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網信辦整治“飯圈”了,“垃圾明星”工廠誰來治?

網信辦整治“飯圈”了,“垃圾明星”工廠誰來治?

近日,中央網信辦宣佈從6月15日起在全國範圍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打擊5類亂象,包括: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飯圈”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人肉搜尋、侵犯隱私,鼓動“飯圈”粉絲攀比炫富、奢靡享樂,以號召粉絲、僱用網路水軍、“養號”形式刷量控評,透過“蹭熱點”、製造話題等形式干擾輿論等行為。

網信辦整治“飯圈”了,“垃圾明星”工廠誰來治?

所謂“飯圈”,當然不是指吃飯的圈子,而是指粉絲圈子。按照網路用語,粉絲群體被稱作“飯”,明星利用“飯”做文章,自然也就成了圈子,變成“飯圈”了。如果像過去一樣,所謂“飯圈”,只是追星者群體的一種稱呼,哪怕是唱片、新歌等發行,邀請一些粉絲捧捧場,都沒什麼。現在的明星們,顯然不再滿足於這樣的“圈子”,而是要利用粉絲給自己造神、造假、造福、造謠。“飯圈”也逐漸變成了“犯圈”,有些明星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甚至刑律。

顯然,對這樣的行為,必須嚴厲打擊。否則,會影響整個網路環境和娛樂生態,會給社會秩序和公共道德等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更重要的,會讓年輕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要麼追星、要麼跟著星跑、做出一些討明星歡心的行為,這樣的現象,毫無疑問是會對年輕群體的整體素質產生嚴重傷害的,是會毀掉一代人的。

必須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造成明星市場亂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大電視媒體、網路媒體、娛樂機構、娛樂企業在“造星”方面的混亂。說實在的,有些所謂的明星,根本就不該“造”、不該“樹”。可是,各大媒體、機構等,卻不分青紅皂白、不分優劣、不分好壞,拼命地“造”,不擇手段地“造”,結果,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問題迭出、亂象不斷。所以,“飯圈”亂象的源頭在媒體和機構的“造星”上。也就是說,“造”出的星就是一個禍害,一堆垃圾,又怎麼可能不給娛樂市場、明星市場帶來傷害呢?又怎麼可能市場秩序規範呢?

網信辦整治“飯圈”了,“垃圾明星”工廠誰來治?

由於“造”星的媒體太多、機構太雜,所“造”之星更是魚目混珠,不僅“垃圾明星”會擾亂市場秩序,一些原本素質還可以的明星,也會因為“垃圾明星”的影響,而墮落成“垃圾明星”,形成劣幣驅趕良幣的不正常格局。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要對“飯圈”進行強力整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外,相關職能部門還要對媒體、機構的“造”星行為予以大力整治和嚴厲規範,有效控制媒體、機構的“造”星行為。特別是沒有任何含金量的純“造”星活動,必須堅決禁止。對媒體、機構的“造”星活動,必須建立審批制度,凡沒有含金量、不具正能量、缺少公信力的“造”星活動,不予批准。否則,追究媒體、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範明星的行為,對明星們存在的不規範“飯圈”行為,必須嚴厲打擊、決不手軟。如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的,可以從貪汙受賄角度追責,如果有償返還,則可從非法集資角度定罪。同時,還可以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角度給明星定責。又如誘導粉絲、尤其是未成年人高額消費的,可以從《反浪費法》的角度對明星追責。再如投票打榜,則可從虛假宣傳等角度追責。至於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人肉搜尋、侵犯隱私等,就更是嚴重違法亂紀,更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造成不良影響的,還要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

網信辦整治“飯圈”了,“垃圾明星”工廠誰來治?

“飯圈”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已經越來越大,有些方面還形成了“黑色利益鏈”,更有一些還摻雜了社會閒雜人員、黑社會性質人員,從而對社會生態帶來了嚴重破壞。中央網信辦決定對“飯圈”進行整治,是非常必須的,也是非常正確的,也是大快人心的,這一招幹得漂亮。如果能夠藉此機會,把“垃圾明星”剷除掉,對整個市場環境的積極作用是非常大的。有關方面也要從中央網信辦的整治“飯圈”行動中,審視一下自己所監管的範圍,是否也存在著嚴重問題。“造”星是因,“飯圈”是果。因不除,果難消。因此,必須大力整治“造”星市場,不能讓媒體、機構變成“垃圾明星”工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