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司馬南“炮轟”聯想兩週了,至今沒有等到聯想官方迴應,大叔還是先聊聊吧。

先說明,此文章只涉及到一些危機公關的應對常識和技巧,不對聯想極其控股公司的業務、財務等基本面以及企業文化、領導人價值觀等問題進行揣測。

“炮轟”聯想的第一篇文章是從11月7日開始,影片+文字,在微博、B站和微信三大平臺齊發,且一發不可收拾。

司馬南主要質疑的點,包括不限於:

涉嫌鉅額國有資產流失、資不抵債、涉嫌投資P2P業務,5G投票門、高管年薪過高、研發投入不足、核心高管一半是老外、國外賣得比國內便宜……

就連司馬南本人也說了,以上內容均來自網上公開資料的整理,他本人沒有“獨家”。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這裡面最大的危機,還是聯想在2018年遭遇的“5G投票門”。當時,華為掀起的“民族情緒”越來越高,聯想卻因為此事站到了華為的對立面,“急”得柳老爺子坐不住了,親自出來發了一個“內部信”(其實是給外部看的),號召大家行動起來誓死保衛聯想的榮譽!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當時,很多人看不懂,說聯想過度反應了,大叔卻認為,這個反應是正確的,及時的。中美關係緊張,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聯想可不能走到華為的對立面。

但是,就怕豬隊友啊。

2018年9月和2019年5月,楊元慶和CFO黃偉明轉頭就把柳老爺子“出賣”了,一個說“聯想不是中國公司”,另一個說要“把工廠從中國撤出”。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雖然後來二人都及時闢謠了,但謠言的傳播規律呢,是謠言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遠大於闢謠,對於“健忘”的公眾呢,大家往往會選擇性記住你的謠言,雖然已經被闢謠了。

這幾天,大叔看到好多自媒體寫“柳傳志迴應司馬南,誓死捍衛聯想榮譽”,竟然把2018年的宣告用到2021年的事上。

說回正題,聯想這次的危機公關,到底做得如何呢?大叔談5點,希望對公關同仁們能有點啟發。

1

司馬南其實是抄了別人“作業”

如果你看了司馬南對聯想到質疑,你應該知道一個人名——明德先生,司馬南在多篇文章裡都提到了這個人,很多資料和分析也都是直接引用了此人的文章。

大叔一開始還以為這是司馬南仿古的“自稱”呢,後來才發現,原來,他是一位自稱是中科院畢業的自媒體人。

從今年國慶節開始,準確的說是2021年10月3日開始,“明德先生”便開始揭露聯想的問題,連寫6篇文章,“阻止”聯想登陸科創板,1天1篇,筆耕不輟。包括不限於:

《明德先生 | 讓先富更富?退了休的柳傳志還拿約1億年薪!!!》、《退休的柳傳志年薪約1億元,比蘋果CEO還高!國資大股東同意嗎?》、《科創板不是唐僧肉!不是為負債90%+、研發3%-的聯想圈百億而生!》、《明德先生 | 退休的柳傳志1億年薪算個屁?高管薪酬超淨利潤30%!》、《明德先生 | 旗幟鮮明地反對聯想登陸科創板!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明德先生 | 我以我血薦軒轅:聯想集團終止科創板上市!》……

在聯想終止科創板上市之後,明德先生一發不可收拾,繼續整,包括不限於:

《明德先生 | 關於聯想集團終止科創板上市的六點宣告!》、《明德先生的自辯:聯想控股董事長和CEO的薪酬之和過億,要闢謠嗎?》、《柳傳志年薪被刪除,凸顯聯想控股三大高管人均年薪超5000萬元!》、《明德先生 | 誰的聯想?柳傳志的股權大挪移!》、《明德先生 | 楊元慶先生,網友爆料您十年前吃熊掌,不知屬實否?》、《明德先生 請問母校中科院:13億國資是白送給泰山會的唐僧肉?》、《明德先生 | 周百義又跳出來了,說我們亂扣國有資產流失大帽子!》……

一直等到司馬南的“跟進”,此事才引爆全網。

在抖音,#司馬南談聯想#的閱讀量是2。4億。來自壹沓科技大資料檢測系統的資料,僅本週,相關話題上了微博熱搜11次,微信端10萬+文章超過10篇(司馬南賬號排除),抖音話題10萬+次播放量的有19個,B站播放量10萬+的影片超過30條。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其實,明德先生在去年就開始“盯上”聯想,並在今年7月份透過一篇給柳傳志的信,收穫了10萬+之後,開始了“窮追”聯想。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大叔看到,聯想的公關應該是透過微信平臺做了投訴,可惜沒成功,而明德先生如同掌握了“流量密碼”,終於在今年十一大爆發。

司馬南是如何關注明德先生進而關注聯想的,大叔不得而知,但希望提醒公關同仁們注意,很多危機的發酵,都是從小開始的,如果不盡快徹底干預,就很可能會在某個大V引爆。所以,我們不能只盯著司馬南,得往前看。

至於說危機應對,大叔強烈建議各位老闆學習一下徐某平老師,明德先生的自我介紹裡提到了,人家是如何“化敵為友”的,這也是柳楊二人處理這次危機的一個核心問題。

劃重點:下圖第5條。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2

私下溝通的內容都會被曝光

就當司馬南“炮轟”聯想的“彈藥”快要用完之時,聯想公關卻主動送上了“炮彈”,又是豬隊友啊。

從司馬南公佈的簡訊聊天記錄來看,把聯想的CMO請出來,與他當面溝通,解釋誤解,大叔認為是可行的方法,但在具體執行上,出了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溝通的人,級別不夠,無法體現對溝通物件的尊重。

第二個問題更嚴重,在發給司馬南的簡訊內容上,提到的“聯想支援愛國學者研究,支援愛國團體訪學、支援紅色旅遊方面可盡之力”,別提與對方建立信任了,這顯然就是告訴司馬南,這是一個局。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作為傳播高手,司馬南很好地藉助了這條簡訊,開始大做文章,傳遞清晰的資訊:

聯想不敢公開回應我的質疑,又在私下要給我設局,這是“腎虛”的表現啊!

3

CEO是企業危機公關的第一責任人

這點大叔反覆強調過了,CEO至少需要在兩點擔負起責任,因為別人無法負這個責:

一點是決策,比如聯想這次,不公開回應此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決策點,公關總監或者VP只能給建議和選項,最終拍板要老闆拍。

另一點是出面,你看徐某平多聰明,人家也是創業教父了吧,但竟然請明德先生喝了一杯咖啡,把對方對自己的誤解化解了。老闆放下自己的身份,去面對質疑者,不管溝通了啥,都是有價值的,因為你是這個企業的第一負責人。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當然,老闆也是最後一張牌,出不出,何時出,又回到了決策那點。如果我們看上面的第2條出現的問題,就更能發現這條的重要性。

4

媒體微信群可不都是“朋友”

大叔經常說,公關從業者,要把媒體當朋友,又不能把媒體當“朋友”。這話有些繞,但確實這兩個朋友是有程度區別的。第一個朋友,是指你要對媒體以誠相待,不能對媒體說謊,所謂:假話不說。第二個朋友呢,就是“真話不全說”,你得提防,媒體把你說的都寫到報道里,即便不寫,截個屏,也會引發新輿情。

司馬南今天就利用了這點。他更新的文章中,有一個核心素材,就是來自“聯想集團朋友圈”的媒體微信群裡的截圖,聯想的幾位公關把反對司馬南的文章主動分享到群裡,並在群裡和媒體朋友們談論此事。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圖片來源司馬南微博

截圖,是刷屏的不二素材,轉頭,司馬南收到了這個“爆料”,你看,聯想不是不敢公開回應嘛,卻在媒體群裡帶節奏。

大叔以前說過“企業公關要不要組建媒體微信群”的話題,肯定不能一刀切,大叔說幾個建議:

1、非常態的媒體群,可以建,比如一次釋出會,臨時的,用完就散了;

2、常態化的媒體群,最好不建,本質是公關“懶”,希望以群的方式實現“一對多”的資訊觸達;

3、不管是常態還是非常態的媒體群,公關說任何話(包括分享文章)都要注意分寸,這就是一個24小時不關門的線上釋出會,你的每一個動作,都代表你的企業。還記得文靈總嗎?

5

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換句話的意思就是:聯想應不應該公開回應此事?

大叔認為應該,但怎麼迴應,更需要策略。

有一種說法是,公關就喜歡公開回應以及強調此事的重要性,不然別人看不到公關的價值啊。我非常不認同這種說法。

企業在應對危機輿情的時候,往往把關注的重點放在瞭解決某個媒體、刪掉某篇文章上,而忽視了問題本身有無徹底解決,這是本末倒置。

大叔經常說,幾乎沒有一次危機是由公關部造成的(第4條的豬隊友例外),而是來自銷售、財務、運營、老闆、生產、營銷……

回到聯想此事。我們從內部和外部兩個維度來看問題。

企業內部,你首先是一個知名的公眾公司,有知名的創始人和老闆,2018年曾遭受了巨大的聲譽危機,且在最近兩年不僅沒有修復,反而聲譽越做越差,你能期望你的沉默能換來公眾對你的認知覺醒?

外部環境,司馬南巧妙地利用了“共同富裕”、“保護國有資本不流失”、“保護核心資料”、“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不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等政府積極倡導的幾件大事,把聯想的“老問題”都扣上了“新帽子”,再次激發了公眾情緒。

當然,聯想公關肯定也猜到了,有點“過期”的司馬南是無比渴望一次正面對抗的,就像他自己寫的,你有本事發律師函告我啊?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聯想就是不想去拍這個巴掌,那就得做到知行合一,咱真不在乎,不能背後這麼多“小動作”。

最關鍵吧,還都被人家抓包了。

聯想這波危機公關操作,有點迷……

大叔覺得吧,聯想公關不應該活在過去“用力過猛”的“評價”裡,更不應該活在“司馬南視角”裡。當下公眾關心啥,更重要。

從之前的“猛”,到如今的“靜”,你怎麼看聯想公關的應對策略?歡迎在留言區聊聊。

相關文章

頂部