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幾個大城市的故事,例如武漢、成都、瀋陽等等。今天,我們聊聊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前,對於首都的選擇。當年,總計有11個城市競爭首都,包括了西南、西北、華東、東北的一系列城市。那麼,歷經2輪選擇以後,為何最終選擇了北京市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首先,我們聊聊當時的具體情況。歷經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等幾輪大戰役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各個野戰軍正在繼續擴大戰果,其中,第一野戰軍席捲大西北,第二野戰軍挺進大西南,第三野戰軍先後攻克浙、閩、贛等省,第四野戰軍先後解放了兩湖、兩廣等地。言而總之,各個區域的形勢,都呈現了一片大好的趨勢。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新中國成立的各項籌備事宜,開始陸續商討,例如國歌、國徽、國名等等一系列工作。其中,有一項工作非常迫切,那就是首都的選擇。選擇首都,需要考慮一個城市的經濟情況、城市框架、歷史地位、地理位置、與周邊城市的配合等一系列複雜因素。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在選擇新中國首都的過程中,合計有11個城市參加了競爭,11個城市分別是:哈爾濱市、延安市、西安市、開封市、洛陽市、成都市、重慶市、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北平市。這11個城市,分佈在我國的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中原各地,每個城市互有千秋。

從11個城市來說,有的城市屬於革命聖地,有的城市屬於老牌古都,例如西安、洛陽、開封。有的城市屬於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例如廣州、上海。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需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因素,然後對11個城市進行選擇。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首先,我們看一下西北地區,當時,西北地區的西安市、延安市都參加了競爭。延安市屬於革命聖地,孕育了著名的延安精神。不過,延安的經濟薄弱、人口偏少,周邊地形複雜,交通不夠便利,這都是不良因素。因此,在第一輪選擇中,延安被排除了。

至於西安市,作為十三朝古都、陝西省的省會,西安市擁有很大的優勢。例如城市規模框架、經濟情況、人口數量都非常合適,外部的環境也很完善。關於西安,出現了“百二雄關,悉皆古來都會名區,物產豐饒,民以淳樸,龍興虎視,高屋建瓴”的說法。但是,西安市位於西北地區,無法兼顧東北等地。因此,在第一輪選擇中,西安市也被排除。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當然,作為西北地區的重要城市,西安市擁有很大的優勢。在156個重要專案中,一系列重要專案都設立在西安市。在六七十年代的三線建設中,西安市屬於重點城市之一。

說完了西北的2個城市,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西南地區的重慶市和成都市。這兩個城市屬於西南地區的大都市,城市框架、經濟情況、人口規模都沒有問題。但是,兩個城市都位於西南地區,不利於管理全國各地。再加上50年代的交通情況,蜀道艱難。這2個城市雖然擁有一系列的優勢,在第一輪選擇中,先後被排除。在三線建設時期,兩個城市也是重點建設的城市。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位於中原的開封、洛陽,這兩個城市和西安一樣,屬於老牌古都。洛陽號稱十三朝古代,開封號稱八朝古都。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這兩個城市的歷史,佔據了重要地位。不過,40年代末期,兩個城市的規模都不大,歷經戰爭的連續破壞以後,兩個城市的經濟薄弱、城市凋敝,根本不適合成為首都之選。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那就是黃河。由於黃河屢屢決口、氾濫,淹沒大片的耕地和村莊。如果定都洛陽或者開封,需要時常面臨黃河的威脅。尤其是開封,屬於“地上河。”結合兩個城市的經濟情況、城市規模、周邊環境等因素,在第一輪選拔中,開封和洛陽先後被排除。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在第一輪競選中,廣東省會廣州市屬於競爭力很強的城市。因為,廣州市屬於廣東省的省會城市,經濟發達,城市框架很大,城市配套完善,人口眾多,擁有各方面的優勢。但是,廣州市位於華南地區,地理位置屬於我國的南部。如果定都廣州,根本無法有效管理華北、東北、西北等地。作為一個區域性的大城市,在第一輪選拔中,廣州市被排除。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城市與廣州市的情況非常類似,那就是東北地區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屬於近現代崛起的大城市,工業基礎雄厚,經濟發展,周邊配套非常完善。不過,與廣州市的情況類似,,哈爾濱市位於我國東北地區,而是屬於最北端。定都哈爾濱市,很難兼顧華南、西南等地。而且哈爾濱市的冬季太冷,這也是一個問題。在第一輪選擇中,哈爾濱市被最終排除。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歷經第一輪的選拔以後,有3個城市進入了第二輪選拔,分別是:北平市、南京市和上海市。其中,上海市屬於我國的沿海大都市,有“東方巴黎”的美譽。經濟發達、城區完善,人口眾多。不過,上海市屬於沿海城市,在40年代末期,我國的海空軍力量還非常薄弱,選擇沿海城市,存在很大的風險。結合各方面的考慮,在第二輪選拔中,上海市被排除。

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六朝古都。具備很多優勢,例如經濟、人口、城市框架等等。不過,南京市的地理位置過於偏南,而且有長江阻隔。在古代歷史上,定都南京的政權,基本上都是偏安政權,例如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等等。凡是大一統王朝,都會定都北方,從而兼顧各個區域。最終,在第二輪選擇中,南京市也被排除。

11個城市競爭新中國的首都, 1949年, 首都為何選擇了北京?

歷經2輪的選拔以後,11個參加競爭的城市,北平市成為了唯一的選擇。北平市就是現在的北京市,不得不說,北京市是元明清三朝的首都所在地,城市框架設計非常完美,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作為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北京市也是八大古都之一。從地形結構和地理位置來說,北京市擁有各方面的優勢。

關於北京的軍事地理價值,出現了這樣的評價“

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據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於燕薊。薊燕左環蒼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宜為天下都會

。”元朝當年定都北京,認為北京的地形和位置“

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

。”明朝的顧炎武認為“

北京右擁太行,左注滄海,撫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

結合北京的地形結構、地理位置、城市規模、經濟實力等一系列特點,北京市最終成為了新中國的首都。北京成為了唯一一個出現在我國憲法中的城市名字,在我國憲法的第138條,也就是最後一條規定中寫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北京,這標誌著國家的整合與統一。

關於我國各個城市發展建設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