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貴陽”之名較早見於明弘治年間的《貴州圖經新志》:郡在貴山之陽故名。貴陽因為在貴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製作樂器“築”而聞名,故簡稱“築”。貴陽處於貴州中部,四周被山環繞,是名副其實的山城,故還有“山國之都”的雅譽。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的貴陽,來自於一名法國攝影師的攝影作品。本文選取了數張有代表性的貴陽老照片,和大家共同欣賞。

圖為清末時期的甲秀樓,一群身穿長袍馬褂的讀書人在南明河畔、甲秀樓下游賞風光。甲秀樓,地處南明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樓宇,設有浮玉橋銜接兩岸。甲秀樓取“科甲挺秀”之意,有意思的是,從甲秀樓興建開始,貴州一共出了三位狀元,一位探花,七百多位進士,六千多位舉人,真可謂是人才輩出。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水口寺普濟橋附近。水口寺橋北起貴陽水口寺街上,南至紅巖路口,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建,歷史上稱為普濟橋,又名廣濟橋。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貴陽城南道路上的油榨街牌坊群遠眺,背景處的山丘是大團坡。油榨街在貴陽城南面,清初,因這裡有幾家油榨房而得名。又因這裡是通往湘、桂的重要關口,扼城南要衝,設有重兵把守,又稱油榨關。據史料記載,貴陽城內有八十多座各類牌坊,而貴陽南門外的油榨街這座小鎮上就有二十多座牌坊,因此被稱為“牌坊街”。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貴陽弘福寺塔林,弘福寺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位於貴陽黔靈山群峰中心,是十方叢林,為貴州首剎,向有“黔南第一山”之稱。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貴陽北天主堂,北天主堂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因地勢高峻,顯得格外雄偉壯觀。天主堂背後是大羅嶺和關刀巖。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貴陽郊外,一座五級六角石塔,周圍坐著幾個在休息的人。關於這座石塔的來歷,攝影冊並未詳細說明,只說是“僧侶的墳墓”。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貴陽郊外,幾個農夫正在給稻子脫粒。背景處貴陽城東的獅子山和相寶山。據《貴州圖經新志》記載: “獅子山有三,一在治城東里許,昂首揚吻,形態宛然。一在治城西里許;一在治城南三十里,形似尤切”。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鎮遠古鎮,一座許多舟船停泊的碼頭。鎮遠古鎮,在史書中有記載,古時候被稱為“豎眼大田溪洞”,鎮遠古鎮坐落於山水之間,環境優美,靜謐祥和。,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清末時期的貴陽城郊外,一人一牛正在水田裡耕作。

老照片: 清末時期的貴陽, 秀才們在甲秀樓前遊玩, 油榨街牌坊林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