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資料為何如此重要?

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資料為何如此重要?

資料或者說數字,已經被列為四大要素之一,最近反覆被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界提及,相關的政策和試點也是層出不窮。

比如最近最高層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就專門圍繞如何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在這次學習上,明確點了5大技術: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

還把數字經濟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原話是這樣說的: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有的朋友其實不太理解,總覺得數字憑什麼這麼重要,還有讀者留言質疑區塊鏈有沒有價值,是不是騙子等等。

這方面,我們必須反覆強調,一定要跟著中央走,要相信國家的決策層,他們看準的方向,一定會得到巨大發展,站在這個角度,就可以回答一個焦點問題:網際網路還會不會繼續發展?

答案當然是:會,而且潛力巨大,現在的網際網路在小鎮看來才不過是剛剛度過起步期,真正的成長期才剛剛開始。

原因有兩點:

一是數字的重要性決定了,完全由數字構成的網際網路肯定會進一步發展;

二是還有大量的傳統行業、實體經濟還沒有數字化,這個過程將誕生巨量的機遇;

這一點同樣在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強調了:“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那麼問題就要回到最初的原點:憑什麼數字就重要?

這裡需要先談談我們對於數字或者說資料的看法。

我們的世界當然是現實的、物質的,我們能透過感官去感知整個世界,但這就像宇宙中大多數的是暗物質一樣,我們至今只知道存在但找不到。

在我們的世界中,就有一個東西跟暗物質類似,我們也知道存在,但是就是看不到、摸不著。

這個東西就是資料。

人和物的互動,每時每刻都產生的巨量的資料,就好比數學家想要用公式和數字描述整個世界一樣,理論上整個世界都可以用資料進行模擬,也產生了諸如“數字孿生”等理論。

所謂“數字孿生”,就是要利用各種資料,透過複雜的模擬過程,在一個虛擬的空間完成對映,一比一的複製現實世界,這個虛擬世界可以認為是“元宇宙”追求的最終形態。

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資料為何如此重要?

當然,我們知道這基本是不太可能實現的,起碼幾個有生之年都未必看得到影子,這裡面最根本的是無法描述人這類智慧生物所帶來的諸多變數,更難以獲得天量的現實資料。這就導致,無論這個虛擬世界多麼完善,也一定會存在讓人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就好像夢就是夢一樣。

當然,這裡有一個捷徑,就是把人納入進去,用人的智慧去彌補機器智慧的不足。“元宇宙”所要構建的就是一個不斷完善對客觀現實的對映,然後讓人透過各種互動技術進入虛擬世界,讓人和智慧一同完善這個虛擬世界。

所以,從最終的目標來看,數字就有些類似宇宙,是一個幾乎沒有止境的領域,當我們飛出太陽系甚至是到達另一個恆星系,可能我們都無法實現對現實世界哪怕接近一比一的虛擬化,但沒有止境也就代表著無窮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當然,光有發展空間不代表什麼,關鍵要發揮作用。

正如前面所說,資料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現實世界,只不過我們看不到摸不著,需要透過一些間接的方式去獲取,比如說數學。當我們獲取到這些一直存在的資料,我們就能做非常多的事。

比如說我們此前曾經提到過的城市治理。

我們現在的城市治理,本質上還是一個看經驗的模式,有一定的工具,但是遠遠不夠,只是一種模擬,在經驗總結而成的理論框架下去設計和規劃。比如說職住一體、區域劃分、道路設計等等,但是這些規劃到底有多大效果,很難評估。

但是如果我們把資料探勘出來,我們可以獲知城市裡的每一個人在一段時間裡如何移動、如何跟其他人和物產生互動、去哪裡、做什麼,再加上對城市基礎資料的採集,我們就完全可以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模型,透過這個模型,利用一定的演算法,去模擬不同規劃的效果。

數字世界的演進完全不同於現實世界,只要算力足夠,甚至可以一夜間就加速幾百年、幾千年,這何嘗不是傳說中神的領域?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對規劃做一個長達幾十年的驗證,還可以把各種各樣的因素考慮在內,比如不同的人口遷移政策、產業政策、自然氣候變化等等,就可以避開很多彎路。

再舉一個小一點的例子,比如說交通。

在大城市裡有很多堵點,比如北京某兒童醫院,位於寸土寸金的地區,當年也沒規劃足夠的停車空間,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病,基本都是開車來,車往哪裡停?這就帶來了很大的交通擁堵甚至是不必要的社會治安問題,怎麼解決?

放在過去是沒法解決的,但是將數字引進來就有解了,小鎮曾跟負責解決這個問題的朋友交流過,他們是這樣做的:

第一步,利用監控、車載定位等方式,確認過去幾年到該醫院的車輛數量、時間分佈,並且對未來一定時期進行預測,確定每個時刻需要解決多少車的停放問題,這些車又是什麼時間來的、從哪裡來的。

第二步,對周圍方圓1公里內的所有成規模的停車場進行摸排,確定有多少車位、使用情況如何,並且建立了數字化的模型;

第三步,就是設計一套演算法和平臺,完成各個停車場的溝通和數字化改造,完善引導機制,並且模擬車輛引導停放的過程,找出問題點提前制定預案;

第四步,根據這套系統,引導到達醫院的汽車前往最適合停放的地方,未來甚至可以將這種引導同醫院的預約機制打通,提前規劃好。

說起來並不複雜,僅僅是完成了抵達車輛和可停放車位的資料獲取,做一個對接。但是這樣的事放在數字技術還不完善的過去根本不可能。現在這個地方已經很少見到大排長龍的情況了。

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資料為何如此重要?

我們還可以暢想更多,包括政策效果、人的健康管理、傳統行業改造等等,資料的妙用根本說不完,我們才剛剛起步。

但當下就要面臨兩個大難題:

第一個:如何獲取足夠資料

獲取足夠資料,是一切的前提,在現實世界資料是無法儲存的,如果我們過去沒有做好獲取和記錄,那就是找不回來了,資料需要時間積累。

我們獲得資料的工具就是各種資訊裝置,比如說定位晶片、物聯網等等。

就在上個月,國家連續出臺了兩大檔案:“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目的就是要儘可能多的獲取足夠地資料,並且讓資料更好的發揮作用。

第二個:如何使用

資料是把雙刃劍,威力巨大的同時,如果使用不好或者濫用,對人類社會的傷害恐怕不亞於核武器。

比如典型地個人隱私保護,即使在現在,如果沒有任何的約束,對一個人透過監控、手機定位、app使用等等蒐集到足夠豐富地資料,再結合諸如心理學、行為學等剖析,完全可以實現對一個人徹底解剖,甚至可以透過推送、文字影象等誘導,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正因此,在我國加快數字利用的同時,相關立法和監管體系也在加速完成,已經有一些省出臺或正在制定本省資料條例,國家也在加強對於資料的監管,《個人資訊保護法》也在這個月正是實施。

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料,國家也正在試點,在不涉及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國家組織設計一個黑箱,在黑箱中完成相關資料地計算,直接給出我們需要地結論等等,這就是正在推進的數字交易基本模式。

在數字和資料方面,中國無論在獲取、應用還是監管上都已經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只是還有太多人沒有意識到數字的重要性,更有一些人拿著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招搖撞騙,擾亂了社會認知。

我們的讀者裡很多都是年輕人,很多還在上學或者剛剛步入社會,數字是一個非常值得認真思考的領域,值得花些時間提前佈局,這裡面藏著巨大的機遇。

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資料為何如此重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