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國字號 基層立法聯絡點擴量提質踐行 全過程

原標題:“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絡點擴量提質

踐行“全過程民主”講述立法好故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意是立法工作的基石。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基層立法聯絡點制度,推進立法精細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繼2015年7月在湖北省襄陽市、江西省景德鎮市、上海市虹橋街道和甘肅省臨洮縣建立首批基層立法聯絡點後,於2020年又新增江蘇省崑山市、浙江省義烏市等6個立法聯絡點。“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絡點擴量提質。

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一個個基層立法聯絡點,就是一輛輛立法“直通車”;班次多、線路廣、惠民生,收集到的原汁原味的民意變多,也帶來了更多的中國立法好故事。

深入基層的“直通車”

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透過反食品浪費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當天晚上,浙江省義烏市雞鳴山社群櫻花街的商戶微信群裡就炸開了鍋。

原來,該社群的立法資訊員第一時間認真逐條學習了反食品浪費法條文,他們驚喜地發現,商戶們提出的有關“食品保質期應當科學設定,顯著標註,容易辨別”等3條建議被採納了,就趕緊跟大家分享了這個好訊息。聽到這個好訊息,商戶們都樂開了花。

義烏市地處浙江中部,被譽為“建在市場上的城市” “世界小商品之都”。202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義烏基層立法聯絡點正式啟動。雞鳴山社群是義烏基層立法聯絡點聯絡站之一。這裡的居民具有多國籍、多民族、多元素、多文化特點。為了收集到最基層、最接地氣的意見建議,該社群將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立法徵詢座談會開到了網紅餐飲街區——櫻花街上。立法資訊員與眾多餐飲店、便利店、小酒店的小業主、小老闆們坐在一起,面對面討論草案條文。

萬事開頭難。座談會剛開始,會場一片沉寂,大家都不太敢發言。僵局被某超市負責人的一句困惑打破了。“食品包裝袋上保質期標註的位置五花八門,顧客不好找,我們營業員自己有時候也要找半天。”順著這個話題,大家打開了話匣子。立法資訊員認真地把這些意見記錄下來。最終,雞鳴山立法聯絡站共上報了11條對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修改建議,3條被吸收採納。

去年8月以來,義烏基層立法聯絡點先後就國旗法、國徽法、醫師法、家庭教育法等15部法律草案進行立法意見徵詢工作,立法調研任務1次,先後組織調研、座談會40餘次,收到各部門和個人提交的意見建議920餘條,有1。2萬人次基層群眾參與,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意見建議624條。截至目前,在已出臺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等法律中,10條來自基層的建議被採納。

為了發揮立法“直通車”的作用,義烏基層立法聯絡點專門構建了“1+3+X”工作網路。“1”是1個辦公室,“3”是徵詢單位、聯絡站、立法諮詢專家庫三大立法建議收集平臺,“X”是立法聯絡員、資訊採集員、人大代表、基層群眾等隊伍。目前,義烏基層立法聯絡點共有徵詢單位47家、聯絡站15家、立法諮詢專家25名、立法聯絡員51名、資訊採集員近千名。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激發聯絡站、徵詢單位、資訊員和不同群體、不同行業參與立法活動的熱情,做深做實立法修法訴求,進行原汁原味的收集,把工作融入群眾民生實事之中。”義烏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絡點辦公室副主任陳凱說。

最接地氣的“收集器”

今年3月1日起,長江保護法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確保高質量立法,在長江保護法的立法過程中,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曾專門委託位於長江流域的湖北襄陽、江西景德鎮、江蘇崑山三個基層立法聯絡點開展專題調研。

作為三個“國字號”立法聯絡點中唯一的“新兵”,這是崑山基層立法聯絡點接到的首個“重頭戲”,為此,他們精心組織,利用全市智力資源,同步開展專題課題調研,上報的《關於長江保護法草案有關問題的調研報告》紮實、全面。收集整理提出的有關長江保護法草案的67條意見,最終有10條被採納。

自成立以來,崑山基層立法聯絡點接受的15項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交辦的法律草案立法徵詢任務均按時完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完成“規定動作”,崑山立法聯絡點還有“自選動作”,主動參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鄉村振興促進法、溼地保護法等3部法律草案的立法徵詢工作。

“我們依託全市區鎮‘人大代表之家’、律師事務所、總商會、臺協會、高校等設立了19個立法資訊聯絡站,依託全市1654個社會治理網格設立了立法資訊採集點,立法聯絡協作單位、宣講團和顧問單位又組成了一個智囊團,從而實現了立法建議廣泛性和專業性的結合。”據崑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月林介紹,截至目前,該基層立法聯絡點共上報意見建議763條。經初步統計,有30條意見建議被7部法律吸收。

普法宣傳的“新抓手”

2月4日,家住義烏市錦都社群的張婷婷在微信上看到所在社群的立法聯絡站又釋出了立法徵詢活動的訊息,立刻引起了她的關注。此前,她曾參與過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立法徵詢意見活動,還提出過一條立法建議。有了上次的經歷,她現在對國家的立法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次徵詢意見的是家庭教育法草案。作為一個兩歲半寶寶的媽媽,張婷婷對這部法律草案十分關心。“我是個新手媽媽,家庭教育經驗本身就不足,與婆婆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教育也存在觀念方式差異。所以,十分想知道法律會如何規範家庭教育。”

拿到草案後,張婷婷叫上婆婆,兩個人一起研究起來。婆婆特別關注到草案中有關農村留守兒童的規定,認為,農村的留守兒童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帶,但是老人也只能負責小孩的生活起居。法律如果能規定村委會的教育輔助義務,再由國家設立公益教輔機構,將會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看到婆婆說出如此有見地的建議,張婷婷頗感意外。她立刻鼓勵婆婆把這條意見寫下來。

但接下來,婆媳二人卻發生了不小的爭執。草案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員應當協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在張婷婷家中,孩子主要是婆婆在帶,各方面都是老人做主。把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研究生,這讓婆婆認為自己的教育理念都是對的。因此,日常生活中會經常因為一些育兒細節跟兒媳婦發生爭執。婆婆覺得草案的這一條規定太“一刀切”,應當區分不同情況,“現在很多年輕人忙於工作,老人才是家庭教育主力軍,有些家庭應當是父母配合老人”。但張婷婷對此卻並不認同:“年輕父母雖然忙,但是對於小孩的教育也非常上心。草案規定有道理,即使老人可能是照顧孩子的主力軍,但是也不能全盤替代父母的角色。”兩人說了半天,誰也不肯讓步,最後只能搬出做律師的公公來評判。公公整合轉換兩個人的意見後以書面形式上報給聯絡站。今年春節吃年夜飯時,公公特意又提及此事,並提議以後再有這樣的立法意見徵詢活動,全家都要積極參與,讓國家能聽到老百姓的聲音。

從不關心法、不懂法,到主動問法、認真學法,立法意見徵詢活動已經成為宣傳法律的有力抓手。參與立法意見徵詢活動的過程,也是真真切切普法的過程,不但調動起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也提升了公眾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推動整個社會知法、尊法、守法。這也是建立基層立法聯絡點的意義之一。

彙集民心民意,凝聚廣泛共識,載著社情民意直達各級立法機關的基層立法聯絡點,不但是中國式“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落實到基層的生動實踐,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廣泛性的真實表達。(朱寧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