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劉據的結局與失去兩位靠山有很大的關係。霍去病、衛青立下赫赫戰功,號稱漢武帝的“帝國雙璧”。其實他們更是劉據的“雙壁”,他們二人就像是兩堵厚實的牆,成為了劉據的堅實後盾。原因很簡單,他們之間的關係太密切了。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劉據劇照

劉據的母親衛子夫與霍去病的母衛少兒是親姐妹,而衛青又是她們的親弟弟,這種絲絲入扣,環環相套的關係就是劉據的一張保護網。但前提是,衛霍二人能活過漢武帝,可結果都沒有,所以也成了劉據坐不上皇位的重要因素。

血緣關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霍去病與衛青都用實際行動支援了劉據。在《史記》中記載了一件事情。公元前117年三月,霍去病帶頭奏請為皇子劉閎、劉旦、劉胥分王。奏疏是由霍光(霍去病的弟弟)遞上去的,他當時是御史兼尚書令。

大司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過聽,使臣去病待罪行間。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中野無以報,乃敢惟他議以幹用事者,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忘,虧膳貶樂,損郎員。皇子賴天,能勝衣趨拜,至今無號位師傅官。陛下恭讓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原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聞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奏未央宮。制曰:“下御史。”——《史記•三王世家》

漢武帝收到奏疏之後,說這件事交御史處理即可。稍候,丞相莊青翟、御史大夫張湯、太常趙充、大行令李息、太子少傅兼宗正任安等人聞風而動,把霍去病的奏疏再次呈給漢武帝。漢武帝推辭,莊青翟等人再奏,如此三番,漢武帝終於在四月下詔,策封劉閎為齊王,劉旦為燕王,劉胥為廣陵王。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漢武帝劇照

從上述事件中,我們需要梳理出幾個問題:一、霍去病為什麼要求給三位皇子請封?二、大臣們為什麼成為霍去病的接力棒?三、漢武帝為什麼要推辭?

一、霍去病為什麼要為三皇子請封?

霍去病與三個皇子非親非故,劉閎的母親是王夫人,後二位皇子的母親是李姬,所以霍去病的做法就顯得詭異了。當然,被封為諸侯王就有了自己的封地,他們或該感謝霍去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與皇太子劉據競爭的機會。道理很簡單,被封為諸侯王就得去封國就藩,如此就等於將他的從劉據的身邊清除了出去,即便他們有爭嗣的想法,也是有心無力,鞭長莫及。比如被封為齊王的劉閎,到死也沒有回過京城長安。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霍去病是基於現實考慮的,因為此時的姨媽衛子夫雖然貴為皇后,但早已不是漢武帝生活中的親密伴侶,說得現實點兒,她已經因年老色衰失寵。衛子夫於公元前139年入宮,到公元前117年的時候,已經陪了漢武帝22年。一位皇帝對一個女人的興趣會保持多久呢?想必大家心知肚明。

而現實的問題是,漢武帝不斷擁新寵,新寵不停地為他生兒子,這樣一來誰能保證不會冒出來一個“戚夫人”與“劉如意”?因此,霍去病只能用自己的權勢為劉據未雨綢繆,將那些對他有威脅的皇子打發得越遠遠好。可見,霍去病這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霍去病劇照

二、大臣們為什麼願意充當霍去病的接力棒?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向權勢靠攏,一是尊奉禮法。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結束後,霍去病已經成了大司馬、剽騎將軍,光環一度壓過大將軍衛青,之前一些依附衛青門下的人都紛紛轉投了霍去病。所以,霍去病想燒水做飯,這些人自然會幫著架鍋添柴。

另外,劉據是嫡長子,按“宗法制”,他就是皇位的不二人選,所以重臣們都不願意看到節外生枝的情況出現,他們會不約而同地維護劉據的利益。

再說,既然霍去病既然能把這件事情擺出來做,必然是同皇后衛子夫及大將軍衛青等人統一了看法,所以這件事情中,儘管衛青沒有出面,但必然蘊含著他的力量。因此,在龐大的衛氏家族面前,在名正言順的宗法制面前,大臣們反應都夠機靈。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衛青劇照

三、漢武帝為什麼要推辭?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首先漢武帝必須推辭,因為之前他已經實行了“推恩令”,來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如今再大張旗鼓地為兒封王,豈不是授人以柄,為他的施政理念增加障礙?因此,最初漢武帝只同意將三個兒子封為列侯,只讓他們享有食邑,不給封地。在當時的局勢下,漢武帝的這個姿態即便是裝,也很有必要。

其次,漢武帝肯定不希望衛氏家族一家獨大,最終尾大不掉,左右皇權。因此,他需要扶持其他力量來以予制衡,皇子們就是最好的對沖工具。

再則,隨著兒子數量的增加,漢武帝的選擇餘地也隨之增加,對於繼承人來說,自然要選擇最為合適的一個,誰能保證劉據無可挑剔!漢武帝於公元前128年才有的劉據,當時他已經29歲,出於對兒子的期盼,所以在劉據出生後投入了很大的關注與期望,七歲時就立他為太子。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可是在接下來其他兒子陸續降生後,自然會分散漢武帝對劉據的關注度,何況他本就是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在他看來,只有誰適合不適合做皇帝,而不是非得守著“宗法制”不放。所以,儘管當時不能確實漢武帝在儲君問題上的真實想法,但也不能排除他沒有想法。

透過上述三個問題的梳理,我們會看到,劉據在通往皇帝寶座的路上存在著很多不確實性,因此霍去病與衛青一明一暗,早早地為他“排雷”。以當時二人的聲望與資質去做這些事情並不困難,畢竟他們手中有軍權,是漢武帝最倚重的人,尤其是霍去病,在接下來的對匈奴戰爭中,還要擔當大任。可惜的是,在三皇子封王之後,霍去病就去世了,當時才不過24歲。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顯然,霍去病的去世對於劉據來說,就等於少了一面後盾,幸好還有另一塊後盾衛青。可是十一年之後,衛青也去世了,這還不算,當初給霍去病充當接力棒的那些大臣如莊青翟、張湯等人也都去世了。

在衛青去世的三年後(前103年),公孫賀成為了宰相,這對於劉據來說,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因為公孫賀是他的姨夫。但是,從公元前92年公孫賀被滅族,劉屈氂當上丞相之後,劉據便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公孫賀死後,江充馬上策劃實施了對劉據的誣陷,於是巫蠱之禍爆發。事實上,隨後帶兵剿滅劉據的正是劉屈氂。其實這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劉屈氂與貳師將軍李廣利結了親,而李廣利就是昌邑王劉髆的舅舅,所以劉屈氂滅劉據就是為劉髆謀太子的位子。

衛青、霍去病不死, 太子劉據不僅順利即位, 還有可能向漢武帝逼宮

縱觀歷史,劉據之所最終邁出起兵對抗漢武帝的一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失去靠山之後因被圍攻而產生焦慮情緒的失控。從漢武帝的內心來說,他不一定有替換劉據的決心,因為他這個“砸鍋匠”丟下的爛攤子,也只有劉據這個“補鍋匠”能收拾好,但他卻釋放了許多不利於劉據的訊號。

比如將鉤弋夫人居住的宮殿改為“堯母門”,因為她給漢武帝生了一個懷了14個月的兒子劉弗陵。“堯”意味著什麼?這樣就很難阻止別人的聯想。

再比如,漢武帝故意冷落了太子劉據,父子關係越來越疏離。再就是他還縱容江充對劉據的“盤查”,致使一大幫人都站到了劉據的對立面。所以,現實的種種都對劉據產生了不利影響,在這樣的氛圍之中,他的內心世界必然會走向崩潰。

總之,如果霍去病與衛青都健在,劉據顯然不會面臨這樣的焦慮,即便最終走向兵戎相見的一步,相信霍去病、衛青也會拍案而起,到時很可能出現向漢武帝“逼宮”的一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