他還要把他父親的牌位放入皇家太廟,放入太廟就算了,可他竟然還要拿僅次於朱元璋的朱棣開刀,把朱棣的牌位撤下,換上他父親的牌位,以供永遠敬奉。

是嘉靖皇帝智商有缺陷嗎?恰恰相反,他不是腦子有問題,而是腦子太好使了。

朱棣是誰,相信稍微懂點明朝歷史的人就會知道,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元璋死後皇位傳於皇孫朱允炆,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朱棣以燕王的身份從北京起兵,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把皇位從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身上奪了過來。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自古以來,在一個國家趨於穩定的時候,想要透過造反的方式取得皇位的成功者寥寥無幾,西漢初期七王之亂的失敗,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朱棣卻是那少數成功者之一。

成為皇帝后,進行政治改革,設定內閣制;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派遣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外往來;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在他的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有了很大的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但就是這樣一位主子,嘉靖皇帝卻異想天開要把他的牌位移出皇家太廟,嘉靖是什麼人?說的不客氣點,他的皇位就是撿來的,如果不是前任皇帝沒有兒子,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坐這個位子,如果不是太后和內閣大臣決定立他,皇帝即使沒有兒子,他還是會跟皇位無緣。

一邊是煌煌偉業的永樂大帝,另一邊是撿了個皇位的幸運兒,實力和聲望高下立見,即使朱棣不在了,但是想要打他的主意,那也是天方夜譚,起碼當時嘉靖皇帝的實力還遠遠辦不到。

是嘉靖認不清現實嗎?當然不是。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嘉靖皇帝的腦子絕對夠用、好使,他之所以要打朱棣的主意,是因為他要透過這件事下一盤大棋,而且是一盤特大的棋。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當時嘉靖面臨的困局是什麼?八個字:根基不穩皇位不固,雖然他是被太后和內閣大臣擁立的,但是誰能保證哪一天不會被他們擼下去呢?正所謂,我能把你捧上來,也就能把你踩下去,退一萬步講,就算他們不會行廢立之權,那一個堂堂帝王就一直仰他人鼻息而活嗎?把自己的前途和安危,寄予人家有沒有一副好心情之下,對於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所以擺在嘉靖皇帝面前的當務之急,就是鞏固自己的地位,然後手握大權說一不二。目標是有了,具體又該怎麼做呢?思來想去,他決定效仿唐高宗李治當年廢王立武的方法,只是稍微換一下,李治是藉著改立皇后為名,向關隴集團發起進攻,而他嘉靖則是藉著追封其父,供以宗廟為由向內閣朝臣宣示主權。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奪權之路可以說步步維艱,但是嘉靖已經在心裡有過無數次的推演,他知道一旦提出追封父親,將會招致朝臣和太后的激烈反對,因為一旦追封成功,就意味著需要將牌位擺入宗廟,但是宗廟規定只能放置七個皇帝的靈位,而且數量已經夠了,想要進去,就必須得撤出一個。

經過權衡,他決定把明仁宗的牌位拿出來,但是表面上他卻告訴朝臣要把永樂皇帝的牌位拿出來,只有這樣才會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因為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他如果直接說出真實想法,很可能就會失敗,可要拿朱棣的名號虛晃一槍,成功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把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把朱棣移出太廟?

果然,當嘉靖提出追封其父時,朝堂之上一片譁然,提出把永樂皇帝的牌位撤出太廟的時候,所有人一片反對,事情正在朝著自己的預期發展,經過激烈的君臣博弈,朝臣派最終妥協,同意追封,但是宗廟牌位絕不能是朱棣,經過商議,決定把明仁宗的牌位撤換下來。

整個過程看起來簡單,但過程之中的激烈程度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因為嘉靖帝的這一次奪權,用了足足三年半的時間,史稱“大禮議之爭”。最後追封其父為興獻帝,其母為興國太后,並將興獻帝的牌位列入太廟,排序在明武宗之上,而嘉靖帝的皇位則是得緣於明武宗的逝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