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孩子犯錯、搗蛋,其實都是“故意”的。

孩子天生就在盡其所能地尋找“歸屬感”和安全感,

而小孩子的言語表達能力有限,當感受到被忽視的時候,ta們會無意識地透過行動來“求關注”

。甚至不惜惹麻煩、犯錯來宣告自己的存在。

讓我們來看看孩子求關注的“初級版”到“升級版”,這個漸進式發展的過程吧。

1

初級版:

當孩子故意來“煩你”

今年暑假,一紙《不要喊媽條約》火了。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成都的寶媽張鹿是自由職業者,平時每天居家辦公,放暑假後,天天和7歲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待在一起。而正當她專心工作時,耳邊會響起各種以“媽”開頭的求助,讓她頭痛不已:

“媽,我字不會寫!”

“媽,我要寫日記了!”

“媽,我數學題做完了,幫我檢查!”

“媽,我這道題不會!”

……

按道理,這些小事,一個7歲的孩子早就會做,為什麼還是“事事喊媽?”很明顯,他是“故意”的。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家有“同款娃”。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也有網友分析:不常在家的父親導致喪偶式育兒、媽媽之前事事幫孩子做導致孩子不獨立。

不過,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

他在尋求媽媽的關注。就像一個網友說的,我小時候也很喜歡喊,求關注的感覺。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平時上學,身邊還有老師同學,而若是放假在家,就只有自己和媽媽,要是媽媽都不理他,就會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只要能得到迴應,他就感到踏實。

在簽約《不要喊媽條約》之前的2天,張鹿的兒子寫過一篇日記,是這麼說的: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公司上班,院門口的小狗小白一看見就站了起來,搖著尾巴向我作揖,好像在說:‘大哥饒命’。難道連它也覺得我們這群一放假就來鬧的小孩太煩了。”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小屁孩”自己也知道,放假在家的自己“連狗都嫌”。

尋求關注的孩子,“手段”多種多樣,有撒嬌,有賣萌……而“麻煩”爸媽、故意犯錯,無疑是最快獲取父母注意力的方式。

頻繁地讓他們生氣,使他們怒目圓瞪,不可理喻地看著自己:“你到底怎麼了?”

這種程度的注意力的集中,能夠最大化地滿足他們想要的“關注”的需求,即使是被討厭,也好過不被看見。

2

中級版本:“離家出走時,

我才感覺自己是重要的”

如果孩子的“求關注”長期得不到滿足,可能用其他更決絕的方式提醒你去“看見”他。

比如離家出走,讓你為他焦灼,讓你體驗一下,失去ta的感覺。

比如這個南京的小男孩,離家出走十幾次,只為引起玩手機的父母的注意。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那天,民警觀察到他在地鐵口獨自徘徊了10多分鐘。

就在他準備上地鐵時,被工作人員攔下,詢問他為何獨自一人。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民警給他買了麵包和牛奶,讓他放鬆下來,他向民警坦白說:

“我都跑了10次不止。”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原來,因為父母平常總是玩手機,而鮮少關注他,於是他想透過這種方式,提醒父母自己的存在。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可每一次離家出走,回家後也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因此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而逃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回家,回到一個能夠獲得更多關注的家。

有時候,離家出走不是一種叛逆,和父母對著來,而是一種獲得關注的途徑。

3

高階版:打架惹事

《變形記》“青春的契約”那一集,主人公是16歲的城市少年王晨正。

一開場他就洋洋自誇:“幹啥都不行,就是打架比較厲害。”他在學校打架生事,講究“朋友義氣”。

校長看了都搖頭:

“你們選這個小孩,當時應該把情況調查情況弄清楚,他不要把節目毀了就好了。”

王晨正後因違反校規,被勸退。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他紙醉金迷,愛花錢買奢侈品,用來壯大自己的氣勢,打架的時候也多一份底氣:“你買得起嗎?”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沒錢了怎麼辦?問父母要。他向父母要錢的方式,就是撒嬌。

比如躺在沙發上,假裝生病: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喂媽媽一顆糖500元。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最後都能“心想事成”,“有求必應。”

他的爸爸說,自己在外打拼就是為了給娃更好的生活。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看上去,他和父母的關係不錯,但是背後,是父母因為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他的孤獨。

他說,家裡的廚房幾乎有兩年沒有動過。他不知道媽媽的拿手好菜是什麼,對於爸爸的願望也很樸素:能陪他聊聊天,散散步就好。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這些簡單的願望,在他看來卻是羞於啟齒的。爸爸為了賺錢給他過更好的物質生活,已經很累了,他還有什麼理由要求“更多”呢?

他的炫耀,炫耀的不是錢,而是,看,爸爸媽媽還是關心我的。我在家裡也是備受重視的。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他“交換人生”的變形地在青海。

即將照顧他的是中年喪偶,老年喪子的尚成倉爺爺。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這樣一個暴虐的少年,剛來到這裡就被節目組沒收零食,引起了他日常的戾氣。

他委屈又憤怒地坐在屋子裡,爺爺給他用熱毛巾擦臉,安慰他不哭啊。給他餵飯,要讓他先填飽肚子。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怕他無聊牽著他的手,帶他出去散心,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帶他到親戚家做客。和親戚們說這是他看中的孫女婿。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這樣一個滿身是刺的少年,被爺爺陪伴和關心,敲開了心扉。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他很快從爺爺身上也學到了如何關心別人,比如賣掉自己的金項鍊,給爺爺看病。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他擔憂爺爺的健康,給爺爺付醫藥費。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爺爺也不斷地向王晨輸出關心。

最令他感動的是有一次,尚爺爺頂著腿疼,從其他村背來土豆,只為了讓王晨正能吃飽。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僅僅是一件“為了能讓他吃飽”的小事,竟然讓他萬分感動,抱著爺爺痛哭。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王晨正感慨:“從來沒有一個人,就我爸,我家人,也沒有這樣對我。”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在原來的家庭裡,“吃飽”是最簡單的事,而在這個貧瘠的土地上,為了“吃飽”,卻要用盡全力。王晨正正是感動於自顧不暇卻仍然關注自己的這份心意。

經過短暫的變形生活,節目結束時,給爺爺下跪,節目結束後也會去看農村的爺爺,並且給爺爺蓋新房。

在今年哀悼去世時爺爺,說:“爺爺一生為人善良樸實,陪伴了我那些叛逆的時期,也教會了我如何成長,謝謝您!”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短短几天爺爺簡單卻真誠的陪伴,能夠給他如此大的震動,讓他卸下了嬉笑與暴力的偽裝。

父母給的錢和物質,能夠快速滿足他,而爺爺給的愛和積極關注,“融化”了他長滿刺的外殼。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討論:被父母忽視,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有人說:是18歲生日無人記得時,無人記得,獨自洗碗的落寞。

孩子的那些調皮和搗蛋,可能都是“故意”的

這些難過的被忽視的經歷都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他需要透過你的眼睛,看到他自己,用你感受到的,去驗證他的感受,以此獲得安全感。如果沒有,他就會像到處踉蹌地問詢:“請問,你知道我現在在哪裡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