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雷科技網際網路組

編輯

定西

拿起手機刷臉解鎖、驗證資訊、支付訂單,彷彿刷臉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儀式”,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瀋陽曾表示中國人平均每天要暴露在各種攝像頭下超過500次。

但你是否設想過,長在你身上的臉很有可能已經成為他人謀取不義之財的“寶貝”了呢?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據央視報道,由於國家開始規範手機卡,所有手機卡都需要實名認證,由於一些不法分子對手機卡需求量巨大,因此動起了歪腦筋,透過偽造他人的人臉影片來透過註冊認證。

據悉這些不法分子只需要一張靜態的半身照,就能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將照片裡的人物依照輸入的指令做出眨眼、張嘴、皺眉等多種精細動作,模仿人物表情變化,從而輕鬆騙過人臉識別環節。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而通過出售這種影片可以為不法團伙輕鬆辦理需要人臉識別的手機卡等,進而用於電信網路詐騙、網路賭博、洗錢等犯罪活動。

更誇張的是,這些不法分子透露一張身份證/人臉照片的成本價只要幾毛到一塊錢,特殊處理後的影片也最多賣到兩塊到十塊不等。

從開始的個人資訊洩露,到在網路上被以幾毛錢的價格進行兜售,再到偽造自己的人臉進行認證,很多受害者一直矇在鼓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臉被這些人用到了哪些地方。

我們沒有想到,可能也沒有想過,自己的“臉”竟會如此“廉價”。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的“臉”是如何洩露出去的?又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臉”呢?

人臉識別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簡單瞭解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人臉識別到底是什麼,目前人臉識別主要分為2D和3D。2D人臉識別採用平面感測器接收被拍攝物體反射或發出的可見光,從而形成二維影象,但平面感測器的缺點十分明顯,在收集過程中無法獲取深度資訊,因此容易存在物體特徵資訊缺失,影象極易被偽造。

也由於2D人臉識別的成本較低,因此市面上大多數人臉識別裝置及軟體都使用的是2D人臉識別。

而3D人臉識別通常是由多個攝像頭+深度感測器組成,可以收集多張不同角度的深度影象,合成後即可完整展示人臉的曲面形狀,並且還能將採集到的人臉資訊以點的方式呈現在三維空間中。

還有一部分3D人臉識別裝置可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影片或軟體模擬生成, 從而破解難度大大增高。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Phone上的Face ID,相比傳統的人臉解鎖確實安全不少,但在速度和成本上很難讓人滿意。

由於市面上大部分人臉資料都是由2D人臉識別裝置所收集的,因此在破解難度上就要輕鬆很多,不過這並不表示3D人臉就一定安全。

在2017年,一種名為深度偽造技術的新型演算法在網上爆火,隨著這項演算法的不斷成熟,別說3D人臉了,連聲音和影片都能輕鬆偽造出來。

2019年8月底,國內一個AI換臉App“ZAO”在朋友圈刷屏,使用者只需要上傳一張照片就能跟明星或者劇中的人物進行“換臉。由於種種原因,該軟體在上線三天後就被強制下令封殺,其實,運用了類似技術的軟體早就無處不在,像使用者平常使用的美顏相機照片換臉都是依靠人臉技術完成的。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也有部分使用者將這項技術用到了一些少兒不宜的地方上,將一些明星藝人的臉換到色情影片中,從中謀取利潤。所謂的眼見為實在當下可能已經不適用了。

人臉識別真的靠譜嗎?

不管是換臉也好,還是偽造資料也罷,小雷個人對於這項技術有一定的安全擔憂。畢竟人臉相比起傳統的指紋或是密碼有不少優點,比如它們可以遠距離就識別成功,體驗更好。

但缺點是很多非法軟體或裝置能依靠這個”優點“在悄無聲息的情況下收集使用者資料,從而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僅在中國,當前全球很多國家都籠罩著“被人臉識別監控”的憂慮。近日,美國部分割槽域已經出臺了有關人臉識別的禁令,今年5月14日,美國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的舊金山透過一條禁令,決定該市所有政府部門,包括該市交通管理局和執法部門,都禁止使用這個新技術。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讀者都對手中的手機有些害怕,擔心自己的臉早已被手機內的軟體竊取得明明白白乾乾淨淨。

小雷也簡單採訪了身邊的幾位朋友,有兩位表示自己會盡量避免使用人臉識別功能,不管是付款還是登入一些APP等,還是使用密碼或者指紋的方式。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自己的”臉“被人竊取呢?我們先要了解在哪些情況下會被洩露,首先是各類網站與APP,目前大部分網站和APP都會設定註冊門檻,要求使用者填寫各種個人資訊後才可進入網站/APP,我們的個人資訊就這樣被他們弄到手了。

其次是一些運營商、銀行系統、教育系統、保險公司中的內鬼,同樣的模式,同樣都需要使用者提供所有的身份資訊。

這些單位都掌握著大量的個人資訊,有些內鬼就會以謀利的目的將這些資訊大量出售到灰色地帶。

我的臉再次成為了商品,一塊錢一張

最後就是那些回收舊手機的,由於很多使用者的手機裡都儲存過或儲存著個人資訊,在回收時又忘記完全抹除手機中的資訊,這些二手機一旦落到不法分子手上,就可能會直接提取出來,然後繼續作奸犯科。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儘量避開某些不知名APP以及網站,如果它真的強制你提交資訊的話,那就別硬著頭皮填資訊了,出了問題承擔者是你自己。

當然這也需要國家和相關部門的規範治理,不過就目前看來進展速度可以會偏慢,要想盡量減少資訊洩露的情況還得強化使用者自身對於隱私方面的意識。

人臉識別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它只是人工智慧發展中誕生的一個產物罷了。

將科技技術應用到生活中也是必然的,因此我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時,也理應時刻警惕這些技術在泛濫後是否會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帶來什麼樣的風險和影響。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