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合肥市包河區:安徽首個“千億城區”的“多維突進”

南淝河岸邊,曾經環境雜亂的混凝土攪拌站,如今變身環境優雅的生態綠廊,進一步補齊包河區的“綠色拼圖”;平臺彙集大資料、綜合執法大聯動、網格治理大整合,“城市大腦”支撐下的網格化管理,大大提升著包河區的社會治理水平;讓“聰明的車”跑上“智慧的路”,5G智慧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凸顯包河區產業發展的“叢集效應”。

綠色發展、社會治理、產業集聚。過去五年,作為安徽首個“千億城區”,合肥市包河區“多維突進”,不但城市空間框架全面拉開、城市形象全域改善、Wifi狀綠帶體系基本構建,綜合實力也在全國一舉躍升13個位次、挺進40強,特別是透過黨建引領、數字賦能,社會治理也不斷轉向協同互聯、智慧精細。

“過去五年,包河區綜合實力取得歷史性突破,城市格局呈現全域性性重塑,生態環境迎來根本性好轉,人民生活獲得整體性改善,管黨治黨得到系統性加強。放眼全域性、展望未來,包河仍處於大有作為、大有可為的重大機遇期。”包河區委書記陳東說。

合肥市包河區:安徽首個“千億城區”的“多維突進”

南淝河右岸生態綠廊。王嫣然攝

城市大了,也美了

行走在南淝河與關鎮河交匯處,眼前美麗的城市公園水清岸綠,景色宜人。很難想象,一年多前,這裡還是環境雜亂的混凝土攪拌站。

“這裡的混凝土攪拌站,也為城市發展發揮了作用,但隨著城市的拓展,2020年3月,我們開始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將其打造成為供群眾休閒活動的生態綠廊。”南淝河下游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專案負責人何家明說。

南淝河岸邊這塊土地的靚化,可以一窺包河區城市格局的變化。

過去五年,包河區縱深推進“四大空間戰略”,城市空間框架全面拉開、城市形象全域改善,完成了從濱湖單核帶動到多片區組團發展的迭代重構,不僅功能配套全面增強,城市形象也得到全面提升,蟬聯安徽省文明城區。

在城市全域性性重塑的同時,包河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生態質量明顯改善,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據統計,五年來,包河區新增綠化面積177。39萬平方米,目前,全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7平方米、居於長三角地區前列。“公園城區”建設紮實推進,南二環高壓綠廊、南淝河右岸碼頭公園等建成開放,在全市率先完成“十大溼地”“十大公園”建設,PM10、PM2。5“雙控雙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再創新高,天藍地綠漸成常態。

包河區位於巢湖北岸,此前每到夏天,東南風會讓這裡成為藍藻聚集區,氣味難聞。如何守護16。8公里巢湖黃金岸線?今年以來,包河區堅持聞令而動、聞風而行、聞味而上、聞雞起舞,從“一湖之治”到“流域治理”、從“汙染防治”到“生態修復”,用“抓早抓小”保“日產日清”,實現了藍藻異味的基本消除。

“經監測,今年巢湖首次出現藍藻時間,較去年同期推遲56天,發生次數減少78。3%,累計面積減少84。4%,藻密度下降58。9%,群眾普遍反映今年沒有聞到藍藻味道。”陳東說。

合肥市包河區:安徽首個“千億城區”的“多維突進”

包河區大共治資訊平臺。王嫣然攝

網格小了,也靈了

9月18日12時許,包河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內,透過“大共治2。0”平臺的影片巡查,工作人員發現南寧路一停車場門口有垃圾亂丟、電動車亂停。隨後,工作人員透過監督指揮系統呼叫片區的網格員,僅3分鐘時間,網格員就趕到現場進行處理。

面對不斷加快的城市化、急劇增加的人口,如何讓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有效?五年來,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包河區摸索出了“大共治”社會治理模式。

2019年,聚焦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中存在的條塊分割、職責不明、資訊壁壘、處置效率低等共性難題,包河區以“平臺彙集大資料、綜合執法大聯動、網格治理大整合”為思路,創新推行“大共治”社會治理模式。

“我們搭建全區統一資訊平臺‘城市大腦’,並將各類基礎資料定位上圖,形成社會治理全量資訊‘一張圖’。同時,按照‘人口規模適度、服務管理方便、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的要求,將全區劃分為460個大共治基礎網格,統籌多種力量資源下沉,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效果有反饋’。”包河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主任楊永倫說。

包河區以全區為大網、街鎮為中網、居村為小網,構建起三級網格訴求響應處置體系,對於簡單的矛盾糾紛,由網格員現場處置;對於較複雜事項,由網格員現場受理,上報大共治資訊平臺,由網格長統籌自治力量協調解決;針對居村自治難以解決的問題,探索組建以公安、交警、市場監管、城管為主體建立“4 X”綜合執法隊伍,解決屬地、單一部門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

截至目前,包河區大共治資訊平臺已受理案件106。7萬多件,其中80%以上透過網格自治得到有效解決,切實實現“小事不出居村”。而“4 X”綜合執法隊伍執行一年來,也有效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實現了“大事不出街鎮”。

2019年,包河區“大共治”社會治理模式被評為“中國數字經濟與智慧社會優秀案例”,2020年被評為“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案例”“合肥市市域社會治理最佳案例”,2021年被評為“地理資訊產業優秀工程銀獎”。

合肥市包河區:安徽首個“千億城區”的“多維突進”

無人駕駛正在測試。王嫣然攝

動能多了,也強了

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製造的競爭重點。2020年9月,安徽省首條自動駕駛汽車5G開放道路示範線——包河區塘西河智慧網聯汽車示範線專案正式開通。

作為汽車產業發展集聚區,包河區以5G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為契機,緊緊圍繞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感知系統、決策系統、解決方案/整車、應用/增值等產業鏈條,主動出擊,招大引強。目前,包河經開區中關村創新智匯園已入駐企業近70家,智慧網聯汽車相關企業佔比約70%。

今年9月16日,合肥(包河)新能源暨智慧網聯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會成功舉行,50餘位行業翹楚齊聚包河,共話智慧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協力推動包河從全省智慧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先行區邁向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智慧網聯汽車的集聚發展,是包河區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包河聚焦現代金融、智慧網聯汽車、檢驗檢測等主導產業,加強與長三角先發地區聯動接軌、配套銜接,產業發展“叢集效應”愈發明顯。在產業的支撐下,包河區綜合實力也取得歷史性突破,躋身長三角第28位,在全國一舉躍升13個位次、挺進40強。

放眼全域性、展望未來,包河區確定了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即在全省穩首位、長三角求進位、全國提地位,力爭“十四五”末經濟總量突破2300億、達到2500億,確保全省第一城區的基礎上,綜合實力挺進長三角20強、全國35強。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包河七大新興主導產業蓬勃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規模即將雙雙突破千億,積累了比較明顯的相對優勢。這些都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搶先一步’就能‘領跑一路’。”陳東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