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可說道的。皇太子,儲君也,說白了就是“候任皇帝”,只要皇帝去世,皇太子便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皇位,甚至連所謂“傳位詔書”都不需要!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王朝僅有的兩位明立皇太子之一胤礽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王朝僅有的兩位明立皇太子之一永琰

眾所周知,清王朝自雍正元年開始實行“秘密立儲”制度。直到同治帝即位之前,乾、嘉、道、鹹四代皇帝都是透過“秘密立儲”成為皇帝的。於是,有很多人便想當然地把“秘密立儲”詔書理解成了“傳位遺詔”。其實不然,顧名思義、“秘密立儲”詔書是“立儲”而非傳位!“秘密立儲”只是將某位皇子密立為皇太子,而不是直接傳位於某位皇子。換言之,清王朝乾、嘉、道、鹹四代皇帝都是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的皇位,而不是由他們的皇帝父親直接傳位的……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宣宗旻寧親書的“秘密立儲”詔書

小編說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一句話——皇太子是“候任皇帝”、王朝的NO。2!除了皇帝老子之外,皇太子是王朝地位最高的男人、沒有之一。無論什麼親王,都比皇太子地位低!以唐王朝為例,皇太子的女兒受封的是郡主、而親王的女兒受封的確卻是縣主,高下立判。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唐隱太子李建成之女聞喜縣主李婉順墓誌

注:貞觀十三年李婉順受封聞喜縣主時,李建成的名份只是息王(親王)、諡“隱”。直到貞觀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才恢復了李建成的皇太子名份、諡號如舊,故稱“隱太子”。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唐息隱王李建成墓誌

皇太子是儲君、是“候任皇帝”,而親王只是臣。所以,無論伯祖、叔祖、大爺、叔叔還是兄弟,親王都必須對皇太子行禮,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皇太子畢竟只是儲君、不是皇帝,是不能享受皇帝之禮的。所以,清王朝規定:諸王、大臣對皇太子行兩跪六叩之禮,即連續兩次下跪、每跪叩首三次。而對於皇帝,王大臣行的是三跪九叩之禮。因此,提問者的問題答案是明確的,親王必須對皇太子行禮,而且在正式場合還必須行兩跪六叩的大禮!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別說是叔伯跪侄兒了,就算是親爹又如何?以晚清的攝政王載灃為例,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生父親。可攝政王載灃畢竟只是親王、不是皇帝,依然必要給親兒子下跪!所以,在溥儀的登基大典上,作為親爹的載灃,也不得不跪在了親兒子腳下。只不過,為了照顧載灃的特殊身份,清王朝進行了折中處理,載灃只需單膝下跪、而且不需要面向溥儀下跪。但無論如何折中,下跪還是必須的。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攝政王、醇親王載灃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末代皇帝溥儀

載灃的父親醇賢親王奕譞則更加尷尬,載灃好歹還是攝政王、名正言順的“代理皇帝”,而奕譞只是普通的親王而已,所以他見親兒子光緒帝時不僅必須下跪、而且還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而這,也是為什麼慈禧太后連光緒帝的大婚都沒有讓奕譞參加的原因所在。並不是慈禧太后給奕譞難堪,相反、恰恰是慈禧太后為了讓奕譞不難堪……皇帝大婚是國之大事,奕譞一旦參加,在正式場合三跪九叩是必須的!但讓親爹向親兒子三跪九叩又有違倫常,所以慈禧太后索性不讓奕譞參加算了。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醇賢親王奕譞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清德宗載湉

父子尚且如此,就更別說是叔侄了!制度就是制度。不過,叔伯親王畢竟是長輩,在向皇太子行禮之後,皇太子是必須回禮的,這是長輩親王與平輩或晚輩親王最大的區別。對平輩、晚輩親王,皇太子只需寒暄幾句即可,無需回禮。但不管怎麼說,長輩親王見皇太子,依然是必須下跪行禮的,而且在正式場合還必須行兩跪六叩的大禮!

清朝的太子和叔輩的親王, 誰應該向誰行禮, 究竟用不用下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