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長頸鹿會是下一個滅絕的動物嗎?

原標題:長頸鹿會是下一個滅絕的動物嗎? 來源:上觀新聞

長頸鹿快要滅絕了?

這可能不是危言聳聽。

日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釋出的野生動物報告顯示,

長頸鹿的數量在過去三十年下降了近40%,目前只剩6萬8千隻左右。

看不見的消亡

事實上,像長頸鹿一樣聽上去“應該”很常見,但實際上面臨絕跡的物種不在少數。

據iucn的資料,目前有超過38500個物種面臨滅絕危險,佔所有評估物種的28%。其中,兩棲動物的41%、針葉類植物的34%、鯊魚和鰩魚的37%都正面臨生存威脅,6%的物種離滅絕僅一線之隔。

一些物種可能在動物園中仍十分常見,但普通

大眾

無法想象其在自然界中的處境——它們正在人類“看不見”的地方消亡。

比如圖中的雙駝峰,雖然人工飼養的不少,但野雙駝峰目前全球僅剩1000只不到,其中約有600只生活在羅布泊自然保護區。

中華穿山甲曾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十分常見,作為一種奢侈的野味或昂貴的藥材在民間流行。據學者統計, 1960至1980年代之間,十六萬只中華穿山甲被捕獵,致使中華穿山甲的數量在三十年間下降了最多94%。

斑鱉,又名長江巨型軟殼龜,曾經數量眾多,廣泛分佈於中國長江下游,2019年之前還能在蘇州動物園看到。但隨著唯一雌性斑鱉的死亡,這一物種基本宣告理論滅絕。

目前,斑鱉、中華穿山甲和雙駝峰都已被iucn納入“極度瀕危”的等級,根據iucn的標準,“極度瀕危”是受威脅物種中的最高等級。最新資料顯示,全球被貼上這個標籤的物種共有8404個,其中284個分佈在中國境內。

第六次物種滅絕

紅色保護名錄上瀕臨滅絕的物種逐漸遞增。根據iucn統計,2002年時,紅色保護名錄收集的“受威脅”物種為11000餘個,到2020年增長到了38000餘個,約佔紅色保護名錄總物種的28%。

iucn也曾做過紅色名錄的統計分析,其調查的五個物種: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造礁珊瑚和蘇鐵,均面臨滅絕風險的升高。

眾多研究表明,地球物種正在加速滅絕。聯合國釋出的《2020人類發展報告》指出,自二十世紀以來,各類動物的滅絕速率大幅提升,已經達到了自然滅絕速率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

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正在急劇下降 ,四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滅絕,其中部分物種將在幾十年內滅絕。許多專家認為,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新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這是地球歷史上第六次物種滅絕事件,也是第一次由單一生物——人類——造成的物種滅絕事件。

在《生命的未來》 一書中,哈佛大學生物學家愛德華指出,如果人類破壞生物圈的速度繼續下去,到 2100 年地球上一半的高等生命形式將滅絕。

他觀察到,第五次白堊紀大滅絕時,恐龍和75%的動植物物種絕跡,生物經歷了兩千萬年的時間才恢復了多樣性。如果目前的滅絕危機達到同樣的毀滅程度,那麼我們後代則需要經過80萬個人類世代的時間才能恢復。

人類活動是罪魁禍首

根據iucn的統計,導致物種面臨瀕危的主要原因有12大類,其中只有包含火山、地震、海嘯在內的地質事件是屬於自然原因,其他11類原因都與人類活動有關。

並且,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物種滅絕屬於少數,僅有996種動植物的生存危機與自然因素有關,佔總量的0。57%,剩餘物種滅絕則或多或少與人類活動有關。

農業活動與水產養殖是造成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共導致超過3萬8千個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其次是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使用、對自然系統的修改、住宅建設與商業發展。

耕作則是農業生產環節中重點。

不合理的土地開發導致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大規模的機械耕作會干擾土壤間動植物的生長,除草劑、殺蟲劑的高度使用,則容易使非靶標動植物受到傷害。

在日本,由於大規模的農田建設與機械化耕作,農田畦畔植物種的多樣性下降。例如,在非耕作地帶的水鴨巢密度是種植地帶的12倍,水鴨產量是種植地帶的3。8倍。

除此之外,農業活動也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土地汙染與水汙染,進而導致9774個物種瀕臨滅絕。

農藥是農業活動汙染的源頭之一。

所有種群,不僅僅是動植物,包括細菌、病毒、微生物都受到農藥的影響。據中國科學院的研究,農藥造成野生動物大量死亡,研究者曾對558起野生動物死亡事件進行調查,41%的事件是農藥中毒。

現在行動還不算晚

雖然人類活動會導致其他物種瀕臨滅絕,但只要進行調控與管制,許多處於極度瀕危的動物,依舊有機會擺脫滅絕的危險。

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在今年4月刊登了一篇論文,研究發現,消除農作物生產對野生動物的威脅將使這些物種的滅絕風險降低24%,並且,若採用可持續性的農業生產模式,可以降低兩棲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40%的滅絕風險。

除了恢復生態壞境外,人為干預也是較為有效的方式。在我國,對於揚子鱷的保護便是成功的案例之一。

早期由於經濟開發,揚子鱷的棲息地不斷萎縮,雖然有人工培育,在上世紀末,野生揚子鱷的數量已不足150條,並且每年以4%-6%的速度消亡,成為極度瀕危的動物之一。

2002年,我國開始實施“揚子鱷保護與放歸自然工程”,到2019年,共開展了15次的放歸活動,累計放歸228條揚子鱷。這些揚子鱷已適應自然環境的生活,並開始繁衍後代。在2018年,已在野外發現放歸鱷卵14窩,共計224枚。

與之類似的,還有我國對海南長臂猿的保護。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棲息地遭到破壞,海南長臂猿的數量不斷銳減,在1980年前後,海南長臂猿在海南島的數量不足10只。

在政府的積極介入與保護下,海南建立專門的保護區,海南長臂猿的數量也逐漸增多,繼去年新增一隻嬰猿後,今年9月再添兩隻新猿。目前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已增長到5群35只。

揚子鱷與海南長臂猿的案例對於其他野生動物的保護具有借鑑意義,這表明,在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上,人為干預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法都是有效的,並且只要行動起來,永遠都不會太晚。

欄目主編:張陌

本文作者:吳丹璐 連俊翔

文字編輯:吳丹璐

長頸鹿會是下一個滅絕的動物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